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中的历史

历史活动课教案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活动设想:1、此活动是历史教研组“我身边的历史”系列活动的延伸之一,也是历史与音乐学科整合的一次尝试。

2、充分挖掘并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活动课的方式了解歌曲中的历史,以此纪念并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通过绿色课堂的延伸,培植并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历史歌曲,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历史知识与音乐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能力及历史想像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视听、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去体验真、善、美,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形成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内容与步骤:(入场音乐背景:《我们走在大路上》,曲目循环播放)1、导入:活动课开始前调查:在座的学生老师,平时喜欢听歌或喜欢唱歌的请举手。

师:我们今天活动课的主题是《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根据你已有的音乐和历史知识,你认为歌曲与历史有什么关系吗?生:交流师:历史谱写了歌曲,歌曲中凝聚着历史。

下面,让我们伴着歌声走进历史,在一幕幕雄浑壮观的历史画卷中感受历史。

生:首先学唱国民革命时期的一首歌曲。

按《两只老虎》调学唱《国民革命歌》,字幕:《国民革命歌》(学生电子琴伴奏)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师:《两只老虎》实际上是一首欧洲儿歌,法国(雅克兄弟)、英国(约翰兄弟)等国叫的名称不同。

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重新填词后,《国民革命歌》诞生了,北伐战士就是高唱这首歌走上战场的。

(北伐的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2、师:下面所唱的歌曲是我们所熟悉的,听完后回答:歌曲名叫什么?从歌词中可看出是哪一时期的作品?生:一班学生在前台组好队形,合唱《共产儿童团歌》。

播放VCD《共产儿童团歌》同时屏幕显示背景资料:《共产儿童团歌》歌曲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井冈山根据地的艰苦奋斗时期,儿童团员人小志气大的斗争精神风貌。

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

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共产党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

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歌曲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3、欣赏这一时期的另一首歌曲: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两段,同时显示文字: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用当地的民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

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工农政府。

这首革命民歌反映了这个时期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

4、(播放《松花江上》歌曲片断)师:歌曲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学生说出这首歌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所表达的心情。

(表达了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5、(屏幕显示下列文字)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国土不断沦丧。

尤其是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订,出现了“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局面。

华北如此之大,已经放不下学生的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此时,年青的爱国学生发出了“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民族的兴亡”的呐喊,北平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着名的《毕业歌》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表达了觉醒的爱国青年学生走出课堂、奔赴抗日救亡战场,甘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精神。

(播放VCD《毕业歌》,学生跟着哼唱)6、师: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再度联手,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发出了《保卫黄河》的怒吼,全面抗战开始。

(播放VCD《保卫黄河》,二班起立合唱,其他同学跟唱)师:唱到这首歌曲,不能不提到这首歌的曲作者冼星海。

(屏幕展示冼星海的图片及下列文字资料:生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冼星海自幼酷爱音乐。

1926年进北大音乐传习所专修音乐理论和小提琴;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音乐院的高级作曲班。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后,便投入了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数百首豪壮的战歌。

1938年,他应聘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后经过六天六夜的苦战,创作了气魄宏大的中华民族英雄史诗《黄河大合唱》,当这部名作首次公演于延安礼堂后,周总理曾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民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它那雄伟的气魄、奔放的旋律、革命的激情发出了被压迫民族的怒吼!唱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和气质,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而闻名中外。

1945年,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做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志哀”的题词。

7、师:这一时期还有一经典曲目,就是后来被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歌曲的创作产生及确立为国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坎坷历史。

(屏幕显示文字、人物图片: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

田汉词,聂耳曲。

《风云儿女》是30年代的一部进步影片,为了号召有志青年起来抗战,叙述了知识分子勇敢走向战场的感人故事。

随着这部影片的公开放映,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中国大地,激发着当时及以后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这支战歌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着名的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就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他们把这首歌叫《起来》。

1945年8月,二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美国着名音乐指挥伏尔希思向美国国务院提议,在胜利之日电台播放各国的凯旋之歌,代表中国的,就是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词作者田汉受到迫害,此歌的歌词一度被废止,当时曾在全国征集新国歌,但没有合适者。

1978年,以原曲调重新集体填词并定为正式国歌,却未能流传开。

直至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原有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为正式国歌。

师:我们在这里再次唱响我们熟悉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全体起立。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8、(屏幕显示文字:)抗日战争时期着名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师:这一时期创作的歌曲较多,我们再选择其中的一首欣赏。

(播放VCD《大刀进行曲》,学生跟唱)师:假如你处于国难当头的抗日时期,不论你是一名学生,还是工人、农民、商人、资本家或是地主,作为一个中国人,加之听了以上歌曲,你会怎么做?这些抗日的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生:选择一特定的角色交流。

9、师:这些抗日歌曲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歌曲确实起了战斗号角的作用,催人奋进。

我们中国民众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我们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由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加之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反复进行大扫荡,使我们在抗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枪,没有炮。

我们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是怎样渡过困难时期的?生:答师:在抗日的同时,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使《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播放《南泥湾》,学生哼唱。

画面+字幕:此歌亦称《延安作风万岁》。

描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受到经济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迎着困难在南泥湾开垦荒地搞生产,终于取得胜利的情景。

歌曲颂扬了八路军战士艰苦创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师:南泥湾精神也是中国人民抗日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840年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也证实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真理。

我们在此高唱这首歌曲,以此纪念并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学生举牌:我们爱和平)生:全体起立,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播放VCD《团结就是力量》)11、(播放VCD《解放区的天》片断)师:经过4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新中国的到来。

(播放《开国大典》影视片断)12、学生起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播放VCD,同时字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火星词曲),1943年创作。

此歌一诞生便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迅速地传唱开来,而且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歌声很快就普及到了全国各地。

这首歌歌词朴实无华,通俗易记.曲调明快流畅,铿锵有力,演唱起来更是令人情绪激昂而精神振奋,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到过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然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跟着共产党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师:反映新中国建立后的歌曲有许多,有歌唱党、歌唱毛主席、歌唱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哼唱《社会主义好》),有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的通俗的歌曲等等。

我们在这里选择了代表三个层面的经典歌曲来欣赏。

(字幕:欣赏·感受连续播放两首歌曲)①《咱们工人有力量》(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方面的画面)(此歌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背景:阅兵式场面、国防方面+歌曲背景简介)此歌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是由我国杰出的作曲家、着名的国际主义战士郑律成谱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这支名曲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③《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生弹电子琴一生唱)13、师:90年代末期至今,我们威海有一位作曲家活跃在中国的歌坛上,他的好多歌家喻户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