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路难》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 赏析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唐朝,不能不说唐诗,说起唐诗,不能不说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

出示大屏幕。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大家齐读。

1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经朋友举荐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但是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久李白遭受谗言排挤,不得不离开了长安。

此时李白写了三首诗,表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情。

2释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

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二、自学指导一
1.诵读诗歌
2.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好。

3.读准下列字的音:樽箸塞歧
4.理解两个通假字的意思:羞直
三、自学指导二
读诗品诗,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大家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我从-----------这(几句)句诗中,读出了一个-------------的李白。

因为-----------。

示例:我从“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苦闷的李白。

因为前面写到“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如此美味佳肴,李白竟然食不知味,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我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迷茫,
前途艰难的李白。

因为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我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诗中,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理想未灭的李白。

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心境。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

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

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

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点明全诗的情感层次。

总结全诗。

板书。

师小结: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不甘消沉的李白,一个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四、自学指导三,赏读(诗句赏析)
请大家富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诗歌。

分别从下列角度赏析诗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从描写的角度)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从修辞的角度)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从表现手法角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炼字的角度)
诗词句赏析方法:(可以从以下角度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1表现手法手法角度赏析2 从炼字角度赏析3表达的情感赏析4蕴含的哲理赏析5表达方式等)
五、课堂检测: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劝勉:------------------,----------------------。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3、
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照应题目)的诗句: -------------------,-----------------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自我小结本节课的收获:这节课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

今天我学会了......如我学会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是....... 我知道了古诗词的考点是...... 我明白了古诗词的答题格式和技巧是......
七、作业
1、正确默写古诗。

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
板书
欢乐希望自信
﹨∕﹨∕
苦闷失望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