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钡项目环评报告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目录附件:1、来凤县宏发钡盐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现场照片;3、关于《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标准的请示的复函》(来凤县环保局);4、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来凤县环境监测站);5、煤质化验单;6、钡渣、煤渣供货合同7、公示及典型公众参与调查表;8、其他相关附件。
附图:附图1 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3 环境空气、声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附图4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第一章总则项目由来湖北来凤县地处武陵山中脉,位干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乡处.具有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水电资源。
其中:县境内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蕴藏着丰富的重晶石资源,经初步探明D+E级储量有450万吨,最高品位达到%,其矿层厚、分布集中,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优势,煤炭、水、电、交通条件也比较好,具有发展功能粉体添加剂生产的独特优势。
不过该区域内的重晶石常与其他矿种伴生,品位复杂。
重晶石中杂矿含量超过5%便会给粗钡烧制带来困难,使工业化下游产品不能连续生产和开发。
硫酸钡具有化学惰性强、稳定性好、耐酸碱、硬度适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线,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环保功能的基础化工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化工、建材等行业,主要用于涂料的填充剂。
自2000年以来,在国内基础工业和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的拉动下,硫酸钡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来凤县把发展重晶石深加工列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湖北来风宏发钡盐有限责任公司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优势,对原有10000t/a硫化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原产硫化钡进行深加工,采用芒硝——黑灰法(即重晶石与煤粉还原焙烧后,再与硫酸钠反应),制备纯度大于98%的沉淀硫酸钡,达到年产3万吨沉淀硫酸钡、副产万吨硫化钠的生产能力,从而对产业链进行延伸,提高了重晶石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项目已于2010年3月动工建设,2011年2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开工建设时未办理环评手续,来凤县环保局及恩施州环保局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罚,并责成企业必须尽快补办环评手续,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因此,来凤县宏发钡盐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3月委托南充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为其“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补充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接受委托后,我院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委托来凤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
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法规、导则编制出《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
编制目的与指导思想1.2.1 评价工作原则(1)遵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国家环保政策。
(2)在确保环评报告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缩短工作周期。
(3)在处置工艺中贯彻清洁生产的原则。
1.2.2 编制目的为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使项目的建设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针对本项目的特征,结合项目周边环境深入分析项目营运期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建设项目特点,本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主要为:(1)通过对建设项目地点及周围环境的综合调查,了解和掌握该区域环境污染现状及环境背景状况。
阐明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空气、水及声环境等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
(2)根据该工厂的环境污染特点,认真做好工程分析,弄清工程污染物排放点、排放量和排放情况等排污特征。
(3)根据“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原则,结合项目周边环境深入分析项目营运期的各污染环节并提出和论证其治理措施,并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
(4)以详细的工程分析为基础,通过选用适当的预测模式,预测和评价工程投产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5)通过详细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本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
(6)通过公众调查,反映项目所在区域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及要求。
(7)对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提出具体要求。
(8)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项目的环境保护防治措施设计、项目建设及工厂运行后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3 指导思想本次评价的指导思想以工程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为基础,以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突出建设项目特征为重点,以保护项目区环境质量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充分进行类比调查研究,坚持用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予以合理论证,做到工程措施实用可行,为决策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下阶段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编制依据1.3.1 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2号,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2008年2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77号,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2004年12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号,2004年8月28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9.《湖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12月2日,湖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1.3.2 有关规章、规定、文件和政策1. 《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4.《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环发[2000]1号)1.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导则、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96)、《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3.4 项目有关资料和文件1、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来凤县宏发钡盐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恩施州环科所《来凤县宏发钡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一万吨硫化钡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3、《关于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标准的复函》(来凤县环境保护局)。
4、《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来凤县环境监测站)。
5、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6、委托提供的其他资料。
评价标准根据来凤县环保局《关于3万吨/年涂料及材料功能粉体添加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标准的复函》,拟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1.4.1 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项目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水环境附近1km内无地表水体。
3、声环境项目位于乡村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本项目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详见表。
表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一览表1、废气排放标准回转焙烧窑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限值,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
2、废水排放标准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生活污水施肥,废水不外排。
3、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具体数值见表。
表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1.5.1 评价的主要特点评价工作将以工程分析为中心,分析工艺过程及排污特征,算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出防治污染及环境风险的具体措施,反馈于工程设计中,从而为工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5.2 重点解决环境的问题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重点解决生产工艺废气的治理和机械噪声的防治。
1.5.3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筛选评价因子筛选主要是从各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要素中筛选和污染影响关联程度大的污染因子作为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筛选采用矩阵法,评价因子筛选见下表:受,级别3表示中等影响,级别4表示较大影响,级别5表示有严重影响;表中的影响为治理后的排污影响程度。
根据上表污染因子识别及筛选结果,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分析因子如下:(1)空气主要分析因子为烟尘和SO 2; (2)噪声分析等效A 声级;(3)固体废物分析因子为钡渣、煤渣和生活垃圾。
评价等级、范围及时段1.6.1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确定本评价工作的级别和范围如下:(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大气评价级别按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等级来确定。
该厂区处于非环境空气敏感区,周围地势平坦、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根据该项目的工程分析,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回转焙烧窑、流化床锅炉产生的烟气。
在粗钡制取工段,将破碎后的重晶石与碎煤按比例混合后加入回转焙烧窑进行还原反应制取粗硫化钡,焙烧过程产生大量烟气,烟尘排放浓度为119mg/m3,SO排2放浓度为m3。
本项目生产所需热蒸汽由一台25t/h的燃煤锅炉(热电联产,采用循排放浓度为m3。
经计算,正常环流化床锅炉)提供,烟尘排放浓度为98mg/m3,SO2情况下:①对于焙烧炉废气,计算得焙烧炉排放的SO最大落地浓度为μg/m3,落地2距离为547m;烟尘最大落地浓度为μg/m3,落地距离为54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