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


一)并列关系的形式 1、不相容并列关系 (S≠P≠H≠Q)∧ [ (S+P+H+Q)= I]
I
S P H Q




S:领陆权 P:领空权 H:领海权 I:领域权
S:管制 P:拘役 H:有期徒刑 Q:无期徒刑 R:死刑 I:主刑
2、相容并列(交叉)关系

相容并列(交叉)关系的情况比较复杂,可列图表如下:
S
H
P
I
P
S
H
I


S:排球爱好者 P:篮球爱好者 H:足球爱好者 I:球类爱好者 S:抢劫犯 P:盗窃犯 H:强奸犯 I:案犯 S:有期徒刑犯 P:无期徒刑犯 H:死刑犯 I:刑犯
二)运用并列关系 容易导致的逻辑错误




1、跨类并列 如:“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教育界、理论界、文艺 工作者和新闻记者的广泛关注”。 2、无序并列 如:“举报信件的转办、登记、保管、拆阅、收发等 工作,应建立健全责任制,严防泄露和遗失举报材料”。 3、整体与部分的不当并列 如:“对刑罚中的主刑和有期徒刑的条款,我已经倒 背如流”。 “他感到胳膊和全身剧烈疼痛”。 “他游览了颐和园和万寿山”。



S:合法 S:有罪 S:有偿服务 S:上诉 S:行为能力人
P:非法 I:言行 P:无罪 I:言行 P:无偿服务 I:服务 P:不上诉 I:司法维权行为 P:无(非)行为能力人 I:人
2、反对关系


[ (S≠P)∧(S+P)]くI(S+P)
I
S
P
S:有期徒刑 S:共产党员 S:红色 S:放火罪
( 2 )交叉关系的概念不 能表达为属种关系和种属关系。 如:

“青年人,特别是女同志,很想使自 己的体形健美”。

(3)汉语中许多复合概念就是通过交 叉关系而形成的。如:
“故意” 与“杀人” 交叉便组成“故意杀 人”的概念;“过失”与“致人死亡”交叉便组 成“过失致人死亡”的概念;“国家工作人员的 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非法 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三概念交叉便组成“贪 污行为”的概念。
三)交叉关系 1、交叉关系的含义

[(S≠P)∧(S+P)]=I[(I=(S∧P) ]
S I P


S:党员 P:教师 I:党员教师 S:男犯 P:抢劫犯 I:男抢劫犯 S:杀人 P:故意 I:故意杀人 S= 0,2,4,6,8,10,12 P= 1,2,3,4,5,6

I =S ∧P(S∩P)=
第三节概念之间的关系(外延) 一、 概念之间的相容关系
概念之间的相容关系指两个(两类)概 念之间在外延上至少有一部分是一致的,表现 为两个(两类)概念之间存在着“是”、“属 于”、“包含”、“能够容纳”等的关系。具 体分为: 一)全同关系 概念之间的全同关系又叫重叠关系、同一 关系,指两个(两类)概念之间在外延上完全 相同,但在内涵上完全不一样的关系。

(S≠P)∧(S >P)
P S


S:危害国家安全罪 S:危害国家安全罪 S:危害国家安全罪 S:颜色 S:中国的省份 S:粮食作物 S:家用电器
P:背叛国家罪 P:分裂国家罪 P:煽动分裂国家罪 P:红色 p:广东省 P:玉米 P:电冰箱
3、属种关系的逻辑要求




二)属种关系

1、 属种关系的含义 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当中, 并且仅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外延大的那个概 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
S:宪法 S:大学 S:有期徒刑 S :奇数 S:牛 S:青年工人 P:法律 P:学校 P:主刑 P:整数 P:动物 P:工人

二、概念之间的 不相容关系


一)不相容关系的含义 不相容关系就是 两个(两类、两种)概 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一 个部分是一致的,表现 为两个(两类、两种) 概念之间存在着“不 是”、“不属于”、 “不包含”、“不能容 纳”、“不能兼容”的 关系,等等。
二)不相容关系的形式


1、矛盾关系:
(S≠P)∧[(S+P)=I] I S P
“高考狂人‘曹湘凡’:一个人的较量” 曹湘凡现在的生活,都和高考辅导相关。他要么在 备课,要么在去学生家的公交车上,要么正在辅 导。“我其实是贩卖高考知识的零售商。” 资料出处:《广州日报》2010年2月4日A9版。 试分析文中“在备课”、“在去学生家的公交车 上”、“在辅导”之间外延上的关系。


S
P



2、 属种关系的形式


(1)S真包含于P的关系 (S≠P)∧(SくP)
S P


S:广东商学院 P:广东省省属高校 S:虚假广告罪 P:扰乱市场秩序罪 S:扰乱市场秩序罪 P:破坏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秩序罪 S:整数 P:有理数 S:马 P:动物
(2)S真包 含P的关系

马克思:“对于宗教,既不能用敌对的方 式去攻击,也不能用轻佻的方式去攻击, 既不能一般地去攻击,也不能特殊地去攻 击,这就是说,根本不许攻击。”(《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17页。)
三)不相容关系的逻辑要求


1、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 的外延,而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 念的外延。 2、 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一般是:一个为正概念, 一个为负概念;而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一般都是正概念。 3、 在使用具有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的概念时,要防止 彼此之间的混淆和顾此失彼的逻辑错误。 如:“他在战场上,不是当逃兵,就是当英雄”。 “在哲学的党性问题上,他既不赞成唯物主义,也 不赞成唯心主义”。 “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取得人民群 众信任的关键”。 “领导干部为政清廉是衡量党风好坏的重要标准”。
以上用圆圈表示概念外延之间关系的方 法,是瑞士数学家伦哈特· 欧拉(1707— 1783年)首先提出来的,故又称欧拉图解 法。

人的肢体
人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汽车配件”与“汽车轮胎”; “汽车”与”汽车发动机”; “汽车”与“奥迪汽车”; “国家”与”城市”;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海”与”水”; “海”与“地中海”; “海”与”海水”。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用欧拉图图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a联合国 b中国 c广东省 d广州市 e海珠区 f白云山 g广东商学院 h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a联合国的成员国 b美洲的国家 c美国 d亚洲的国家 e中国 f中国广东省 g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h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沙村 j广东商学院
a商人 b中国的商人 c儒商 d奸商 e晋商 f徽商 g浙商(浙江籍商人) h温商(温州籍商人) j粤商 k广商(广东商学院) l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z美国总统奥巴马
P:无期徒刑 P:无党派人士 P:黄色 P:决水罪
I:主刑 I:成年人 I:颜色 I:危害公 共安全罪



“人民检察院侦察的案件,侦察终结后,应做出起诉、 免予起诉或者撤消案件的决定”。其中的“起诉”、 “免予起诉”、“撤消案件”之间便是反对关系。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闭谋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做(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中的 “老者”、“壮者”、“幼者”之间也是反对关系。 许世友:冷酒伤肝,热酒伤肺,没酒伤心。
“我爱段子” 对于伦敦奥运会,我们赢,不行!你肯定用兴奋剂 了;平,也不行!国旗给你放下面;输,还是不 行!你消极比赛,对不起体育精神!那究竟是要 怎样?(尾号1917的天津用户提供) 资料出处:南方都市报12580生活播报2012年08 月04日 属概念为比赛的结局(或比赛的结果)
小阳:我爸希望我是男生,真讨厌! 小明:我爸希望我是女生,真郁闷! 小亮:我才惨咧! 两人问:凭什么那么说? 小亮:我பைடு நூலகம்希望我没出生。 资料出处:手机报-南方都市报-新闻早报,2012 年8月6号 “男生”、“女生”在外延上是什么关系? “男生”、“女生”与“没出生”在外延上是什么 关系?
2, 4 , 6
集合的交
女性公务员
女性
公务员
2、交叉关系 的逻辑要求:

(1) 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一般不宜并列使用。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导致逻辑统计数据大于实有 (实在、原本)统计数据的错误。如:

“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 有工人、农民、解放军、知识分子、党员、 团员、‘五• 一’奖章获得者、‘三•八’ 红旗手、干部、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 以及下岗人员。”
(1)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不要并列使用。否则 会导致逻辑错误,如:“这个书店里出售的图书涉及到法 律、婚姻法、民法、刑法等多个学科、领域”,“我们的 产品畅销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 沙村”。 但有时为了强调属种关系中的种概念,可加强语调词, 予以并列人。如:“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特 别是高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 有时可在种概念和属概念之间加“其他”予以并列。 如: “他的书架上摆放着刑法、民法、婚姻法及其他方面的法 律图书”。 (2)要防止以属代种、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 “爱迪生发明了灯”。 “家里有灯,何必出去看灯?”;“家里有人,何必出 去看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