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4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通电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O2 ;硫酸钠在通电前后质量和
性质不变,所以电解水完毕后溶液质量为: 0.2 g 80 g ,溶液质量减少了:0.2克 99.8克-80克 20克 。 0.25%
5 / 10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简答题
3 / 10
Zn H2SO4
65 6.5 g
ZnSO4 H2
2 x
65 2 6.5 g x
解得: x 0.2 g 同理可计算出 6.5 g 铝、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 0.2 g ,所以可以判断不论是锌中含有铝或 是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 0.2 g ,故 A 错误,B 正确;C、若锌质量分数为 50% ,则锌的质 量为 3.25 g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3.25 g 锌能够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1 g ,同时铜不能够和稀硫酸反应, 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 0.1 g ,故 C 正确;D、从上述方程式中可以分析得出, 6.5 g 锌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7.3 g ,即此时硫酸的浓度为 7.3% ,但是等质量的镁消耗盐酸的质量更多,所以若混合物为 Zn、Mg ,则稀 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7.3% ,但不一定大于10% ,故 D 错误。故选 B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4Al 3O2 2Al2O3 。
(4)硫酸铝和氟化钠( NaF )在熔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 Na3AlF6 ),同时得到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
熔融
为: Al2 (SO4 )3 12NaF
2Na3AlF6 3Na2SO4 。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地壳中元素的分布
△
2KMnO4
K2MnO4 MnO2 O2 。
(3)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 NaOH NaCl H2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0.【答案】(1)丙>乙>甲; (2)相等 (3)3:10 (4)< 【解析】(1)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丙的曲线在最上方,此时物质丙的溶解度最大;甲 的曲线在最下方,此时物质甲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2)在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 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据溶解度曲线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 ,即100g 溶剂,溶解 30 g 甲,故 t2℃时,甲物质的饱 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0 :100 3:10 。 (4)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t3℃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降温至 t1℃时,乙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 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故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
天津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粉碎废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能生成 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A 【解析】A、 PM2.5 指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 A 正确;B、一氧化碳是气体,故 B 错误;C、二 氧化硫是气体,故 C 错误;D、二氧化氮是气体,故 D 错误;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3.【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 、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 B 正确。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4.【答案】C 【解析】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等多种物质, 属于混合物。C、干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汽水中含有气体、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5.【答案】D 【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 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 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6.【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
错误。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了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故 C 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水电解生成 了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故 D 正确。故选 C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15.【答案】BC 【解析】假设 6.5 g 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 x 则:
1 / 10
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 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 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口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 错误。故选 A。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7.【答案】D
与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8.【答案】(1)原子
(2)氯化钠
水分子
通电
(3) 2H2O
2H2 O2
20 【解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由 离子构成物质。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 钠是由钠离子和铝离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是否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是
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氢气
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2 / 10
二、选择题 11.【答案】B 【解析】A、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 A 错误;B、氢氧化铝是碱性的物质,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 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故 B 正确;C、霉变大米的中含有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的 物质;故 C 错误;D、甲醛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变性,还对人体产生危害;故 D 错误;故选 B。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 质与人体健康 12.【答案】AC 【解析】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 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 法错误。可以用灼热的氧化铜,使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C、过量铜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 溶液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A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13.【答案】D 【解析】A、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而碳酸钠溶于水,所以用水可以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B、由 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会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会升高,而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所以溶液温度会下降所以用 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沉淀,和稀盐酸混合无现象,所以用 硝酸钡溶液可以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D、由于酸性和中性溶液遇酚酞均不能使其变色,而稀盐酸显酸性、 食盐水显中性,所以鉴别时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选 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14.【答案】CD 【解析】A、由于 NaNO3 不能一步转化为 NaCl 。故 A 错误。B、由于 CuO 不能一步转化为 Cu(OH)2 故 B
19.【答案】(1) CaO H2O Ca(OH)2
△
(2) 2KMnO4
K2MnO4 MnO2 O2
(3) HCl NaOH NaCl H2O
【解析】(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 H2O Ca(OH)2 。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Ⅱ卷
三、填空题 16.【答案】(1)③ (2)① (3)② (4)④ (5)⑥ (6)⑤ 【解析】(1)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于炒菜调味。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可以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5)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电极。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和发酵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7.【答案】(1)三 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