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国外, 在发达国家,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形成各种不同的多功能建 筑结构体系和工厂化生产体系同步发展的趋势。随着机械化生产不断提升, 节约大量人力、材料、时间。结构材料也朝高强 、轻质、多功能方向发展, 如高性能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和发展;框架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通用化方 向发展。
(二)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依据: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 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 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 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可提供 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 而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 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 性能。
2.结构设计阶段: (1) 结构体系的合适选择; (2) 楼层和屋面的结构布置,和截面估算; (3) 框架的荷载计算; (4) 框架的内力计算; (5) 计算书的整理。
三、 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 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前期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资料,做
好设计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参考同类型设计的文字及图纸资料。学习有关的国 家法规及规范。
国内外研究意义: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能让建筑平面灵活布置,易满足不同的生产工艺 和使用性的要求,但同时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大, 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正常使用,楼层层数受到一定的 限制[3]。研究多层框架结构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 较好。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供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建筑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此阶段将拟定建筑方 案,确定建筑使用的材料及做法,确定建筑的总体形状及各种尺寸,绘出平、 立、剖、总平面图、详图、写出施工说明并列出门窗明细表。
结构设计部分包括计算确定荷载,同时进行荷载分析、内力计算,进行最 终结构图的绘制,结构计算采用部分手算部分电算。
成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以紧密联合体的形式去拓展市场,最大限度 地相互支持,共同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商务会所服务人群定位为商务人士,中小企业,艺术家和中等收入以上 有一定文化品位人群。那么根据此次的设计题目,以及结合任务书所给定的 各项条件,选择框架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切合实际。
我国多层框架结构发展主要表现有采用轻质高强结构的设计,发展新兴 先进的施工工艺,尤其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提高效益和经济。
水平位移进行限,这样在设计中要增大房屋的抗侧刚度。在框架结构的抗震 设计中,柱顶、柱底、梁端易出现裂缝。
[3]作为一座商务会所设计,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者必须深入实际,调 查研究,了解其所属位置地理、经济条件。而作为本课题中框架结构的商务 会所,必须整体设计、大门入口设计要体现大气的特征。设计要满足室内水、 电、暖、讯、消防、抗震等配套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察看相应的规范、标准 等。
毕业设计整理阶段完成对给定的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按学校毕业设计条 例及教研室实施细则整理毕业设计成果,做好毕业答辩准备工作。 研究的方法:
建筑设计研究方法:依据“经济、美观、功能、安全”的原则进行建筑的 平面布置、空间布置、立面造型设计,并同时严格按照各种建筑规范进行设计。
结构设计研究方法:依据“经济、安全”的原则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平面 布置。在整个结构计算过程采用电算(分层分析法和 D 值法)和手算(PKPM) 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相互检验以提高结构计算的精确度。
等。
(三)结构型式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可根
据场地情况选择浅基础或桩基础。
(四)建筑技术条件 1、气象条件
1)温度:最热月平均 30.1℃,最冷月平均 4.2℃,夏季极端最高 39.8℃, 冬季极端最低-5.5℃。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 73%。 3)气象条件:全年为偏南风,夏季为西南风,基本风压 W0=0.4kN/m2, 基 本雪压为 0.5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 B 类。 2、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概述: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地面标高海拔在 40.00~45.00m 之间。 2)自然地表 0.8 m 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 4m 厚砂质黏土,再下层为砾石 层。砂质黏土允许承载力特征值为 280kN/m2。砾石层允许承载力特征值为

手算标准层楼盖配筋图
1:20-100

现浇楼梯设计

其它根据需要表达的结构图
注:①表中“√”为必作内容,其余为选作内容;
②可利用 CAD 绘图,但不能采用软件自生成设计成果(包括结构力学求解器和 pkpm
等结构计算软件)。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建筑设计阶段: (1) 建筑面积规划; (2) 商务会所各功能室规划; (3) 建筑技术条件的选取; (4) 建筑方案设计; (5) 建筑施工图绘制;
学号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系 别: 专 业: 指导教师:
岳阳市恒大名都会所设计 (方案一)
建筑与化学工程系 土木工程 08 级
2012 年 2 月 14 日
一、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商务会所为广大的商务精英提供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让会员之间结
[1]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传力明 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 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 了。但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 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 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 面也趋于不合理。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 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 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360kN/m2。 3)地下水位:地表以下 3.0m,无侵蚀性。 4)地震设计烈度:7 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近震、Ⅱ类场地、特征周期 Tg
=0.4s、αmax=0.08g
(五)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一) 建筑设计部分:
1、 建筑方案设计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并绘制草图, 2、 建筑施工图绘制 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建筑施工图。 3、 成果形式及要求,详见表 1 所示
四、 主要参考文献:
(一)建筑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北京:中国计划 出版社,2002 [2]国家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2005).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4]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3 [5]国家标准.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6]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5 [7]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 房屋建筑学.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 2、4、8 集).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8 [9]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 02J01~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2003 (二)结构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6 [2]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1 [3]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 [4]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 [5]国家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J 186-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中国建筑标准 设计研究院出版,2003 [7]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2 [8]龚思礼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等编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1]梁兴文、史庆轩编著.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丰定国、王社良主编. 抗震结构设计(第 2 版).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3 [13]霍达主编.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节点详图
1:10-30 檐口、泛水、阳台扶手等
注:表中“√”为必作内容,其余为选作内容;以后类同。
(二) 结构设计部分:
1、确定结构方案,合理选型 根据建筑设计等要求,合理地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完成结构布置
草图。
2、结构计算 在主体建筑部分选取一榀具有代表性框架及柱下基础进行荷载统计、内
力计算及组合,配筋计算等, 并能完成部分非框架结构构件(包括楼梯和标准 层楼盖的计算)的计算(选做内容:用结构计算软件(广厦或 PKPM)进行 电算,对比分析电算与手算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