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配电网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配电网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压器最高负荷、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10kV以上 线路联络情况N-1比例,线路绝缘化率、开闭所配电房 设备运行年限) ❖ 变电站和各类线路工程综合造价
第二步:现状配电网分析与评估
主干长度截面分析 线路装设配变容量、负载分析 线路接线模式分析 电压水平分析 短路容量校验 N-1安全分析
配网规划工作的意义
❖ 科学的变电站规划,有利于系统的运行管理,减少系统 跨区域交叉供电,提高系统管理和运行效率。
❖ 科学的配电网规划,可以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提高系 统的供电可靠性,极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益。
❖ 科学的配网规划是提高系统投资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 科学的配网规划是配电自动化规划和实施的基础。
容量(kVA)
100 20 20 30
平均负载率(%)
95 126 91 144.67
下桥771线
315
299.37
水头611线
400
102.58
第三步:确定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
❖ 《浙江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
技术规范》 ❖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有16回线按手拉手环网与另一变电站联络才能达到转供要求。
第四步:负荷及负荷分布预测
❖ 这是整个规划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就 是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未来各规划年内的负荷及负荷分 布情况。
❖ 总原则是根据城市或开发区的用地规划,以空间负荷 分布预测为基础,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进行负荷及 负荷分布预测。
❖ 弹性系数法首先根据历史数据计算K,然后用该K值预测规划期内 的电量。 电力弹性系数是描述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宏 观指标,通常定义为:K=Vw/VG 其中,Vw为电量年均增长率,VG为经济年均增长率
例:已知1995年和2000年的用电量分别为W0和Wn,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分别为G0和Gn,预计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V, 预测2001-2005年的用电量。 求K: Vw=(Wn/W0)1/5-1, VG=(Gn/G0)1/5-1, K= VW/VG 求规划年预测用电量: W2001=(1+KV)W2000,
❖ 负荷预测原始数据
✓ 历年负荷及电量数据、现状负荷分布 ✓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数据收集、调查内容
❖ 县域发展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 重点负荷及高压用户调查 ❖ 220kV及以下电网规划方案(电力设施布局规划) ❖ 已列入计划(在建)变电站的情况 ❖ 电网现状基础数据(各类设备台账) ❖ 电网运行指标(变电站主变、10kV以上线路、配电变
特点:规划效果质量完全依赖规划人员的知识、经验 等,对方案的分析仅限于定性分析,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 结果:通常规划结果质量一般
现有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近期(5年)电网规划水平较低,规划年限不尽合理,不能做到远 景、中期和近期的结合,电网建设改造目的性不强,项目决策缺乏 定量的技术依据,针对性较差。确定资金的投向主要还是依靠经验 拍脑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每年建设改造后的电网仍然出现很多 问题,这使得公司配电网处于不断的“改造”状态,造成了资金的 巨大浪费。
角度考虑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决策工具。 ➢ 电网建设项目实施投运后,还需要通过逐年滚动进行的
后评估来检验先前决策的合理性,修正和完善决策工具
三、配电网规划的思路与步骤
❖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思路 ❖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 ❖ 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步骤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思路
❖ 以认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发挥人在配电网规 划中的主导作用,协调规划相关的各方面意见, 以现有电网为基础,保证负荷需求,进行高水 平的配电网规划工作,建设安全可靠、经济合 理的配电网。
重载线路
201
负载率≤80 负载率>80
高耗能配变情况
重载配变情况
配变数量 134 2372
高耗能配变 普通及节能配变
台区名称
郑楼吴洋变100KVA农村公变 怀溪穹岭头村公变 南雁镇大丰村公变 交溪村公变
宋桥尤里下段315KVA农村综 合变
水头611线昌学路公变
所属线路
练川575线 晓坑466线 山溪468线 吴洋722线
16.6 18.684 21.21
0
L≤3
5≥L>3 15≥L>5
L>15
配电线路装设配变容量统计
160
149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S≤7574
装接容量 94
7574≤S≤21500
4 S>21500
线路名称
大道835 巴黎765 西炉825 兴萧890
装接配变容量(kVA)
公用
3970 11950 8485 6820
二、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与趋势
❖ 配电网规划需求 ❖ 规划问题的难度 ❖ 我国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 ❖ 现有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现阶段城网规划工作发展方向
配电网规划需求
❖ 省公司高度重视每五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如 配电网“十二五”规划
➢ 每年编列下一年的计划项目的滚动规划
❖ 省公司在配网投资计划上实施提前规划、刚性管理
功率因素取0.9,负荷同时率K1取0.9,负荷发展储备系数 K2 取1.05时
容载比
变电所容量 变电所最高负荷
2 Se
1.3 Se cos K1 / K2
2.0
技术原则
❖ 供电半径: 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B类供区的供电 半径不宜超过3km,C类不宜超5km,D类不宜超过15km。 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B类不宜超过 250米,C类不宜超过400米,D类不宜超过500米。
其它区域
负荷密度(MW/km2) 供电可靠率 电压合格率
σ≥6
1≤σ<6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 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
于3小时(≥99.965%)
小时(≥99.897%)
≥99.95%
≥99.70%
技术原则
❖ 容载比:
cos
理由:变压器2小时内一般能过载30%,110kV站多为2台变压器,假设N -1方式下变压器负载率1.3时恰好能供全部负荷,
配电网规划的理论、方介 ❖ 我国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发展与趋势 ❖ 配电网规划的思路与步骤
一、配电网规划简介
❖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配电网规划的意义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电网现状分析,提出现状年高、中压配电网存在的分析; ❖ 负荷预测,对规划区内电量、负荷、负荷分布和负荷曲线进行预测; ❖ 规划目标与原则,指明配电网建设方向; ❖ 高压电网规划,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变电站在各规划年的站址及容量; ❖ 中压配电网规划,确定各规划年10千伏建设项目; ❖ 开闭所及中压电缆管道规划; ❖ 农网智能化规划;
❖ 接线方式: 选取10kV6种典型接线方式
典型接线方式
典型接线方式
线路负载率
手拉手
母线1
满足N-1情况下,线路1、2负载率只有50%
多分段适度联络
母线1 母线3
满足N-1情况下,线路1、2负载率能达到75%
母线2
母线2 母线4
供电能力
装接容量上限
对于手拉手或单环网线路装接容量校验
JKLYJ/10-240导线按照N-1校验如下: S线路限额 :按照典型供电模式取8180KVA;
技术原则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 供电区域划分及规划目标 ❖ 电网供电安全准则 ❖ 高、中压网络接线模式 ❖ 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 站内主接线 ❖ 导线的种类(电缆、裸导线或绝缘线) ❖ 线径规格 ❖ 配变的规格型号 ❖ 系统接地方式等
技术原则
供电区域划分
供电区域
B
C
行政区域
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 和萧江镇镇区范围
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步骤
❖ 第八步:智能电网规划 ❖ 第九步: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十步:撰写规划报告报审稿 ❖ 第十一步:规划成果全面汇报、交流及修改 ❖ 第十二步:规划成果评审,根据修改意见修改 ❖ 第十三步:提交最终规划文本和图集
第一步:数据收集、调查
❖ 图形资料
✓ 规划区的详细电子地图 ✓ 规划区用地性质图 ✓ 现状高压电网地理接线图 ✓ 现状10kV中压配电网地理接线图
:满足N-1模式下线路负载率控制在50%以下,这里取50%; :配变同时率0.9; :配变经济运行负载率取0.6;
S装接
S线路限额
8180 0.5 0.9 0.6
7574 kVA
最优分段方式
联络线数量确定
中压电网同时担负着高压站变压器故障时转移负荷的任务。变电站间10kV 联络线的回数应据此确定。 例:110kV郑楼变电站容量为2×50MVA。10kV配网干线截面240,网架按 手拉手环网构建,求防止变电站全停负荷转移所需站间联络线回数。 解: ❖1台主变停运情况:由于变压器容载比配置必须满足一台变压器停运时, 另一台变压器带1.3倍额定容量(过载30%)就能承担全部负荷,则2小时内 需经10kV联络线由其它变电站转供的容量为0.3×50=15MVA, 240线路按 手拉手配置时,每回线约能转供4MVA负荷,故必须有4回线按手拉手环网与 另一变电站联络才能达到转供要求。 ❖变电站全停情况:内需经10kV联络线由其它变电站转供的容量为1.3×50 =65MVA, 240线路按手拉手配置时,每回线约能转供4MVA负荷,故必须
❖ 详细分析负荷预测所需的原始数据,确定负荷预测的 工作思路。分析确定各类用地或建筑面积的负荷指标。
负荷预测
❖ 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空间负荷预测法、弹性系 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