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一览表:2.2地下部分模板选型一览表:3.1劳动力组织及职责分工3.1.1管理人员安排工程室质量检查:钱爱明木工工长:董大国技术室技术主管:周杰技术交底:李刚内业资料:于志刚质量检查:与志刚模板工程材料室材料检验:詹仁明材料采购:杨继灵4.1.2技术交底:在正式施工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
对非常规的工序、新工艺、新技术和重点部位,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着重交待,把好关键部位的质量技术关;4.1.3岗前培训:工人上岗前,由技术人员和工长组织工人岗前培训,提高工人操作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4.2(臂长50米)塔吊施工,四台塔吊分别设于A、C公寓及还建办公楼旁边(详见主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其它小型工具及消耗材料如扳手、撬棍、滚筒、脱模剂、线锤、铁锤、卷尺、扁铲、海绵条、棉纱等由施工队自备。
4.3材料准备60及其他系列的组合钢模板预计用量11000 m2,碗扣架、钢管支撑合计690吨,以及各种模板配件均已与模板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届时随施工需要陆续进场。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施工流水段划分根据后浇带的位置将基础底板分成20个区进行施工,具体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分区图,模板施工时以轴线H为界限,南北分开由两个队伍同时进行施工。
每个施工队由两个模板班组同时作业进行流水施工。
5 碗扣架 楼板及梁模板支撑 立杆 m 25000 横杆 m 500006 U 托 墙体模板斜撑、楼板模板支撑 60cm 长 个 80007 钢管卡子 墙体模板横楞、斜撑钢管连接、外脚手架十字卡 只 180000 转卡 只 27000 连接卡 只 17000 8 3形卡 配合墙体穿墙螺杆 大号 个 80000 9 穿墙螺杆 墙体加固、梁加固 Ф14 m 3500 10 钩头螺栓 小钢模拼装 18cm 长 套 8000 11 止水拉片 小钢模拼装(外墙防水)50x50mm套 95000 12脱模剂水性模板涂刷T85.3模板设计5.3.1基础底板侧模及基础反梁侧模本工程为筏板基础,底板厚700/800mm ,反梁净高1800mm ;沉降及温度后浇带宽800mm 。
1、模板设计(1)底板外侧模用砖砌胎模,1:4水泥砂浆砌240厚砖墙。
砖墙上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光后,在其上做防水卷材,保护层采用1:2.5水泥砂浆。
地锚B底板及导墙小钢模防水保护墙900地锚钢筋竖向双钢管60系列钢模顶模撑止水带(1)、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并检查钢筋是否碍事。
(2)、根据梁边线立梁侧模。
(3)、检查模板拼缝,不符模数的个别窄缝塞55mm厚的窄木条。
(4)、横放通长钢管,间距60cm,用3形卡和螺母拧紧。
(5)、梁顶部用顶模撑顶紧梁模。
(6)、用钢管斜撑来调整梁模板的垂直度。
(7)、用短钢管锁紧模板上口。
(8)、自检,注意检查勾头螺栓是否拧紧。
清理现场,梁顶拉上通线,备好大卷尺报质检员和项目部验收。
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对加工制作的阴角并严格检查、验收。
(2)在夹木条的拼缝处必须有顶模撑。
(3)焊顶模撑时,拉通线保证顶模撑端头平齐。
(4)八字角模无法用对拉螺栓,只能用铁丝和顶撑保持位置,在上、中、下各加一道共3根拉撑。
5.3.2底板后浇带1、模板设计基础底板设了四条800mm宽沉降和温度后浇带,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采15cm。
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保证后浇带处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要求;(2) 、后浇带两侧分别加斜支撑。
5.3.3 地下墙体模板:a、本工程地下室内、外墙体模板选用60系列组合钢模板,墙体模板主要选用600mm宽钢模,辅以300、200、250、150、100mm等模数小钢模,模板竖排,相邻两模板间不错缝,配套1.5mm钢拉片使用。
外墙螺杆中间加焊50*50mm止水环(厚度为2mm),内外墙螺杆使用圆Ф12钢筋下脚料,在宽度小于10cm的缝隙处采用加工的小方木条填塞(木条与小钢模用螺栓连接)。
小钢模底部用方木顶紧,水平双钢管间距400 mm,竖向双钢管间距60mm,使用直径10墙螺栓(中间焊接60×60止水片)连接紧固。
墙体模板使用钢管、U托、花篮螺栓加固。
小钢模支撑见下图:斜撑自由长度大于时,用钢管连成整体基础反梁地锚间距止水片钢筋长与螺杆焊接水平双钢管间距钢管斜撑间距花篮螺栓钢丝绳间距穿墙螺杆通长方木U托竖向双钢管间距地下室墙体小钢模支设示意图b 、拉片:选用1.5mm 厚钢板,尺寸为50mm*90mm ;拉片钢筋采用圆Ф10钢筋,钢筋与拉片间焊缝长度35mm ,焊缝高度3mm ,双侧焊接。
外墙螺杆中间部位加焊50x50mm 的止水片。
2525303525303513.8外墙防水拉片加工详图25止水片13.82535302525止水片170(120)170(120)253035303525302535普通拉片加工详图50止水片7.925255013.8圆12钢筋170(120)170(120)2513.825353025圆12钢筋253035M max=qL2/8=11.6*0.62/8=0.52 KN*m,W=bh2/6=100*402/6=26.7*103mm3I= bh3/12=100*403/12=53.3*104mm4Ó= M max /W=0.52*106/26700=19.5N/mm2>f W=15 N/mm2不符合要求故选用80*40*4mm方钢作为次龙骨,I=(80*403-72*323)/12=23.0*104mm4W=(80*403-72*323)/6*40=11.5*103mm3Ó= M max /W=0.52*106/11500=45.2 N/mm2<f=215 N/mm2满足要求次龙骨挠度变形验算:ω=5ql4/384EImax=5*11.6*6004/384*2.06*105*23.0*104=0.41mm<L/500=1.2mm满足要求f、框架梁支设节点图如下:5.3.5顶板模板:a、顶板模板用15mm厚高强木胶合板,主龙骨采用早拆体系100*160mm方钢,间距900、1200mm,次龙骨用早拆体系100*80mm方钢,间距300mm,边龙骨采用早拆体系70*160mm钢管。
b、顶板支撑采用我公司专利开发的早拆体系。
其原理是利用早拆头布置成多个1500*1500mm开间的支撑点网,将原本的大跨度板受力分割成小于2m的开间受力,利用小跨度板混凝土拆模的强度要求(50%设计强度),从而达到龙骨和横杆早拆周转的目的。
主、次龙骨均为钢制龙骨,次龙骨间距300mm,主龙骨间距1500、1200mm。
当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去大部分顶板木胶板和支撑体系的主、次龙骨和横杆,只保留立杆作为顶板传力支撑点,d、铺放主次楞时,尽量利用木胶板的纵向强度。
铺木胶板前先将顶板套方。
木胶板之间“硬顶”,所有的板缝均不允许粘贴不干胶带和填塞海绵条。
e、顶板跨度≥4m时按照千分之一起拱(只是中间部分起拱,四周不起)。
木胶板模板直接拼缝,保证拼缝严密,板面平整、标高准确,木胶板与墙体“硬顶”。
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2KN/M2对楼板模板产生荷载=1.2*(1.5+10.8+0.5)+1.4*(1.0或2.5+2)=19.56KN/m2 (对支柱)或21.66 KN/m2 (对龙骨)②支柱验算:19.56*1.5*1.2=35.2KN<fAn=215*3.14(24.32-21.92)=74.8KN满足要求。
③次龙骨验算:线荷载q=21.66*0.3=6.5KN/mMmax=qL2/8=6.5*1.5*1.5/8=1.83 KN*mÓ= Mmax /W=1.83*106/23600=77.5N/mm2<f=215 N/mm2次龙骨挠度变形验算:ω=5ql4/384EImax=5*6.5*1500454=2.2mm<L/500=3.0mm满足要求。
④主龙骨验算:(主龙骨表面与次龙骨平齐,视为承受均布荷载,受力图入右)q=21.66*1.5=32.5KN/mMmax=32.5*0.9*0.9/8=3.3KN.mÓ= Mmax /W=3.3*106/42.35*103=77.7 N/mm2<f=215 N/mm2满足要求。
ωmax=5*32.5*9004/384*2.06*169.4*109=0.79mm <L/500=1.8mm140×140角钢可周转门洞口模板示意图450X100方木100×100木方100×100木方12mm 木胶板面板50×100木方44140×140角钢100×100角钢4可周转窗洞口模板示意图1-1剖面图100x100方木50x100方木墙厚12mm木胶板50×100方木444100×100角钢4140×140角钢可周转门洞口模板示意图12mm 木胶板面板100×100方木50×100方木50X100方木100× 100方木100×100角钢444470015厚多层板100*100方木8#槽钢50mm聚苯保温板700旧木胶板对拉螺栓梁柱接头模板剖面梁柱接头模板平面梁帮模柱箍槽钢柱箍两道柱15mm厚模板顶板模板梁帮木楞间距500mm 梁底木楞2.2砼浇完后,拉通线焊顶模撑。
顶模撑用14的螺纹钢。
2.3在柱子根部齐线贴5mm 厚自粘性海棉条。
3、柱模施工工艺流程3.1合模前将柱内部清理干净。
3.2将四片加工好的柱模板合模。
3.3在柱模根部、中部、上部用U 托和6钢丝绳调整柱下口位置和垂直度。
3.4清理现场,拉好通线,准备好大卷尺,报验。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1模撑必须拉通线焊接,通长误差不大于2毫米。
4.2浇注砼时必须另搭浇注平台。
不能和模板的支撑有任何联系。
5、柱模验算 1)、荷载设计值1.1砼侧压力 1.1.1砼侧压力标准值⎪⎭⎪⎬⎫⎪⎩⎪⎨⎧=H V t F c c γββγ2121022.0minF 1=0.22×24×6.67×1.0×1.15×11/2=40.5 KN/m 2F 2=24×3.5=84 KN/m 2取F 1=40.5 KN/m 2 1.1.2砼侧压力标准值 F a =F 1×1.2=48.6 KN/m 2 1.2倾倒砼产生水平荷载设计值 F b =4×1.4=5.6 KN/m 2 1.3荷载组合F ′= F a + F b =48.6+5.6=54.2 KN/m 2 F 〞= F 1=40.5 KN/m 22)、柱模板 2.1背楞木方验算2.1.1计算简图(柱箍间距600mm ,柱模板背楞木方间距300mm )化为线荷载: q 1=F ′×l=54.2×10-3×300=16.26 N/mm q 2=F 〞×l=40.5×10-3×300=12.15 N/mm 2.1.2抗弯强度验算mm N l q M ⋅⨯=⨯==522110317.7860026.1682225/17/39.41001006110317.7mm N mm N W M <=⨯⨯⨯==σ2.1.3挠度验算mm mm EIl q f 238.0100100121765038460015.12538453442<=⨯⨯⨯⨯⨯⨯==∴柱模板背楞木方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