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差异性问题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而金融自由化大大推动了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影响逐渐加深。
因此一国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而银行业在金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贷款结构也显得特别重要。
而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
信用风险通常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因缺乏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使银行面临的损失,强调是否违约,又可称违约风险。
而贷款结构安排是贷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贷款管理成败的关键,影响着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影响着银行的安全以及稳定。
合理安排贷款结构,是要求每笔贷款都应该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目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类型、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类型,以及贷款利率等。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贷款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
贷款行业相对集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一些基础设施行业所占贷款比重较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而小企业则下降。
本文旨在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差异性问题及优化研究--基于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分析。
主要从地区,行业和大中小企业等几个方面对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给出的数据看出各个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差异,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贷款结构。
通过比较分析,得到比较合理的贷款结构安排,减少不良贷款或者呆账的问题,有利于管理银行的信用风险,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贷风险,从而保护银行的资产安全,促进银行业甚至是金融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1)银行贷款变化对银行资产的影响第一,银行信贷膨胀,降低了资产质量迈克·加文(Michel Gavin)与里卡多·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1996)认为,金融自由化之后,由于借款人筹资渠道拓宽,贷款者不能充分掌握借款人的信息以区分稳健的借款人和高风险的借款人。
在此基础上,一旦宏观经济出现不稳定,贷款就非常容易变成坏账。
杰拉尔德·卡普里奥(Gerard Caprio)、贝里·威尔逊(Berry wilson)和安东尼·桑德斯(Anthony Saunders)提出,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部分原因在于金融压制时期长期积累能量的释放,同时,监管不力、激励缺乏也会使银行不能很好地识别风险。
第二,银行追逐高收益使风险增加卡洛斯·迪亚兹·亚历豪德罗(Carlos Diaz-Alejandro)认为,解除对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的行政约束后,各类客户均可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其客观效果是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是,贷款约束的解除、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为获取高回报而对高风险客户融资。
这对随后的风险管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贷款银行往往采取“粉饰性”的措施掩盖贷款质量的下滑,结果只能使银行问题更加严重。
银行的贷款将更加集中于资信差的借款人,银行冒险在高风险领域贷款和投机,为获取流动性不惜从外部拆入资金!虽然风险的增加可以通过资产多样化得到分散,但当整体经济发生波动(如经济萧条)时,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
2国内研究现状(1)贷款结构的安排及优化高桂珍、蔡泽祥、王树田(2003)认为,贷款结构是贷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其成败的关键。
合理安排贷款结构,是要求每笔贷款都应该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目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类型、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类型,以及贷款利率等。
然后对其进行切实地分析调查,保证其银行的贷款安全,降低信用风险。
张少华(2002)认为,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开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国有银行受到外资银行极大的冲击。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步伐,把信贷资源向重点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倾斜,实现资产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韩贵荣(2006)认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结构也应该进行调整和优化。
他应该随着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而做出及时的变动调整;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等六大竞争性行业的贷款业务可以转移给商业银行或者与他们合作;明确国家开发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执行新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保本盈利。
(2)贷款结构的差异性分析吴翔江(2005)认为,中国银行贷款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与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挂钩。
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贷款结构来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加大。
张月兰、王国明(2004)认为,我国银行信贷投放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
就贷款结构分析,来判断其投向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
而银行的贷款结构有明显的变化:贷款行业相对集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一些基础设施行业所占贷款比重较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而小企业则下降;贷款的方式有所优化,银行会尽量寻求贷款质量的保证,降低风险。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2008)研究发现,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占比继续下降,而且贷款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公司贷款增长总体趋缓,小企业的业务为商业银行所追逐,个人贷款呈跳跃式增长,贷款中长期化趋势继续加强。
汪宇瀚(2009)认为,商业银行竞争激烈,个人贷款业务是他们竞争的一个关键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中,住房类贷款所占比例最高,消费类贷款种类差异小。
针对这一情况,汪宇瀚认为应完善个人房产抵押分批贷款产品,和提高经营类贷款所占比重。
综上所述,对银行贷款结构的研究以前多是从贷款的类型、额度、偿还期限和偿还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上市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去看待银行贷款结构的问题的文献比较少。
本文在借鉴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针对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这个主体,来对其贷款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对他们的差异性及优化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
3.参考文献[1]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2] 汪宇瀚.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调整[J].商业时代,2009 (3)[3] 杨学友,孟霞.现代商业银行信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 江其务,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韩贵荣.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与贷款结构的优化[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6] 熊霞.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 (2)[7]张少华.国有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势在必行[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 (6)[8] 王志军.当代美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6 (10)[9] 李睿.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0] 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1] 张月兰,王国明.新疆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金融,2004 (11)[12] 高桂珍,蔡泽祥,王树田.论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安排与管理[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5)[13] Brecher,Richard and Carlos Diaz Alejandro.Tariffs,Foregn Capital,and Immiserizing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7)[14] Simon Kwan,RobertA .Eisenbeis.Bank Risk,Capticalization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rarch,1997 (12)[15] Hausmann,Ricardo and Michael Gavin .Securing stability and growth in a shock prone Regin:The policy challenge for Latin America[J].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1996 (1)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概述1.1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1.2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相关的政策、方向2十五家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分析2.1 地区结构的分析2.2 行业结构的分析2.3 企业结构的分析3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1从区域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2从行业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3从企业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4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优化策略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调研:我通过图书馆找到关于银行贷款方面的相关期刊和书籍;然后在学校图使馆数据网站上找到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还在银行官方网站上查找到相关的数据进度安排:第六学期第19-20周:联系指导老师,查找资料,初定选题;第七学期第1-5周:与指导老师讨论并完成选题;第七学期第6-8周:根据任务书准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9-13周: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开题报告定稿;第七学期第13-19周: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进行初稿写作;第七学期第20周:完成初稿并上传初稿;第八学期第3-6周:学生毕业实习和论文进一步修改;第八学期第7周:上交毕业论文定稿;第八学期第9-11周:学生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