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载荷试验(1)

载荷试验(1)


19
技术标准
每级荷载下沉降稳定标准:连续2小时的 沉降量≤0.1mm/h时,即认为达到相对稳定。 终止实验条件(地基破坏标准):
(1)承压板周围土层出现明显裂缝并隆起; (2)荷载不增加,持续24h沉降呈等速增加;或荷载
增加不多,沉降量却急剧增加,p—s曲线出现陡 降段;
(3)由于变形量急剧增加,引起油泵、电机频繁启动; (4)承压板累积下沉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0.06倍。
2016/2/29
42

图示
2016/2/29
43
仪器设备
荷载源:千斤顶、水压 反力系统:地锚等; 沉降观测装置:百分表等 测压系统:螺旋板上的应变传感器,地 面数字测力仪,水压力值等。 螺旋承压板:既是测试时钻进的钻头, 又是到达试验深度后向地基土施加荷载 的承压板。
2016/2/29 44
螺旋承压板
22
求fa
确定地基允许承载力;
(1)强度控制法: 此法适用于低压缩性土。 (2)相对沉降控制法:当P—S曲线没有明显的 拐点,因为变形量大,即使以极限荷载除以安 全系数,有时变形也超过了建筑物的允许值, 所以按控制变形量给出地基允许承载力。 我国:粘性土按S/B=0.02; 砂性土按 S/B=0.01—0.015; 此法适用于中高压缩性土。
2016/2/29 3
第1节 概述
定义:载荷实验是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和
模拟建筑物的荷载条件,通过一定面积的承压 板向地基施加竖向荷载,观察研究地基土变形 和强度规律的一种原位实验。
分类:
(1)按加荷的性质分:动力载荷实验和静力 载荷实验; (2)按承压板的形状分:平板载荷实验;螺 旋板载荷实验;
2016/2/29
39
单桩承载力标准的确定
取S=3%d(直径d<50cm的摩擦桩)所对应的荷 载作为R; 取S=3—5mm所对应的荷载作为R,或取 S=10—12mm(软土),以及S=15—20mm(中 等强度的土)所对应的荷载作为R(我国部分 地区的经验)。 应指出,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沉降量,并不代表 桩基的沉降量。
统,昆明冶金设计院研制);
MT-3A型载荷试验机(煤炭系统,由重庆
煤矿设计院和西安煤矿设计院联合研制);
DL-1-1型载荷试验机(水电系统,由中南
电力勘察设计院研制);
2016/2/29
11
伞型链式自记自稳油压载荷实验机
自动稳压器——由输油装置和控制压力装
置组成;
反力系统——由地锚、反力梁、中心传力
主讲:蓝俊康
2016/2/29 1
内容安排
第一章:载荷实验; 第二章:动力触探; 第三章:静力触探; 第四章:十字板剪切实验; 第五章:旁压实验; 第六章:岩石点荷载实验; 第七章:扁铲侧胀试验;
2016/2/29 2
第一章:载荷实验
1.1 概述;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步骤和技术要求; 1.4 实验资料的整理; 1.5 资料的应用; 1.6 桩的载荷实验; 1.7 螺旋板载荷试验 1.8 复习题
2016/2/29
40
第7节 螺旋板载荷试验
一、发展史:
螺旋板载荷试验是由平板载荷试验演变而来的 一种非开挖型、能够在赋存地下水和在地表下 较大深度工作的轻便原位测试手段。该测试方 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30多年来,螺旋板 载荷试验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工程勘察 中,最大工作深度已达30m。
2016/2/29
26
预估建筑物的沉降量;
当建筑物2B深度内土质均匀时,建筑物 预估沉降量为: 砂土地基: B 2 B 30 2
S S( B ) ( B 30 )
S S
B B
粘性土地基:
B S S B
2016/2/29
27
判断湿陷性土的办法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 当不能采样做室内湿陷性试验时,应采用 现场载荷实验确定其湿陷性。方法是:
2016/2/29 46
1.7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二、加荷等级; 三、可终止试验的条件; 四、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2016/2/29
47
一、试验目的和要求
双层土(上硬下软):分层测试(或选用较大 载荷板)
2016/2/29
17
第3节 实验步骤和要求
实验点的选择: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地 基土的主要持力层; 实验前准备:检查仪器、准备电源、照 明和各种实验工具; 开挖试坑:D>3b;预留保护层15-20cm;取
土样2个;铺粗砂垫层1-2cm;
安装设备:注意使承压板水平,居中心;
架设防雨、防晒棚、排水沟。
2016/2/29
18
实验步骤和要求(续)
全面检查和开始实验; 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为(1/8—1/10)Pu;
观测沉降:按5、5、10、10、15、15、30、 30min…间隔观测,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实验,绘制s-t曲线;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2016/2/29
饱和单线法:先饱水再加压,做P—沉降量S 曲线;
则其拐点处的压力即为湿陷的起始压力。
2016/2/29 30
第6节 桩的静力载荷试验
仪器设备:与平板静力载荷试验基本相 同,只不过一般用混凝土块为反力装置; 测试数量:按1%抽检。但每个场地3根 以上。 试验一般不进行到桩破坏。而用总沉降 量控制法。
2016/2/29
38
单桩承载力标准的确定
按桩的沉降量确定: 这种方法从P—S曲线上荷载与沉降的对应关 系出发,以桩顶达到某一总沉降量或总沉降量 与桩径的比值,作为确定单承载力的标准。标 准的提出虽带经验性质,但这种方法还较常用, 特别在试验末达到破坏状态就结束的情况下, 或者当曲线难以确定Ru时更受重视,取值的标 准有:
2016/2/29
20
第4节 实验资料的整理
检查原始资料; 沉降数据的校正;
(土面未整平、人工观测时会产生误差)
2016/2/29
21
第4节 资料的应用
求地基承载力; 计算地基变形模量E0; 预估建筑物的沉降量; 判断土的湿陷性; 判断黄土是否属于自重湿陷土、确定其 湿陷起始压力;
2016/2/29
2016/2/29
35
桩的载荷试验:P-S曲线图
2016/2/29
36
桩的载荷试验:S-lgt曲线图
2016/2/29
37
桩的静力载荷试验(续)
②S—lgt法 : 取桩顶沉降S作纵坐标,时间的对 数作横坐标,绘出每一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 (见附图),在这些曲线中取斜率剧增且发生 明显向下转折的那一条曲线所对应的荷载作为 桩的破坏荷载,其前一级荷载作为极限荷载。 附图中,曲线g相应为破坏荷载,其前一级荷 载——曲线f,即为桩的曲线荷载。此外,还有 lgP—lgS曲线法,S—lgP法和指数方程法等,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016/2/29
6
仪器设备组成
加荷稳压装置; 沉降观测装置(电测位移计、百分表) 反力装置; 承压板;
2016/2/29
7
百分表
百分表
2016/2/29
8
加压装置之1——木质或铁质载荷台
2016/2/29
9
加压装置之2——低重心载荷台
2016/2/29
10
液压千斤顶类型
目前我国共有3种类型: 伞型链式自记自稳油压载荷机(冶金系
2016/2/29
25
求地基变形模量E0
式中,I——承压板深度的修正系数; 当h=0, I=1; h 当h≤B时; I 1 0.27
B B I 0.5 0.23 当h>B时; h
没有直线段、比例界限点P0不清楚时:
粘性土:S=0.02B及所对应的P 砂性土:S=0.015B及所对应的P
装置组成;
沉降自动记录系统——采用自动记录仪;
可自动绘制各压力阶段的s-t曲线; (研制单位:昆明冶金设计院)
2016/2/29
12
自动稳压器
2016/2/29
13
千斤顶加压装置1—钢桁架式
2016/2/29
14
千斤顶加压装置之2—拉杆式
2016/2/29
15
承压板
材料:加肋厚钢板或钢筋混凝土板 尺寸
2016/2/29
31
实验现场图片(远景)
2016/2/29
32
实验现场图片(近景)
2016/2/29
33
实验现场图片(近景)
2016/2/29
34
桩的静力载荷试验的资料整理
①P—S曲线明显拐点法 将单桩静载荷试验绘 制成P—S曲线(见图7—4),如果其末段明显 向下转折,则可取曲线明显拐点所对应的荷载 作为单桩极限荷载RU,将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 数2之后,即为单桩轴向承载力设计值。当P— S曲线的拐点不明显时,就难以采用此法。此 外,作图时宜按已规定的比例进行,即横座标 用1cm代表5.0t,纵坐标用1cm代表1mm(用于 预制桩和灌注桩),以减少由于作图比例不当 所带来的误差。
在200KPa压力下浸水载荷实验的附加湿 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ΔS/B≥0.023的土, 为湿陷性土。
2016/2/29
28
判断自重湿陷性土的办法
开挖长方形试坑(长>10m),坑深50cm, 坑底铺粗砂5-10cm厚;注水(水头保持 30cm),浸水湿陷稳定为止(稳定标准: 最后5d内<1mm/天)。 判断标准:自重引起的ΔS≤7cm 为非自重 湿陷黄土;自重引起的ΔS>7cm 为自重湿 陷黄土。
2016/2/29 23
求fak续
强度控制法: A、当P0与Pu很近时,用P0不安全,需用pu/3~pu/2作为 地基允许承载力; 此法适用于某些黄土、某些红土。 B、当P0与Pu很远时,用P0太浪费,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