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0
劳动力动态曲线
图3.1.2 平行施工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时间
平行施工组织方式特点
优点: 充分利用了工作面,完成工程任务的时间最短。
完成四栋房屋基础工程所需时间等于一幢
房屋基础工程施工时间。TL=∑ti
缺点: 施工队组数成倍增加,机具设备也相应增加,
材料供应集中。临时设施仓库和堆场面积也要 增加,从而造成组织安排和施工管理困难,增 加施工管理费用。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2 组织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流水施工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为了表达流 水施工在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方面相 互依存关系,引入一些描述施工进度计划特征的数据.
3.2.1 工艺参数
3.2.2 时间参数
3.2.3 空间参数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2.1 工艺参数 1. 施工过程数(n) 指一组流水的施工过程个数。施工过程划分 数目的多少,粗细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施工方案及工程结构 (2)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3)劳动组织及劳动量大小
式中 T——流水施工工期; ΣKi,i+1——流水施工中各流水步距之和; Tn——流水施工中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Tn=Σtn其中tn是指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施工 过程
12
A1
34
2
56
3
进度 (天)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经验估算法 它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估算。一般为了提
高其准确程度,往往先估算出该流水节拍的最长、 最短和正常(即最可能)三种时间值,然后据此求 出期望时间值作为某专业工作队在某施工段上的流 水节拍。
式中:a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估算时间; ci──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可能估算时间。
基槽 1 挖土
2
3
4
浇砼 垫层
1 2 34
砌砖 基础
1
2
3
4
回填 土
1234
人
30
20
10
10
0
30 20
10
劳动力动态曲线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时间
依次施工组织方式特点
优点: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和物资资源较少,
施工现场管理简单。
缺点: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去争取时间所以工期长;
专业工作队的工作有间歇,有窝工的情况; 工地物资资源消耗也有间断性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时间
搭接施工组织方式特点: 优点:各施工过程最大限度的搭接,前后施工过
程之间安排紧凑,充分利用工作面, 有利 于缩短工期。
缺点:有些施工过程会出现不连续现象。 适用范围:各种工程。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4. 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是搭接施工的一种特定形
式,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每个施工过程的作 业均能连续施工,前后施工过程的最后一 个施工段都能紧密衔接,使得整个工程的 资源供应呈现一定规律的均匀性。
适用 ①工程规模比较小;②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 范围:紧时;③场地较小或施工工作面有限制时。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 搭接施工 搭接施工是指对各个施工过程,按照施工顺
序和工艺过程的自然衔接关系进行安排的一种 方法。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组织方式,它既不是将 m段施工过程依次进行施工,也不是平行施工, 而是陆续开工,陆续竣工,同时把各施工过程 最大限度的搭接起来。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施工 过程
12
A1
34
2
56
3
进度 (天)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B
1
2
3
4
C流
水
D
步 距
E
KA,B
流 水 步 距
KB,C
1
1
流
水 步
td
距
KC,D
TL
2
3
4
2
3
4
tj
流 水 步 距
KD,E
1234
Tn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10
时间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特点:
1) 工期较短且合理; 2) 资源投入较均匀; 3) 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4) 能连续、均衡地生产; 5)为文明施工和进行现场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1.3 组织流水施工基本要求 划分施工段 划分施工过程 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 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队组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等没有定 额可循的工程。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工期计算法
对某些施工任务在规定日期内必须完成的工程项 目,往往采用倒排进度法。
根据工期按经验估算出各分部所需的施工时间。
根据各分部估算出的时间,确定各施工过程所需 的时间。
然后根据公式(3.3)或(3.4)求出各施工过程 所需的人数或机械台数。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搭接施工
施工 过程
基槽 挖土 浇砼 垫层 砌砖 基础
回填土
12
1
34
2 1
施
56
3
2 1
工
78
4 3
2 1
进 度 (天)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3
4
2
3
4
人
60
60
40 50 40
40 50 40
40
40
30
30
30
20 10
10
0
劳动力动态曲线
适用范围:工期要求紧,大规模的建筑群及分批分期
组织施工的工程任务。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 依次施工 依次施工是指各个施工过程或各个施工段依
次开工,依次完成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即按 次序一个个施工过程或一段段地进行施工。
每段施工工期为各施工过程作业时间之和, 即 ∑t i 。总工期 TL=段数×每段施工工期= m×∑ti 。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图3.1.1 流水施工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1.2 流水施工与平行、依次、搭接施工的比较
常用的施工组织方式
依次施工 平行施工 搭接施工 流水施工
1. 平行施工
平行施工是指各施工段同时开工,同时完成
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例3.1】有四栋相同的混合结构房屋的基础工程,划 分为基槽挖土、浇混凝土垫层、砌砖基础、回填土四 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安排一个施工队组,一班 制施工。每栋为一个施工段,各施工班组人数和施工 过程持续时间如下表。试按依次施工方式组织施工。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 流水强度(V) 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
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1) 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式中,V — 某施工过程 i 的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Ri — 投入施工过程 i 的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 — 投入施工过程 i 的该种施工机械产量定额; x — 投入施工过程 i 的施工机械种类数。
施工过程 基础挖土 浇砼垫层 砌筑砖基 回填土
班组人数 延续时间
10
2
20
1
30
3
10
1
工种 普工 混凝土工 瓦工 灰土工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施工过程 基槽挖土 浇砼垫层
1
1 234
砌砖基础
回填土 人
施 工 进 度 (天)
2
3
4
5
6
7
1 234
1 234
1 234
120
120
80
80
40
40
40
【例3.2】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 手工操作流水强度
V — 某施工过程 的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R —每一工作队工人人数(R应小于工作面上允许
容纳的最多人数) ; S —每一工人每班产量定额;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3.2.2 时间参数
❖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 排列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时间参数。
20
20
10 10
0
30 20 10
30 20 10
30
20
10
10
劳动力动态曲线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时间
依次施工(按施工过程)
施工
施 工 进 度 (天)
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确定流水节拍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 2)工作面大小; 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 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 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6)尽量取整数。
第3章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 间歇时间(tj )
流水间歇时间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中,由于施工过程之 间的工艺或组织上的需要,必须要留的时间间隔。用符号tj 表示。
3. 流水搭接时间(td )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有时为了缩短工期,在
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如果前一个施工队组完成 部分施工任务后,能够提前为后一个施工队组提 供工作面,使后者提前进入前一个施工段,两者 在同一施工段上平行搭接施工的时间,通常以td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