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认识的教案

圆的认识的教案

圆的认识一、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入新课师:开学以来,咱们一直和百分数打交道。

今天咱们一起来研究圆。

板书:圆对于圆,大家熟悉吗?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判断表达的严谨性师:看来生活中,圆随处可见。

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二、学习新课1、检查预习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部分知识,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板书:圆心半径直径……(老师帮你把收获先记录下来)看来大家预习的确收获不少,同学们良好的预习习惯很值得学习。

圆的半径、直径你们是不是真的会找?课件出示: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

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找出直径、半径,并说明理由师:那什么叫做直径、什么叫做半径呢?学生回答时,注意强调要点2、在画圆中认识圆教师:通过刚才的回答,发现大家对直径和半径的概念理解的还可以,但是知道到了半径和直径,还不能算真正认识了圆,既然要进一步认识圆,咱们是不是得先画一个圆。

会画吗?(1)认识圆规你打算怎么来画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规?(可能会讲组成和使用方法)为了方便表达,集体统一名称:手柄针脚笔脚(2)初次画圆,明确画圆的注意事项师:刚才我们xx向我们介绍了圆规及使用方法,可以画了吗?请在白纸上任意画出一个圆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画圆,后交流汇报)。

师:画完了吗?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一好、一差的)a.先展示不规范的:引导学生评价,:画得怎么样,谁能友情提示一下,他画的问题出在哪?生1:画圆的时候针尖的中心点不能变。

师:就是针尖那一只脚的位置不能变是吗?生1:是的。

师:变了会怎样?生1:针尖的位置变了就画不成圆了。

生2:角度也不能变。

师:什么是角度,在哪里?生2:就是圆规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

师:大家的建议你接受吗?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实际上就是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也就是半径不能变b.在展示画的好的师:看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你能不能向大家传授一下用圆规画圆的经验好不好?你能把你的画圆步骤说一说吗?生3:先把圆规两脚分开适当的距离,再把带有针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最后把带有铅笔芯的一端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了。

师:说的非常好,很有条理。

听明白了吗?他是分几步完成的?哪三步?学生重复,教师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师引导:定点实际就是定圆心;定长实际就是定半径(画箭头)旋转一周根据大家总结的画圆的方法,咱们一起来画一个圆,你们说,我来画,先……边画边讲同时用字母标注(3)再次画圆,自悟特征师:下面请你也根据画圆的这三步,再画一个圆。

这次画老师有个要求:现在画的圆要和刚才画的圆大小不一样。

(学生操作)师:画完的同学,请你仔细观察刚才画的两个圆,这两个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大小不一样。

师:很奇怪,同样都是用圆规画圆,为什么两次画出的圆大小不一样?生1:我觉得是圆规的角度不一样。

生2:我认为是圆规两个脚的距离不一样。

师:由于圆规两脚的距离不一样,造成了圆的大小不一样。

(板书:大小,也就是半径不一样,半径不一样,圆的大小就不同。

所以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板书师:你还发现这两个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圆心变了(中心点变了)。

师:圆心变了也就是中心点变了,导致什么变了?生:圆的位置变了,第一个圆在本子的右边,第二个圆在本子的左边。

师:为什么同样都是用圆规画圆,这两个圆的位置就不一样了呢?生:因为那个针尖决定圆的位置。

(板书:位置)师:也就是圆心决定着圆的位置(板书)师:其实圆规与所画的圆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怎样的联系呢?请看屏幕。

(出示)圆规的针脚确定圆的位置,圆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确定圆的大小圆心、半径和直径都是圆的要素。

请在圆中标上圆心和半径、直径(4)、三次画圆,深化半径、直径的概念师:刚才咱们画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圆,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全班的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呢?谁有办法?生:可以规定一个圆的半径,就是圆规一头和另一头之间的距离。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

你能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咱们就统一把他定为3厘米好吗?怎么定半径是3厘米?定完后,同样把这个圆画出来同桌互相一看你们画的这个圆大小怎么样?生:差不多师刚才大家统一了半径画出了圆,如果告诉你直径呢?(怎么引出直径)为什么?小结:通过刚才多次画圆,相信大家对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3、探究---验证师:关于半径、直径,你们已知道那么多规律,你们有没有动手证明过这些发现呀?(只有几个人举手)(关于规律如果开始没人说,再次可以引导,还想不想深入了解直、半径蕴含的其他规律)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去证明?(生齐答:想)你们手里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是我们的证明工具。

学生验证,教师给以适当提醒师:各个小组都进行了合理的验证。

“半径有无数条”哪个组来说明?生1:我把圆片对折,一直可以折下去,所以认为有无数条。

生2:我们是通过画半径来知道的,我们可以一直画下去师:你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呀,还有吗?生3:我不用画,也不用折,书本上说:“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叫半径”,圆上应该有无数个点,那么就有无数条半径。

师:你对半径的意义理解的非常透彻,欣赏你!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半径有无数条”是成立的!真了不起!关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你们怎么说明呢?生1:我用直尺量一量,发现“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生2:我用对折的办法发现,在对折时,两边可以重合(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圆片示范。

真为他的举动高兴!)生3:我这样想,既然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由此我觉得所有的半径应该相等的。

师:他的推理,大家理解吗?讲的很精彩,我们鼓励他。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我们同样也证明了它是成立的。

生3:老师,我不同意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我手中的两个圆片(一大一小),他们的半径会相同吗?师:同学们觉得呢?那到底该怎么说呢?生3:应该补上“在同一个圆里”教师及时板书。

师: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

还需不需要证明了?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不过也要注意它的前提是“在同一个圆里”师:除了验证了这些发现,你们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吗?生:我在折直径时发现,每一条直径都可以把圆形平均分成两半。

师:说的好,你的发现对以后的学习很有价值。

生2:我在画圆的时候发现,在一张纸上画圆时,圆越大,半径就越长,圆越小,半径就越短。

师:从这些可以说明,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

咱们来看第三条发现。

第三条发现很特别,只有几个字母d=2r, r=(1/2)d,请同学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生:d是直径,r是半径师:那你这个式子想说明什么问题?生:想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这个发现,你们是怎么得来的?生1:对折(量)(生演示)一条半径、两条半径加在一起就是一条直径师: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一条直径里面包含了几条半径?生:两条。

生2:我们小组是用画的办法。

就是先画一条直径,然后我们发现这条直径是通过圆心的。

(生表达不清)师:我演示,你看看是不是你要表达的意思。

这是一条直径,从圆心这看,是一条半径,往这看是一条半径,正好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点头了,说明是对的,所以下次站起来前,先把语言组织一下。

师:就这个观点,你还有什么补充。

生: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知道,2个半径是一个直径。

我现在纸上随意画一条直线,然后作中点,然后。

师:通过量也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师:不过就这条发现,王老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教师出示大小不等的2个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都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这条直径(纸片的圆的直径)是半径(黑板上的圆的半径)的2倍吗?是否还得加些什么?直径是半径的2倍,他的前提是什么?生:在同一个圆里。

师:是啊,如果不在同一个圆里,能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吗?行,请你上台把这个发现加上一个前提。

○4师:同学们瞧,刚才也许我们一开始的发现比较粗糙,经过咱们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你补充,我补充,就变得非常的完善了。

三、走向生活,丰富体验1、师:同学们,说起圆啊,这个图案同学们一定并不陌生,出示图片,这个你们认识吗?生:阴阳太极。

师:想不想知道这个阴阳太极是怎么画出来的啊?生:想师:(出示图片)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成的。

现在如果告诉我们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生讨论师:好了,谁先来,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响亮的说给大家听生:小圆的直径6厘米,小圆的半径3厘米,大圆的半径12厘米……师:看来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往往能获得更多有用的结论。

2、师:如果没有圆规,你能画圆吗?你准备怎么画圆?生1:把底部是圆形的水杯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来。

生2:先找出中心点,然后用尺子连接相同的距离。

生3:用两枝铅笔,一枝固定不动做圆心,另一枝画圆。

生4:用量角器画,先画一半,再反过来画出另一半。

……师:大家真的很有想象力,有些办法非常非常有数学价值,有些办法非常非常有生活价值。

四、欣赏提升师: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起来见证圆的魅力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