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硫酸钡
英文别名:Barium sulfate ,Artificial heavy spar ,Blanc fixe ,Barium sulfate precipitated ,Synthetic barytes ,Terraponderosa ,Permanent white
CAS号 7727-43-7
EINECS号 231-784-4
化学式
BaSO4
相对分子质量
233.39
性状
白色重质细微粉末。
无臭。
无味。
1600℃以上分解。
溶于热浓硫酸,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稀酸。
重晶石为天然的硫酸钡,人工合成者由硫酸钠与钡盐溶液共同作用而得。
相对密度4.25~4.5。
沸点1149℃。
储存
密封保存。
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
测定土壤硝态氮。
用于照相纸,人造象牙制造。
橡胶填充剂。
炼铜熔剂。
鉴定特征
板状晶体,硬度小,近直角相交的完全解理,密度大,遇盐酸不起泡,并以此与相似的方解石相区别。
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硫酸钡(BaSO4)
外观性状:无色斜方晶系晶体或白色无定型粉末。
干燥时易结块。
相对密度:4.50(15℃)。
熔点:1580℃。
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酸。
溶于热浓硫酸中。
20°C时溶解度为2.4×10^-4g,25°C时Ksp为1.1×10^-10[1]。
[2][3]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应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控制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ACGIH 10mg/m3
TLVWN: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稳定性
稳定性:不溶于水、有机溶剂、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禁配物:磷、铝。
反应活性
600℃时用碳可还原成硫化钡。
[2]
包装运输
UN编号:1564
包装类别:Z01
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乳胶或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50kg。
贮存于干燥的库房中。
作白色颜料时,不可与有色物品共贮混运,以防沾染颜色,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2][4]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在医学上可用于消化道的检查的,即钡餐。
因为它不溶于水和脂质,所以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毒性。
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其原理为X线检查时,由于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所以显示出黑白的自然层次对比。
但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尤其是腹部,因为内部好几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大体相似,必须导入对人体无害的造影剂(如医用硫酸钡),人为地提高显示对比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
这种检查方法临床上叫做X线造影检查。
[
医学应用
作用分类
诊断用药物\影像诊断用药。
[6][7]
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适当剂量硫酸钡剂可立即使上消化道显影(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经肛门注入足够量以后可使结肠显影。
检查完毕,口服钡剂不被胃肠道吸收而在24小时以后从肛门排出。
灌入结肠的钡剂在检查结束后也可全部从肛门排出。
2.排空正常人口服硫酸钡剂一般在24小时内排出体外。
少数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者,钡剂可停留在结肠内较长时间。
钡剂灌肠后可立即排出体外。
[6]
用法用量
1.用法
⑴食管造影①常现食管造影:口服适当硫酸钡剂可观察食管外形、大小、位置、扩张性及蠕动波情况,籍以诊断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
用透视结合系列快速点片进行记录。
②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口服高浓度,低粘度硫酸钡剂15-60ml(成人剂量);同时咽下大量气体,然后进行透视及连续点片摄影。
⑵胃及十二指肠造影①常规造影:空腹口服中等粘度硫酸钡剂造影剂250ml,透视下观察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形状、大小、位置、轮廓、柔软度及蠕动波。
同时用常规位置进行点片摄影,用以诊断胃及十二指肠功能及器质性病变。
②胃及十二指
肠低张双对比造影:空腹服下高浓度,低粘度硫酸钡剂250ml并口服发泡剂产生300-500ml空气;再注射低张药物。
用此法目的可使胃粘膜表面显影,以诊断微细病变(如早期胃癌)。
⑶小肠造影经十二指肠管向小肠注入稀钡剂800-1500ml。
如欲做双对比小肠造影,再经肠管注入气体或0.5%甲基纤维素液1000ml。
在透视下进行点片摄影。
⑷结肠造影先对病人进行结肠清洁;经胆管注入稀钡剂1500ml左右,在透视下进行点片摄影。
如欲进行双对比造影,经肛管注入较高粘度硫酸钡剂300-600ml;然后再经肛管注入空气1000-2000ml空气并注射低张药物。
透视并点片摄影。
[6] 2.用量
⑴常规食管造影:60%-150%w/v(40%-75%w/w)10-60ml。
⑵双对比食管造影:60%-250%w/v(40%-85%w/w)15-60ml。
⑶胃及十二指肠造影常规造影:40%-120%w/v(30%-60%w/w)250ml。
双对比造影:250%w/v(80%-85%w/w)200-250ml。
⑷小肠造影常规造影:24%-50%w/v(20%-35%w/w)约800-1500ml。
双对比造影:85%w/v(50%w/w)150-400ml。
⑸结肠造影常规造影:17%-40%w/v(15%-30%w/w)1.5-2.0L。
双对比造影:85%-120%w/v(50%-65%w/w)350-600ml。
[6]
不良反应
可因硫酸钡在肠道内干结而发生肠梗阻。
如不慎误从气管吸入硫酸钡剂进入肺内可发生肺间质肉芽肿。
对小儿,结肠患有严重炎症、溃疡、寄生虫病、肿瘤或最近曾作过结肠活检者,硫酸钡剂灌肠可引起肠穿孔。
如有大量硫酸钡剂溢入腹膜腔可产生小肠坏死。
钡剂灌肠还可引起心电图改变。
注意事项
1.对胃幽门、小肠及结肠有狭窄性病变的检查应特别注意,以防止梗阻的发生。
在检查以后应多进水分防止硫酸钡在肠内干结成块。
2.对有食管-气管瘘病者检查食管时应注意避免硫酸钡剂经瘘管进入肺内。
一旦发生应立刻停止检查,以防更多钡剂进入肺内。
3.对怀疑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憩室症患者进行钡剂灌肠时应注意结肠发生穿孔的可能。
灌注时不宜过度加压。
4.做过结肠活体病理检查后1-2周方可进行钡剂灌肠造影,以免发生结肠穿孔。
5.对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在停止出血后24小时方可进行钡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