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2019·重庆模拟) 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梁启超认为()A . 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B . 宗法制度影响至今C . 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D . 宗族比国家更重要2. (2分) (2016高二下·衡阳期中) 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 刀耕火种B . 石器锄耕C . 铁犁牛耕D . 小农经济3. (2分)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 . 战国B . 秦C . 西汉D . 东汉4.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 体现三省分权制B .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5.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唐朝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突出特点是()A . 白瓷烧制技术取得突破B . 形成了南青北白制瓷格局C .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D . 出现闻名中外的珐琅彩瓷6. (2分)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
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 .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 .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 .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 . 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7.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徐渭,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文人画的杰出代表。
如图为其代表作《墨葡萄图》,该作品不能体现:()A . 走笔如飞,注重泼墨写意B . 意境深远,特别讲究布局C . 构图奇特,强调表现个性D . 不求形似,体现画中有诗8.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货币制度,统一发行称为法币的纸币,这一举措()A .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 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C . 制止了白银外流D . 为抗日战争作了充分的金融准备9. (2分) (2019高一上·高邮期中) 近代中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列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府。
”文中的空缺处应填()A . 宁波B . 广州C . 杭州D . 福州10.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 . 1896年《时务报》的创办B . 1905年《民报》的创办C . 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D . 1915《青年杂志》的创办11. (2分) (2016高三上·浙江模拟)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部分形势示意图,下列观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该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最为深远()A . 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开始创建B . 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得以纠正C . 土地革命在湘赣地区取得了初步胜利D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已发生重大转折12. (2分)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中国守军在台儿庄的总指挥是()A . 叶挺B . 彭德怀C . 张学良D . 李宗仁13.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A . 太平天国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五四运动14. (2分) (2018高三上·辽源期中)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一边倒C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 “另起炉灶”15. (2分) (2020高一下·黑龙江月考)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
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 农业合作化运动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 大跃进运动16. (2分) (2020高二下·衢州期末)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公元前8世纪时为祭祀雅典娜而修建B . 几乎所有希腊城邦都信奉该神庙的神谕C . 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D . 精致华美的雕刻装饰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17. (2分) (2020高一下·应县月考) 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主要有:()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D . ②③④18. (2分)阅读并分析右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 .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B . 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C . 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D . 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19. (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A . 议会B . 三级会议C . 教会D . 大陆会议20. (2分) (2017高一上·西宁月考) 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代表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一议案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应该来自()A . 大州B . 小州C . 南方D . 北方21. (2分) (2017高三上·怀化期末) 亚当·斯密说:“就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论,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每个人都比任何政治家更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利益”。
材料反映的思想()A . 盛行于新航路开辟时期B . 与启蒙思想相呼应C . 促进了商业革命的发生D . 体现了人民主权说22. (2分)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
作者意在强调()B . 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 . 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 . 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23. (2分) (2018高二下·桂林期中)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
此“人”及其“著述”是()A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 .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C .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 .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24. (2分) (2019高一下·仙桃月考)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 . 十月革命B . 二战爆发C . 美苏冷战D . 苏联解体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25. (10分) (2020高二下·芮城月考)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
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材料四: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市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
5月5日,北京市各大专学校总罢课。
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
1919年6月3日,北京市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市学生的爱国运动。
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
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