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4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4


H
24.动态精度是指机床工作时在切削力、夹紧力、振动和温升的作用下部件间相互位置精 度和部件的运动精度。 25.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 程,称为装配。
四、绘图分析题(26 题 10 分,27、28 题各 5 分,共 20 分) 26.(共 5 个视图,每 1 正确视图和正确的角度标注各为 1 分,共 10 分)
15 - 00.1
+ 0.15 25 -
50 +0.1 0
H
(2 分) 其中 25 0.15 为封闭环, 15 0.1 , H 为增环, 50
0
0.1 0 为减环。
(2 分)
由 25=15+H-50 得:H=60 (1 分) 由 0.3=0.1+0.1+ TH 得:TH=0.1 (1 分) 由 0=-0.05+ΔH-0.05 得:ΔH=0.1 (1 分) ESH=ΔH+ TH /2=0.1+0.05=0.15 (1 分) EIH=ΔH-TH /2=0.1-0.05=0.05(1 分) 所以得: H 60 0.05
18.设计通用机床时,为使任意相邻两转速间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相等,机床的转速应按
分级。 19.使工件在加工前相对于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称为 。 20.机械产品的 精度是指装配后实际达到的精度 21.主运动? 22.内联系传动链? 23.硬质合金 ? 24.机床动态精度? 25.装配 26.试绘制一把外圆车刀,作出其主视图、主切削刃上的正交平面、法平面和背平面的剖面 投影图,并标注出各个角度(设各前、后角均为正值) 。已知 r 45 ,
18
230
16
28 22 I 27 34 20 II 28 40 III
主轴
36
50
130
1450r/min
35. 如图所示的轴套零件,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好,试求当以 A 面定位钻直径为 φ10mm 孔时的工序尺寸 L 及公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并写出计算过程。
60- 0 0.1
+ 0.1 15-


五、简答题(共 25 分,每小题 5 分) 29.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工件与刀具之间要有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2 分) 第二,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性能; (1 分)第三,刀具必须有合理的几何参数, 即切削角度等。 (2 分) 30.答:粗糙度是指已加工表面微现几何形状误差, (2 分)它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面 积、塑性变形、积屑瘤、鳞刺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形成的。 (3 分) 31.答:由于被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或材料的硬度不均匀引起切削力变化,从而造成
( ) ( )
三个参考平面。
13.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 14.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 。 15.变速组内相邻传动比之间的比值称为 。 16.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主要指机械加工 和表面质量。 17.某种材料的 是指该材料的加工性指标 v60 与 45 钢的加工性指标(v60)j 之比值。 18.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 两个方面。 19.工艺系统刚度越大,误差复映系数越 。 20.级比指数等于 的变速组称为基本组。 三、 名词解释() 21.刃倾角 22.刀具耐用度 23.外联系传动链 24.主轴的旋转精度 四、绘图分析题(26 题 10 分,27、28 题各 5 分, 共 20 分) 26.绘制一把端面车刀,画出其主视图、主切削刃上的正交平面、法平面和背平面投影图, 并标注出各主要角度。已知 r
13.进给运动 17.内
14.展成(范成)法。 18.等比级数。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1.主运动是由机床自动或手动提供的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它使刀具切削刃 及其毗邻的刀具表面切入工件材料,使工件被切削部位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的 新表面。 22.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运动分量的传动链。 23.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微米量级的粉未和金属黏结剂在高压下成 形后,经高温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27: (写出正确答案 5 分,限制的自由度多选 1 个或少选 1 个都扣 1 分) 答:应限制 y,z 二个移动自由度, x ,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28: (写出正确答案 5 分,限制的自由度多选 1 个或少选 1 个都扣 1 分) 答:应限制 x , y 两个移动自由度, x ,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r' 15 , s 5 。
27.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用调整法在如图所示圆柱体上加工一平面时应限制的自由度。
Z Y
H
28.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用调整法在如图所示圆套上钻一圆孔φB 时应限制的自由度。
Z
φB
Y
L
五、
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29.刀具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 30.什么是表面粗糙度?它是怎样形成的? 31.什么是误差复映? 32.什么是定位误差?定位误差包括哪些方面? 33.什么是精基准,选择精基准应遵循哪些原则? 六、计算分析题 34.在轴上铣一平面,工件定位方案如图所示,计算尺寸 A 的定位误差。
一、1.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工作时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 ) 2.刀具后角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 ) 3.大批量生产时尽量采用调整装配法。 ( ) 4.车床上镗孔时,刀尖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前角变大。 ( ) 5.双联、三联齿轮应主要采用插齿加工方式加工。 ( ) 6.粗加工时一个工序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 ) 7.采用不完全定位的定位方式,不能保证加工质量。 ( ) 8.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 ) 9.工艺系统刚度越高,复映到工件的误差越小。 ( ) 10.工艺卡片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及重要零件的成批生产。 ( ) 二、1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刀具基本角度是 。 1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 。 13.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不考虑 的影响,并假定主切削刃选定点位于工件中 心高度上,刀杆中心线垂直于进给方向。 14.齿轮的成形原理可分为成形法和 两大类。 15.磨削加工时,增大砂轮转速,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 。 16.只起增加刚度的作用,不起定位作用的支承称为 。 17.在车床上加工螺纹时,联系主轴和刀架之间的传动链是一条 联系传动链。
27.(写出正确答案 5 分,限制的自由度多选 1 个或少选 1 个都扣 1 分) 答:应限制 z 移动自由度, x, y 转动自由度。



28.(写出正确答案 5 分,限制的自由度多选 1 个或少选 1 个都扣 1 分) 答:应限制 x 、 y 两个移动自由度, x 、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45 , r' 15 ,s 5 。
L
27.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用调整法在圆柱体上加工
X
Y
28.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用调整法在套形零件端部加工槽时应限制的自由度。
Z
Z
X
Y
B
简答题 29.什么是粗基准,选择粗基准应遵循哪些原则?
H
H
30.外圆车刀必须标注哪些基本角度? 31.什么是完全互换装配法? 32.基准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33.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哪些? 六、计算分析题 34.某机床的传动系统如图所示:试写出其正转时的传动路线,并计算出最大、最小及图示 状态的转速值(注意:要列出完整的计算方程式) 。
0.15
(1 分)
一、 判断改错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请划出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答案。 1.背吃刀量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表面的垂直距离。 2.基准是指机器零件上用来确定各有关表面相互位置所用的几何要素。 3.双联齿轮应主要采用滚齿加工方式加工。 4.用成形刀具加工成形面,其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具的精度。 5.车右旋螺纹时,工件正转,车刀右移。 6.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每转动一次四方刀架就称作一个工位。 7.尺寸链的封闭环是指零件加工过程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间接形成的尺寸。 8.在夹具设计中不能采用不完全定位。 9.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各加工表面有合理的加工余量。 10. 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时,滚刀的安装角在数值上等于滚刀的螺旋角。 二、 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沿 方向的瞬时速度。 12.刀具标注角度所使用的法平面参考系包括法平面、基面和 ( ( ( ( ( ( ( ( ) ) ) ) ) ) ) )
1
d
2 cos
(3 分)
直径 d 不变,B 变化引起圆心在竖直方向变动距离
2 2 B tan
尺寸 A 的定位误差为
(3 分)
1 2 (3分)
d
2 cos
2 B tan
(1 分)
α α
O
2 d/
α
(d
d) -δ
/2
B δB B +δB
35. 解:尺寸链为:
工件的加工误差, (2 分)毛坯的形状误差又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上。 (3 分)这种 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 32.答:在使用夹具以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每一具体工件尺寸和形状在公差范围 内存在着差异,同时夹具的定位元件也有一定的制造误差,结果使一批工件在夹具中 按六点定位原则所确定的位置产生变动, 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至工序基准间的尺寸(即工 序尺寸)发生了变化而造成误差。这种因定位引起的工序尺寸误差,就是定位误差。 (3 分)它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移位误差两方面。 (2 分) 33.答:在中间工序和最终工序中,选用已加工表面定位, (1 分)这种定位表面称为精基 准。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 基准重合原则, (1 分)(2) 基准统一的原则, (1 分)(3) 互为基准的原则, (1 分)(4) 自为基准的原则。 (1 分) 六、计算分析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34. 解:B 不变,直径 d 变化引起圆心在竖直方向变动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