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三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教案doc

模块三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教案doc

模块三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二)教案饮食和排泄照料的专业知识学习目标1.能说出基本饮食的种类和适应对象2. 能根据老人的自理情况正确进行进餐、饮水等操作3.能按正确方法协助老人排泄4.能按正确方法采集大小便标本5.能对呕吐老人进行照料6.能按正确方法对大小便异常的老人进行护理第一节饮食照料专业知识一、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1. 饮食与疾病痊愈的关系①进食时间:固定规律否则影响胃酸分泌。

每天进食时间是否相对固定、是否规律直接影响胃酸分泌量;规律进食可以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②饮食量:每天、每次进食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进食量过多,糖尿病人血糖增高;进食量过少,导致糖尿病人血糖过低出现昏迷等症状。

进食量要适中。

③饮食内容:进食内容与疾病密切相关。

肝昏迷(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症,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2.为老人制作饮食的要求:由于老年人体内对食物消化、吸收各个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活动量少、机体所需能量少、饮食数量多变少、质量低到高。

因此食物烹饪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食物原料要荤素搭配:食物要荤素搭配,质量、颜色、味道要新鲜;营养齐全.2)烹制的食物要容易咀嚼和消化收。

由于老年人牙齿损坏,食物要容易咀嚼消化吸收。

3)食物要软,易嚼为吞咽困难的老人烹制食品时,应该将食物去骨、剔刺等,煮成粥状。

4)味道要淡。

食物宜清淡少盐,健康老年人每天盐量在10g以内。

5)食物中必须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

食物中必须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它具有促进肠胃蠕动作用、防止粪便在肠道里、对预防便泌、肠道肿瘤有一定作用。

蔬菜水果有丰富膳食纤维。

3.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1)了解老人饮食习惯、促进合理膳食。

了解进餐次数、每日餐量、每次餐量。

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食物。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挑食、偏食,进食要定时定量。

进食不宜过快,不进过冷、过热食物。

2)促进老人食欲的措施。

良好进餐环境:进餐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餐桌、登椅要干净;餐具要专人专用、集体餐具要消毒。

进餐氛围要和谐、共同进餐;食物色香味俱全;在不违背原则前提下:照顾老人口味、精心制作、多样化调配饮食。

3)采取正确的进餐姿势。

进餐时老人要保持上半身挺直、身体向前稍倾一边安全进食;不要让老人上半身后仰以免食物难以下咽造成安全事故。

不能下床老人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背后、周围用棉被、软枕固定在进餐。

对做起有困难的老人用软枕或要高床头30°~50°;对于不能抬高上半身应采取侧卧位或头向前倾4)食物的温度要适宜5)主动征求老人对食物的要求征求老人对食物的种类、烹调方法、就餐环境的建议和意见。

6)协助老人每天进行必要的锻炼协助老人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和活动、促进消化和吸收、保持大便通畅;多和老人交谈、使老人在愉快的、舒适的心情状态相爱进餐。

二、基本饮食种类、特点、适应对象基本饮食种类主要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碎食饮食、半流质软食、流质软食1.普通饮食:1.1特点:包含各种基本食物、营养平衡、美观可口、容易消化、无刺激、品种丰富。

1.2适用对象:咀嚼功能、消化功能好,病情轻或疾病恢复期,体温正常、能下地活动、卧床、不需要饮食治疗的老人。

1.3用法用量:每日三餐、主副食均匀搭配、总热量恰当,不宜多吃油炸、易胀气的食物。

2.软质饮食2.1特点:营养平衡,食物碎、烂、软,老人容易咀嚼和消化。

2.2适用对象:处于疾病急性期和疾病恢复期之间,咀嚼和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

2.3用法用量:每日三餐、每两餐之间适当加餐。

3.半流质饮食3.1特点:呈糊状、冻状、汁状等半流质状态。

3.2适用对象:身体虚弱、咀嚼和消化功能较差、口腔有疾患、消化道有疾病、发热的老人。

3.3少时多餐,每日5~6餐,每次餐量是老人病情而定。

4.流质饮食4.1特点:液体状态、水分较多4.2适用对象:进食有困难、高热、大术后的老人、消化道有疾病和病情危重、全身衰竭、鼻管喂食的老人。

4.3用法和要求:每日6~8次、2~3h一次、每次200~300ml,根据老人病情适当调整第二节饮食照料操作技能一、协助老人进食1. 能自己进食的老人1)准备工作:物品:餐具、清洁用具;环境:清新、整齐,餐桌、餐具清洁;养老护理员:衣帽整洁、洗手2)操作程序:①向老人解释→协助老人洗手→准备餐具→搀扶老人(根据病情可步行、轮椅)就坐餐桌前→手边放清洁、潮湿的小毛巾→胸前围餐巾→摆放食品→主动介绍本餐的主食和副食。

.②进食后协助老人清洁面部→漱口→搀扶老人(根据病情可步行、轮椅)离开餐桌→鼓励老人在稍作休息(或活动)→如需卧床采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以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3)注意事项:①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餐具。

②主动征求老人对饮食量、种类、烹调技术等方面的意见。

2.不能下床的老人1)准备工作:①物品、餐具、清洁用具、床上小桌②环境清新、整齐,餐桌、餐具清洁③养老护理员衣帽整洁、洗手2)操作程序:1向老人解释→协助老人做起(或将床摇起呈半坐卧位)→协助洗手→桌上摆放小餐桌→劲下、胸前围餐巾→手边放清洁、潮湿的小毛巾→摆放食物和餐具→鼓励老人自己进餐→必要时在旁协助进餐→餐后协助老人洗手、漱口→整理用物。

3)注意事项:①喂食速度视老人情况而定。

②对视力障碍的老人,进餐前应告知食物名称,摆放位置;对鱼类的食物应将鱼刺去掉。

③偏瘫老人进食应采取侧卧位、头部不要向后仰。

3.吞咽困难的老人1)准备工作:同上2)操作程序:向老人解释→协助老人半坐(或半坐位)→洗手→颈下、胸前围餐巾→先喂适量温水(湿润口腔)→喂固体食物(送入口腔健侧)→再喂流质饮食→鼓励老人吞咽→餐后协助老人洗手、漱口→整理用物→如需卧位采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

3)注意事项:不宜选择圆形、滑溜或带粘性的食物,食物应去骨、切细、煮软,必要时将食物用粉碎机打成糊状二、协助老人饮水1.不能下床的老人1.)准备工作:①物品:水杯、吸管、饮料、清洁用具、围巾、小毛巾等。

②环境:清新、整齐、水杯清洁③养老护理员:衣帽整洁、洗手2.)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向老人解释→协助老人洗手→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劲下、胸前围好围巾→将清洁小毛巾放在老人手上→将盛好水的水杯递给老人(或用吸管)→擦去老人口角旁的水痕→整理用物→叮嘱老人(尽量)保持坐位10min →根据需要采取体位。

3)注意事项:①动作轻稳、态度认真,及时做好记录②病情许可时,最好采取坐位,以防发生呛咳或吸入性肺炎2.吞咽有困难的老人⏹1)准备工作:①物品:水杯、吸管、饮料、清洁用具、围巾、小毛巾等。

⏹②环境:清新、整齐、水杯清洁⏹③养老护理员:衣帽整洁、洗手2)操作程序:向老人解释→协助老人洗手→根据老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半坐位或平坐位)→劲下、胸前围好围巾→将清洁小毛巾放在老人手上→用吸管或汤匙喂水→将水送到老人口腔健侧→擦去老人口角旁的水痕→整理用物→叮嘱老人尽量保持水体位10min。

3)注意事项①保证老人每日的饮水量,一般1500ML左右,并做好记录②饮料温度合适,特别在使用吸管,防止烫伤。

③病情许可时,做好采取坐位,防止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三、噎食的急救方法(见视频)抢救要诀❖一喊:喊患者,了解意识情况;喊其他人来帮助。

❖二掏:从患者口腔取异物,尽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拍背;尽快让患者低头弯腰拍其背部,促使异物排出。

❖四挤:根据情况,挤压胸部、腹部冲击救护。

❖五吸:必要时吸痰、吸氧。

❖六体征: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第三节排泄照料一、正常的照料二、排泄异常的照料三、采集大小便标本四、老人呕吐时的照料一、正常排泄的照料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如排尿、排便。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自理能力下降,或者因为疾病原因导致老人排泄功能出现健康问题◆仔细观察,根据老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周到的照顾◆肠道有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和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余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水分在大肠被吸收,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如果胃肠功能发生障碍,就可出现胃肠活动的异常表现,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肾脏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某些有害物质(如药物)等,大部分通过肾脏滤过,以尿的形式经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储存,然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当肾脏、输尿管或膀胱有病变时,尿的质和量就会出现异常变化。

◆通过对老人排泄的照料,可了解机体的消化、泌尿功能,协助疾病的诊断,满足老人的需要。

1、老人正常排便的照料◆安排规律的排便时间良好的排便习惯建立在稳定的生活规律之上。

◆老年人应养成早睡早起、三餐固定的生活习惯。

◆对于老年人最适宜的排便时间是在每日早餐后◆餐后是胃肠活动最活跃、对刺激最敏感的时间,长此以往就能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安置合适的排便环境◆要为老人创造一个独立、隐蔽、宽松的排便环境◆能够行走和乘轮椅的老人,应尽量搀扶老人入厕排便。

对自理困难、需要在床上排便的老人,在照顾中要做到周到、耐心◆室内最好用拉帘加以遮挡,老人便后要及时清理环境◆为老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证老人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无异味采取舒适的排便姿势◆蹲位排便:蹲位排便是最佳排便姿势,老人在下蹲时腹部肌肉受压,使腹腔压力增加,可促进粪便排出。

◆如果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应避免采取蹲位排便,以防老人下蹲时间过久导致血压改变或加重心脏负担而发生意外◆但是蹲位排便容易使老人疲劳,特别是体力较弱的老人,常常难以长时间坚持◆养老护理员要格外加以注意,防止老人发生意外◆坐位排便:为了避免老人蹲位排便的疲劳,也可采用坐位排便,排便时老人身体要向前倾斜,这样可增加腹压,促进排便◆排便时,要扶持老人在便桶上坐稳,帮助老人手扶于身旁的支撑物(栏杆、凳子、墙壁扶手等),以便老人在排便后能够助力起身,或有养老护理员在旁陪伴;◆同时叮嘱老人起身速度要慢,避免摔倒◆卧位排便:体弱或因病不能下床排便的老人,如果病情许可将床头抬高30°~5O°,扶助老人取半坐卧位后在床上进行卧位排便帮助卧床老人使用便盆◆(卧床不起的老人)准备便盆,帮助老人在床上使用便盆◆便盆必须清洁、无破损,以防引起老人不适◆放便盆时,使盆下方要衬有布垫,以防污染床铺;◆大便后要及时清理环境,开窗通风,并注意观察粪便的性状有无异常,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土。

2. 老人正常排尿的照料◆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正常老人每日摄入的水分应为l500 mL,当老人有额外水分丧失如发热、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及液体引流时,则应增加液体的摄入◆保证一定的活动量,活动可增加腹部和会阴部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排尿◆如果老人活动受限,则应做局部肌肉的锻炼,指导老人有节律地做会阴部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活动,以增加会阴部肌肉的张力◆维持正常的排尿姿势正常的排尿姿势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及腹内压促进排尿(在排尿前解除老人原有的不适)◆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隐蔽性有利于老人自我放松,尤其在老人处于疾病或其他压力所造成的焦虑状态时,为老人创造隐蔽的排尿环境非常重要二、排泄异常的照料1.排便异常的照料腹泻老人的照料◆概念任何因素引起肠蠕动增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或呈水样,称为腹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