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姓氏文化内涵盛安生内容摘要:易经是上古文化奇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巨大的智慧能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中华文化的源泉;是解释宇宙和人类奥秘的钥匙;易经是姓氏文化的理论基础。
“姓”产生于“母系社会”,是“老祖母”发明创造的,姓是祖先用来圈定母系血缘关系的一个标记。
“姓”的内涵是“亲人要团结”。
伏羲氏的伟大,不仅一画开天辟地,创立了八卦,而且在此理论基础上正姓氏,开辟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先河。
从《易经》八卦的含义而言,每个人的姓名都是一个卦象。
姓氏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关键词:伏羲易经姓氏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民族领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
伏羲一画开辟天地,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创始了中国的远古文明;循天道大律,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正姓氏,创造了东方文化的历史先河。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周易》、《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
”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二是表现在民族血缘的凝聚上。
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
《路史》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
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而各个部族间相互通婚混血,则奠定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血脉基础。
姓氏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一、伏羲创立八卦在东方文化中,最美、最神秘的图案是阴阳八卦图。
阴阳八卦图是伏羲用来诠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抽象符号,是东方美学的象征;是开启人类生命密码的钥匙,蕴含着许多的奇妙玄机;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蕴涵着巨大的智慧能量;是宇宙万物不断地运化模式,人们认为阴阳八卦图是最吉祥的图案。
《周易·系辞》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其意味深长。
《太平御览》中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以“—”为阳,以“- -”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
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
卜,测度之意。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爻有阴阳两类。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
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
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故称地理。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高度概括了自然万物的基本元素和运化规律,成为人类认识宇宙和人类的符号系统。
我们常见的阴阳八卦图,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
最初伏羲创制此图,并没有取名八卦图。
据《简易经》里记载:“人献河洛,问何物,昊曰天书。
简易成形,河落成象,尽自然之道,规四时八节,矩正隅八方,体简易,用河洛,事物不紊,自行简易,自履河洛。
昊画简易图,雌雄鱼居中合体,画符居外而八。
鱼即水族,符则简易,地之物出于水族,以简易而化之。
事有八种,物有八类,事事有三,物物有三。
二十四画,简易各半,三合而八,一一三层,层层又八。
九数合之,玄机万千。
”据此可以说,八卦图的前名是简易图。
八卦图中间是阴阳鱼(也有人成为凤凰双飞图),人们理解为太极图。
雌雄鱼居中合体,说明是阴阳八卦图中是阴阳鱼。
“画符居外而八”和“事有八种,物有八类,事事有三,物物有三。
二十四画,简易各半,三合而八,一一三层,层层又八。
”正是阴阳八卦图的八卦。
阴阳八卦图就是八种或说是八类八个单位,每一级是三画组成。
八卦画符共是24个阴阳符,阴阳符画各12即各一半。
八卦图的整体,卦符分为三层,一一三层,就是哪一卦都是三层。
层层又八,就是每一层都是八个阴阳符。
现在人们称的阴阳符,在伏羲时代,“简易各半”现在是阴阳各半,说明现在称阴阳符,那时称为简易符。
按照大科学家钱学森的观点,越是科学的东西,越是简单。
因为科学就是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易经》八卦高度概括了宇宙万物生成和运化的基本规律,代表着东方文化哲学思维的基本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伏羲八卦(又称为先天八卦)是运化发展多变的动态符号系统,演绎和揭示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生成,发展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伏羲八卦图奠定了易经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论及八卦图的著作,除《周易》外,还有《连山》、《归藏》,可惜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因此《周易》八卦图没有了参照物,古人或者后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图时,只能根据不全面的资料以及八卦图阴阳爻的组合变化规律来猜测、揣摩八卦图阴阳变化的文化内涵,对《周易》八卦图的成因缺乏实质性有说服力的证明。
图腾崇拜是人类远古原始社会广泛的文化共生现象,《易经》八卦图也是图腾崇拜文化的一个部分。
伏羲八卦图的组合排列,八卦图腾的属性也确实能够在自然形态结构中反映出来,表现出对应的关系。
《易经》八卦图是一个包含着中华先进文明体系的数据库,八卦图的排列组合是依照自然形态作为基础。
我们如果能够找到开启的钥匙和方法,并且为科学所证实的话,将使人类进步出现更大的飞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伏羲正姓氏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姓”与“氏”是两个概念,“姓”是指母祖,也泛指祖宗。
而“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
中国易经协会常务副会长彭永强先生系统地论述了姓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姓”是老祖母发明的,这个伟大的发明中华民族一直沿用到今天。
可以说,姓的内涵就是五个字:“亲人要团结”,姓作为人类的生命符号,是用血汇聚而成的,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易经》里道出了姓氏的起源。
《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德就是生育和繁殖。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又说:“生生之谓易”。
而“仁”即是生机之所在。
所以仁与爱同出而异名,在人的元性中,生是人类最根本的道德。
在易经的“坤”卦中,早就指出:“坤”卦属阴、属母、属大地。
“坤卦”的卦德是“厚德载物”,它是一个贤良淑德的母性形象。
故从这个“易理”而言,孩子依恋母亲亦是符合宇宙阴阳法则的,故此孩子认同母亲亦是一种“道德”、“伦常”的心态体现,这种心态是“顺其自然”的心态,是符合宇宙规律的。
这正是人类乐意归依母亲血缘的必由之路。
中国“母系”社会的“母亲”(现在可以称她为老祖母)并非一个而是很多个,这群“母亲”很聪明,为了圈定自己血缘的子孙和“再子孙”(即宗族),从而发明了“姓”这个工具,作为用来辨别血缘生命的社会性标记。
根据历史的记载。
“姓”这个文化始於“母系社会”。
在远古时,没有文字,人们的姓是在生活交流过程中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古文字中,“姓氏”的“姓”,与“性命”的“性”二字是同音相假,是同一个字,只是写法不同。
所以“姓氏”的“姓”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一边是“女”一边是“生”,又写作,一边是“自”,一边是“生”。
以古代“姓”称为例,不少“姓”的文字结构都带“女”字旁。
如:姬、姜、姒、妫、嬴等姓为例。
综观其它的“姓”,并无带“男”字旁。
姓氏文化实质上就是“老祖母”潜意识的反映。
从生理意义上讲,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已经在潜意识上归依了母亲。
人的诞生都是出自娘胎。
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了十个月,人是靠母亲体能的供养才能转化为人,人一旦出生之后,又在母亲的怀抱中吸食母乳,长时间地依偎着母亲才能慢慢长大。
所以,在母子之间,母女之间都有一种自然的感情默许。
这种感情可以称之为“母爱”。
这是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生理基础。
从社会活动的意义而言,姓产生于“母系社会”的发展阶段,“母权”很大,家庭与家族的大事都由“女家长”管理。
选择那个文字作为“老祖母”的“姓”,都是由“老祖母”自己选择决定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母亲不仅承担着生育子女的重任,而且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祖母利用姓建立起了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管理系统。
“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它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
我们在阅读历史时都会读到“炎帝列山氏,姜姓”“黄帝轩辕氏,姬姓”。
炎黄二帝的子民都是分属母系血缘组织起来的部落。
炎帝的母亲姓姜,父亲氏列山。
黄帝母亲姓姬,父亲氏轩辕。
“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可以说“标姓”属母,“标氏”属父。
伏羲正姓氏是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变革。
杨复竣先生在《伏羲正姓氏徵徵》一文中详细论证了伏羲正姓氏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男人的才智、体力充分发挥出来以后。
男子汉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故“母权制”就让位于“父权制”。
从太昊伏羲氏起始,人类进入了父系社会,相当于新石器中、晚期时代,具体说即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7000年至5000年左右。
从时代考究,太昊伏羲氏时代也是姓氏出现的时代。
伏羲用一张网,一幅八卦图,一条龙,打开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大门。
伏羲正姓氏的内涵是正人类本身,正人类秩序,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在伏羲时代,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创造了一个天地人合一的和谐生存环境。
所以,伏羲氏没有封姓,如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代皆袭伏羲之号。
这是一个中国古史的原始畜牧时代,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这是一个“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大同社会。
伏羲“正姓氏”中的“正姓”,从管理的意义上讲不仅改变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管理制度,即改变母权为父权,而且也改变了男女在氏族中活动的方式。
“正姓”实质上是正人的天性,废群婚、乱婚,正一夫一妻;“正氏”实质上是废男随女,摆正了男子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正男子,女随男。
在于改变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
罗泌在《路史·太昊纪上》记载:太昊伏羲“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俪,俪皮荐之以严其礼,示合姓之难,拼人情之不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