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2: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12: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作为本章的第一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课分为三目,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是讲述鸦片战争前中西方状况;第二目“鸦片战争”则着重阐明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第三目“战火再燃”主要是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教材在“学思之窗”、“历史纵横”以及大量图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史料。

【教材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虎门销烟
【探究一】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

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过程
阶段一(1840年6月~1841年初):侵入广东海面-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阶段二(1841年初~1842年8月):强占香港岛-进攻镇江-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三、战火再燃
【拓展知识】你知道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吗?
清方拘禁了以巴夏礼等共39人,关押在圆明园。

并在当天与英法联军在张家湾、八里桥交战,清军惨败。

清政府被迫释放巴夏礼等,被监禁的39人中,已有21人被虐待致死。

英法两国被激怒而报复,英国专使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为了照顾满清王朝脸面,才选择了圆明园。

【探究二】两次鸦片战争比较
【探究三】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本课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