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姓名:吕柯辰班级:DZ计073 学号:510712306摘要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时间不长,存在多方面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需求。
在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我国物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之后,提出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业;策略Abstract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makes logistics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faces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demonstrate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The logistics service of our country develops time non- long, the problems in many aspects exist,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under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Under analyzing e-commerce and relation and e-commerce environment of logistics develop of our country logistics industry problems that face at present, propose developing the strategies o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e-commerce.Keyword:E-commerce Logistics industry Countermeasure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各种商务活动。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电子商务下的任何一笔交易,同传统的交易活动一样,都包含各种“基本流”——商流(商品本身所有权的转移过程);货币流(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物流(商品实体的时间和空间转移过程);信息流(商品供求、价格、技术、质量、服务相关信息的交流过程)。
在网络化时代,商流、货币流、信息流,都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沟通,进行虚拟化的经济活动。
然而,最终的资源配置,还是需要通过商品的实体转移来实现的。
一些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虽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然而绝大多数的商品仍然需要通过专用的运输装卸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装卸机械等)来完成实体的位移。
1.2 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观念和运作模式,为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创新的、更具竞争优势的物流系统奠定了基础。
物流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最终将会是电子商务改变物流,而物流体系的完善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1.2.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活动空间。
物流的各种职能和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送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
1.2.2 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
传统的物流活动以商流为中心,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物流的运作方式。
物流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实现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智能化和合理化。
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
依据网络全球化的特点,物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整体实时控制。
1.2.3 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首先,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组织和管理。
电子商务要求物流企业从社会的角度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其次,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
在传统经济活动中,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依靠本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物流费用等方式进行。
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竞争内容虽然依然存在,但有效性大大降低了。
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流动,单个企业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相互联合起来,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在相互协同实现物流高效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前提下,相互竞争。
1.2.4 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拙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电子商务全球化,要求物流业改善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技术,同时没有一个有效、合理的、畅通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管理,才能确保物流的畅通进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1.2.5 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要求物流管理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也要具有较丰富的电子商务知识,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有效地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2 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物流在现代商品的流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物流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本质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
准确地理解物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物流的本质,深入了解物流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物流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物流观念和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些影响需要积极寻找对策进行应对。
2.1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0 多年来,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本文主要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规模、物流效率、物流管理体制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1.1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各种运输工具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很大提高,以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各类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
2.1.2 物流规模比较小物流规模是从量的角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物流活动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作业量。
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2003年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2.1.3 物流效率水平比较低物流效率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来衡量。
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物流效率水平比较低。
例如城市内运输由于道路面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适应,车辆运输速度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城市物流效率;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反映已超过40%。
2.1.4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
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2.1.5 物流系统之间协调性差已经形成的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由于管理目的、手段不同,二者不能有效结合和协调发展,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物流业目前发展状况可谓喜忧参半,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适应的解决策略。
2.2 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有长期的物流市场管理经验和一套完善的法制管理体系,所以其物流业能够始终走在世界最前沿。
了解他们的物流业发展新趋势,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2.2.1 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形成规模国外专业物流企业是伴随制造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的。
由于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精致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
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共同配送则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探索优化出来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采取较为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
2.2.2 高新技术不断应用目前,发达国家已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
其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2.3 电子物流快速兴起电子物流与快递业务强劲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而且可以在线跟踪发出货物的走向。
电子物流还带动了快递业务的强劲发展。
可以说,电子物流已成为新世纪国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2.2.4 绿色物流成亮点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此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二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发达国家政府还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系统3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3.1 物流业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需要从整个物流行业看,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配送中心的发展刚刚起步,规模小而分散,相互间配合协作性差;附属于企业的物流业务部门不愿旧有利益的丧失,即使存在物流自营水平低、成本高、资源浪费现象,仍对第三方物流采取排斥的态度;一些大型集团企业的物流战略在基层组织中尚未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等。
从整个区域看,全国性综合物流系统尚未建立,目前只有深圳、上海几个大城市开展物流规划研究,区域物流规划远未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