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习题
一、选择题
1、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
2、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是蛋白质⑤环状RNA分子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3、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
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
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4、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5、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
6、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基因存在于()
A、核区
B、线粒体
C、质粒
D、核糖体
7、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8、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10、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
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了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二、非选择题
11、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
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植株内并成功实现表达。
由于棉铃虫吃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请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应用了新技术,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性。
(2)在培养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过程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基因的针线是,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3)将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的操作步骤是①
②
③
④
(4)“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5)该科技成果在环保上的重要作用是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C
7、C
8、B
9、B 10、B
11、
(1)基因工程 多样性(2)限制性内切酶 DNA 连接酶 运载体
(3)①提取目的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 ②将目的基因(毒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植株
④目的基因的监测和表达 (4)抗虫基因−−→−转录RNA −−→−翻译毒蛋白
(5)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