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说明书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说明书


四、梁最小截面尺寸
• 如果梁截面尺寸太小,则截面上剪应力 将很高,此时,仅用增加配箍得方法不 能有效地限制斜裂缝过早出现及混凝土 碎裂。因此,要用下式校核截面最小尺 寸,不满足时应加大尺寸或提高混凝土 等级:
• 无地震组合时:Vb 0.25c fcbbhb0
• 有地震组合时:
当梁跨高比大于2.5时,Vb
2、受弯承载力计算
(1)跨中截面 M=180kN-m
(2)边支座柱边截面
抵抗正弯矩 Mmax = 210kN-m 抵抗负弯矩- Mmax = -420kN-m (3)中支座柱边
三、梁的抗剪配筋(斜截面承 载力计算)
无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按下式验算(以均布荷 载为例):
Vb

0.7
ftbbhb0
1.25 f yv
4.延性框架,不仅要保证梁、 柱构件必 须具有延性外,还必须保证各构件的连 接部分—节点区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 同时还要保证支座连接和锚固不发生破 坏。
三、框架抗震措施要点
1.强柱弱梁 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 端出现,尽量避免和减少柱子中的塑性铰;
2.强剪弱弯 对于梁、柱构件,要保证构件出现塑性铰而不 过早剪坏,因此,要使构件抗剪承载力大于塑 性铰抗弯承载力,为此要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 力;
• 柱承受柱、弯、剪的共同作用,为保证延性,首先 要防止脆性的剪切破坏,还要避免几乎没有延性的 小偏压破坏。
一、剪跨比、轴压比和破坏形态
剪跨比: • 影响钢筋混凝土柱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
是剪跨比。剪跨比是反映柱截面承受弯 矩和剪力相对大小的一个参数,表示为:
——柱端部截面的弯矩与剪力; ——柱截面高度。
1.要保证框架结构有一定的延性,梁、柱构件 需要具有足够的延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剪切 破坏是脆性的,或者延性很小。因此,构件不 能过早剪坏;
2.框架结构中,塑性铰出现在梁上比较有利。 梁端的塑性铰可以很多而结构不致形成机构, 每一个塑性铰都可以吸收和耗散一部分地震能 量,故对每一个塑性铰要求可以放低,比较容 易实现。此外,梁是受弯构件,具有较好的延 性。

时,为长柱;

时,为短柱;

时,为极短柱。
构造要求:
[例]抗震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抗震等级二级)
• 条件:某三跨十层框架,边跨跨长(中-中)为5.7m, 柱宽500mm,梁宽b=250mm,梁高h=600mm,as=35mm, 混凝土C30,纵筋HRB335,箍筋HPB235。作用于梁上 的重力荷载值为52kN/m。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 合下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值是:
框架顶点水平位移是由各个杆件的变形形
成的。当各杆件都处于弹性阶段时,结构
变形是弹性的。当杆件屈服后,结构就出
现塑性变形。框架中,塑性铰可能出现在
梁上,也可能出现在柱上,因此,梁、柱
构件都应由良好的延性。构件的延性以构
件的变形或塑性铰转动能力来衡量,称为
构件位移延性比
或截面曲率延性

二、延性结构的要求和分析
形成塑性铰,中和轴上升,直到压区混凝土被压 碎而破坏,延性破坏。 • 剪切破坏是脆性的,或者延性很小。 • 要防止梁在屈服以前出现剪切破坏,即要求强剪 弱弯。
二、梁的抗弯配筋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梁的抗弯配筋数量将影响梁的塑性变形 能力。
• 试验表明:在受压区配置钢筋或者加大 混凝土受压区宽度(T形梁)都能使梁的 塑性变形阶段加长,改善延性。
部纵筋为受拉钢筋,计算时取钢筋标准
强度;
—— 内力组合得到的框架梁左、 右端的设计弯矩,如果两端都不可能出 现正弯矩,则令一端弯矩为0;
——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得 到的剪力;
Vb ——梁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级 分别取1.3、1.2和1.1。
式中的系数(1.1)是考虑到某些不可预 见因素可能使梁端弯矩增大而设的增大 系数。例如:纵筋的实际强度往往大于 规范给定的标准强度,它会使抗弯承载 能力提高,从而导致剪力增大。
“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目标。设计剪
力按即下式计算:
V
Vb
M
l b

M
r b
ln
VGb
对于9度抗震设计的结构和一级抗震的框
架结构尚应符合:
V

1.1
M
l bua
ln
M
r bua
VGb
其中:
、 M l bua
Mr bua

框架梁左、右端的抗弯承
载力,按梁的实际配筋计算。当一端取
上部纵筋为受拉钢筋时,另一端应取下
剪跨比 时,称为长柱,一般会出现弯 曲破坏;
剪跨比
时,称为短柱,一般会出现
剪切破坏。当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配有
足够的钢箍时,可能出现具有一定延性
的剪压破坏;
剪跨比
时,称为极短柱,一般发
生脆性的剪切斜拉破坏,抗震性能不好,
设计时应尽量避免。
框架柱中反弯点大都接近中点,为了设计 方便,往往用柱的长细比近似表示剪跨 比的大小,设 为柱净高,则:
• 由于地震具有不确定性,不可能绝对防止在柱中出 现塑性铰。为了有安全储备,要设计延性柱。
• 国内、外历次大地震中,由钢筋混凝土柱失效造成 的震害是很多的,房屋是否能够破坏而不倒,很大 程度上与柱的延性好坏有关。
• 近年来,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作了大 量试验研究,提出了延性柱的设计方法及一些抗震 措施。
其中:
——受拉、受压钢筋 面积
而在跨中截面和非抗震设计时,只 要求不出现超筋破坏情况,即
由抗弯承载力确定截面配筋,按下式 计算: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式中 由内力组合得到; 为承载力 抗震调整系数,见下表:
• 梁截面抗弯配筋数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 多,配筋率见下述(规程6.3.2条2、3 款):
剪力V = 230kN
(2)剪力设计值的确定
为保证“强剪弱弯”的实b
M
l b

M
r b
ln
VGb
[《高规》式(6.2.5-1)],对二级抗震等 级,调整系数为1.2。
(3)截面尺寸验算
(4) Asv / s的确定
(5)构造要求
(6)非加密区箍筋
第三节 框架柱抗震设计
边支座柱边的弯矩Mma=210kN-m,- Mma= -420kN-m 中支座柱边的弯矩Mma=175kN-m,- Mma= -360kN-m 跨中Mmax=180kN-m;边跨梁中的最大剪力Vma=230kN 要求: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解答:1、基本数据(1)材料强度(2)几何尺 寸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受弯0.75,受剪0.85)
• 一、梁的破坏形态与延性 • 钢筋混凝土梁有两种破坏可能:弯曲破
坏与剪切破坏 • 弯曲破坏时,由于纵筋配筋率的影响,
可能出现三种破坏形态:
• 1.少筋破坏: • 受拉钢筋配置过少,钢筋屈服后立即被拉断而发
生断裂破坏,脆性破坏; • 2.超筋破坏: • 受拉钢筋配置过多,钢筋没屈服前混凝土就被压
碎而丧失承载能力,脆性破坏; • 3.适筋破坏: • 受拉钢筋配置合理,钢筋屈服后,由于钢筋流幅
• 影响梁延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一点:相
对受压区高度
,其中为截面名义
压区高度 ,为截面有效高度。
• 当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时,出现超 筋破坏现象。
• 在适筋梁范围内, 越小,构件延性越好。
• 由矩形截面受弯极限状态平衡条件可以得
到:

(s


' s
)
fy
/
fc
• 其中: ——受拉、受压钢筋配筋率;
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框架抗震设计方法、概 念和要点。掌握框架梁、框架柱的剪力、 弯矩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求。掌握 框架梁、柱节点的剪力、弯矩大小的计算 方法以及构造要求。
第一节 框架抗震设计方法 (延性框架的概念)
虽然梁、柱截面的一般配筋计算以及构造在 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教材中已有讨论,但是 在抗震设计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有特殊 要求。本章重点讨论框架梁、柱以及节点 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适当补充一些非抗震 情况下的设计要求。
Asv s
hb0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 力有所降低,因此,抗震设计中,按下式验算:
Vb

1
RE
(0.42
f t bb hb 0
1.25
f yv
Asv s
hb0 )
为了保证在出现塑性铰时梁不被剪坏,
即实现强剪弱弯,一、二、三级抗震设
计时,梁端部塑性铰区的设计剪力要根
据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的大小决定,满足
3.塑性铰出现在柱中的时候,很容易形成破坏 机构。
如果在同一层柱上、下都出现了塑性铰,该层
结构变形将迅速增大,成为不稳定结构而倒塌, 在抗震结构中应绝对避免出现这种被称为软弱 层的情况。同时,柱是压弯构件,受到很大的 轴力作用,导致柱的延性较小,而且作为结构 的主要承载部分,柱子破坏将引起严重后果, 不易修复甚至引起结构倒塌。因此,柱子中出 现塑性铰是不利的。

1
RE
0.2c
f c bb hb 0

当梁跨高比不大于2.5时,Vb

1
RE
0.15c
f c bb hb 0

其中: ——设计剪力,一、二、三级抗
震时按前面的计算公式计算
[例]受剪承载力计算(条件同前例)
• (1)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值 重力荷载引起的梁内最大剪力
VGb 52kN / m 5.2m / 2 135 .2kN 重力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组合下跨中的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