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图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图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图书篇一: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能力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能力基础知识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公文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历代政权的性质,也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及其对公文在行使政治权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公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文书工作具有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

三、“文书”、“文件”、“公文”这三个概念,在机关的日常活动中是基本一致的。

四、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五、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领导和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文联系作用。

(5)凭证记载作用。

六、公文的分类: (1)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 (1)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

(2)从文件的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

(3)从文件的发送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主送件、抄送件和批转件、转发件。

(4)从文件的处理要求来划分,可分为急件和平件。

急件又可可分为需办文件(办件)和参阅文件(阅件)等。

第二章公文写作一、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

在机关起草的实践中,起草公文的任务可以由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承担,这主要取决于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二、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的效用问题。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三、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 (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 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

(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五、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1)明确发文主旨。

(2)收集有关材料。

(3)拟出写作提纲。

(4)认真起草正文。

(5)反复检查修改。

六、公文写作人员的素质修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政治素质好。

(2)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3)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

(4)有较宽的知识面。

(5)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七、公文写作人员加强修养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2)博览群书,增长知识。

(3)深入实践,勤学苦练。

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一、公文的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

公文之所以要有一定的体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正确性与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并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方便。

建国以来,为了摆脱旧的公文体式的影响,党和国家曾对公文体式作过多次规定和改革,从而使公文成为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与管理的有力工具。

二、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的效用问题。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三、公文的文体是指在公文写作中运用语言陈述事情、说明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特点,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

公文属应用文体,它除具有应用文体的一般特点外,在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上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是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

四、一份完整的公文由一些规定的数据项目构成,这些数据项目就是公文的构成要素,或称公文的组成部分。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结构的诸要素分为指定项目和选定项目。

篇二: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党政机关公文写作XX年8月同志们,今天很荣幸能有一个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

下面,我结合这些年的一些体会, 以下五个方面,跟大家探讨一下党政机关公文方面知识。

? 一是:机关公文的定义和特点? 二是:机关公文的格式标准? 三是:机关公文的语言? 四是:机关公文的写作要点? 五是:机关公文写作要注意的10个方面一、机关公文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公文,顾名思义,即公务文书。

自古以来定义甚多,取其共识,公文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事所用之文。

?公?字泛指一切公共事物,严格的讲是指党和国家机关的事物。

?文?字是指按一定程序表达的书面文字。

广义的公文指称范围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种文件、电报、报表、会议文件、调查资料、记录、登记表册等。

狭义的公文指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在领导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施政方面表达意志、传达策令的文字工具和手段。

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二)种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XX年颁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也于XX年10月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党政机关公文共15种,分别为:1、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4、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5、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6、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9、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10、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1、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2、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3、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4、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5、纪要。

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特点公文与图书、情报、资料等有明显的区别,它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有规范的体式,履行法定的程序。

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公文主要用于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事务。

是为领导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的,是决策的载体,上呈下达的纽带,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密切相关,体现了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

2、具有法定的权威。

党政机关发布的公文,代表政府部门职权和意图,因而,它有行政领导、行政指挥的权威。

3、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公文一般都是针对正在办或将要办的事情,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发的,因此,时效性很强。

4、具有特定体式。

公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的文章体例,他通常以说明性表达方式为主,以叙述议论的表达方法为辅。

具有统一规定的文种和格式。

5、特定的作者和特定的读者。

公文的作者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如:主席令是以主席的名义作为公文的作者,而不是以拟文人的身份出现。

公文的读者范围也是特定的,在公文格式上有专门规定,即“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和“传达(阅读)范围”。

(四)作用党政机关公文作用概括起来可以有四个方面。

1、领导和指导作用。

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领导和指导的重要工具,要求下级机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

2、宣传和教育作用。

党政机关制发的许多重要公文,在作出工作部署,提出贯彻要求的同时,往往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阐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一些公文,如表彰性或批评性的通告,本来就是为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而制发的,其宣传教育作用更为突出。

3、联系和沟通作用。

各党政机关、单位、团体通过制发公文联系和商洽工作,传递和反馈信息,介绍和交流经验,在纵向、横向的联系和沟通中,上情得以下达,下情得以上达,思想认识得以统一,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而有序地开展。

4、依据和凭证作用。

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决议、决定、批复、通知),是下级机关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凭证;下级机关制发的公文(报告、请示、意见),是上级机关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依据和凭证;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制发的公文(函),是彼此之间交流情况、商洽工作的依据和凭证。

二、机关公文的格式标准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共包含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中的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18个要素。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下面,我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谈谈公文的格式和相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