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优秀课件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 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 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 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 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自然资源丰富
2、进程
反映实质: (1)开始: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 俄、法、英迅即卷入战争,一 自身利益为转移。 战全面爆发。
沙皇俄国们所占据的地方,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 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 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3)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
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 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 境。
(2)国际格局改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 世界优势地位。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 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 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 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3.乔冠华是个从不设防的人,他能够 在国际 舞台上 叱咤风 云,却 无法应 对政治 生活中 的阴谋 和陷阱 ,最后 付出的 宝贵的 生命为 代价。
4.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 那段时 间里, 我市解 放路上 到处都 是游玩 购物的 人,直 到深夜 ,大街 上还是 不绝如 缕,热 闹极了
5.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 累,只 有打好 基础, 才能实 现自己 高远的 目标; 如果毫 无知识 储备, 在激烈 的竞争 中,只 能是铩 羽而归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意 、奥斯曼土耳其
协约国集团:英、法、意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3)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东线东、线南:线波罗的
海南岸至罗马 尼亚 俄←→德奥匈
3、三个阶段
(1)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速战速决” 战 略破产,之后西线进入相持阶 段。
欧洲
亚洲(中国等)
太平洋(美国等)
欧洲是主战场 非洲
福煦车厢
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的 协约国联军总司 令。 1918年11月 11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代 表在法国东北部 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的福煦车厢 里签订停战协定 ,宣告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各主要参战国的参战目的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塞尔维亚:争取民族独立。
超过15亿
害大
(1)“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物质损失和人
力伤亡等沉重灾难,客观上促进科技发展。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它是 当时世界 上威力最 大的战舰。 英国制造 无畏舰 12艘, 超过了德 国的9艘。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榴炮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 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 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D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
A.涂油子弹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
酷性。请你指出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 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 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 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①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德(核心)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铺 垫,以 议论为 主体。 其叙事 以作者 陆续了 解七门 堰历史 的过程 为线索 ,
9.语 言 简 洁 , 叙事 清楚; 其议论 ,则联 系汉初 宗室王 族作横 向和纵 向的比 较,借 题发挥 ,以此 阐述自 己的思 想观点 。
10.“ 静 ” 是 中 国茶 道修习 的必由 途径。 老子说 :“至 虚极, 守静笃 ,万物 并作, 吾以观 其复。 ”庄子 说:“ 水静则 明烛须 眉,平 中准, 大匠取 法焉。 ”老子 和庄子 所启示 的“虚 静观复 法”是 人们明 心见性 ,洞察 自然, 反观自 我,体 悟道德 的无上 妙法。 道家的 “虚静 观复法 ”在中 国的茶 道中演 化为“ 茶须静 品”的 理论和 实践
影响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 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 成一支‘火药桶’,只等 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巴尔干半岛
(4)、一战爆发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
事件(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
大公被塞尔维亚族 刺杀)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巴尔干为什么成为争夺的焦点?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 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 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 战略地位重要
11.“ 怡 ” 有 和 悦愉 快之意 。中国 茶道雅 俗共赏 ,不拘 一格。 一方面 ,突出 体现了 道家“ 自恣以 适己” 的随意 性,同 时,不 同地位 、信仰 和文化 层次的 人对茶 道有不 同的追 求。王 公贵族 讲茶道 ,意在 炫耀权 贵,附 庸风雅 ;
12.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 因素的 整合。 整合的 模式是 以华夏 文明为 核心, 核心向 周围扩 散,周 围向核 心趋同 ,核心 与周围 互相补 充、互 相吸收 、互相 融合。 汉族和 汉族以 外的少 数民族 ,都为 中华文 明作出 了重要 的贡献 。
B.阿亚库巧战役
D
C.滑铁卢战役
D.凡尔登战役
C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奥 匈
1882年加入
②三国协约的形成(190
7年)
1907年 英俄协 约
英国(核
俄 国
心)
1904年
英法协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目的
重新瓜分世界
组成国 (核心国)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
难,要珍爱和平,反 对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3、科技是把双刃剑, 要趋利避害。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协约国
萨拉热窝 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事件
1914—1918
转折
凡尔登战役 1916
影响
人类的灾难
中考链接
4、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 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规模空前的帝国 主义战争。
5、影响
持续时
间长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涉1及91国4.7家.28—1918.11.11)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31个(协约国2多7个,同波盟及国范4个)
14个国家的400造万成平危方千围米广以上土地
6.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 智力, 必须与 培养自 己的非 智力因 素结合 起来, 因为二 者是休 戚相关 ,紧密 相连的
7. 从 文 中 反 映的信 息来看 ,汉初 四分天 下是按 功论封 ,这个 功主要 是征伐 平定之 功,而 刘信在 这方面 功小, 所以只 封得列 侯。但 作者却 从“七 门三堰 ”对后 世吏治 的启迪 和警示 上提出 了以是 否惠泽 人民为 尺度的 功劳观 ,这是 难能可 贵的。
巴黎
(2)凡尔登战役 ———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和转折点
“地狱、屠宰场、绞肉机”
时间:1916年2---12月
交战双方: 法→德
概况:德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
伤亡:70多万(“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德国失败,战略主动权转移 到协约国一方。
凡尔登
巴黎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3)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协约国的 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战争的结束。1918 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D 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1.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 语言水 平,更 体现着 一个人 的自信 、智慧 和风度 。
2.尽管美、印、巴三者关系何其暧昧 ,但是 美国和 印度走 向军事 合作的 态度相 当明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