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赛马轿车智能电动后视镜开关及控制线路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赛马轿车智能电动后视镜开关及控制线路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轿车后视镜安全性、操作方便性、经久耐用性及豪华美观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汽车工业
的整体发展,轿车电动后视镜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从最早的单一后视镜演变到现在的可收缩,可
上下调控角度,实现更大更广的可视范围,以及除污防雾等功能,可以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伴随
着后视镜功能的增加其控制开关及控制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对控制开关进行设计 提出解决思路及可行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
N
对设计方案进行 试验分析
N Y
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电路并进 行试验分析
Y
绘制电路图
四、进度安排 (1) 第 1 周( 3 月 1 日~3 月 7 日):查阅参考资料,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确定电动后视镜的运动关系,
完成相应设计任务。 (2) 第 2 周( 3 月 8 日~3 月 14 日):结合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3) 第 3 周(3 月 15 日~3 月 21 日):查找相关设计资料或手册,实现后视镜电机控制运动功能(上下、
左右、收缩)的设计。
(4) 第 4 周( 3 月 22 日~3 月 28 日):优化后视镜控制电路,完成后视镜各项运动功能控制,设计控 制开关及定位。 (5) 第 5 周(3 月 29 日~4 月 4 日): 绘制图纸,设计后视镜镜面,实现广角及加热除污控制。。 (6) 第 6 周(4 月 5 日~4 月 11 日):优化电路,完成控制设计。 (7) 第 7 周(4 月 12 日~4 月 18 日):绘制后视镜装配图及零件图纸,撰写说明书。 (8) 第 8 周(4 月 19 日~4 月 25 日):接受中期检查。 (9) 第 9 周(4 月 26 日~5 月 2 日):对中期检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10)第 10 周(5 月 3 日~5 月 9 日):对设计草图进行修改,绘制装配图,进行相关校核 (11)第 11 周(5 月 10 日~5 月 16 日):完成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初稿。 (12)第 12 周( 5 月 17 日~5 月 23 日):完善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13)第 13 周( 5 月 24 日~5 月 30 日):说明书及图纸送审,根据审阅老师意见进行修改。 (14)第 14 周( 5 月 31 日~6 月 6 日):预答辩。 (15)第 15 周( 6 月 7 日~6 月 13 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 (16)第 16 周( 6 月 14 日~6 月 20 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 (17)第 17 周( 6 月 21 日~6 月 27 日):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孙仁云 付百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天曦.电子技术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系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高级实 验师
从事 专业
汽车运用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赛马轿车智能电动后视镜开关及控制线路优化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1. 课题研究现状
2010 年中国汽车后视镜市场达到 3600 万套。随着汽车产品市场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市场对
的触点开关,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两组电动机的正反转,因此成为众多汽车厂家的首
选。但是,由于普通触点开关具有反应延缓,容易出现虚接等现象,所以经常出现触点烧蚀的现象,
造成安全隐患。基于单片机控制设计出具有电动后视镜各项控制功能的控制开关(上下、左右、收缩);
以其实现上下左右的工作,达到后视镜开关及控制线路设计。
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增加的收缩功能会给驾驶员停车时带来方便,而广角能够提供给驾驶员更加广
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视野,加热除污功能能够使得司机用户更方便清晰的观察路况,实现其低故障率还能节省由于触
点烧蚀等故障所带来的维修费用,从而根本的提高了赛马轿车电动后视镜的操控性及实用性。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计内容:
目前,国外以欧美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为首,对于汽车电动智能后视镜的开发已经到了一个很
高的层次,赋予了其多功能化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具有单一的后视作用,在大部分中高档车型中,将
转向灯置于后视镜之上,并增加了广角,除污防雾等功能。
我国在电动后视镜这个领域中现在也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全球对尖端技术的重视及保
数都采用电子芯片进行控制,不仅可以更稳定,可靠的工作,还具有记忆功能。驾驶员预先调整好适
合自己的后视镜位置并存储在相应的控制单元,开车时只需调出即可,免去了反复调节的麻烦。因此
这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电动后视镜适合于多个驾驶员不定期的开同一辆车。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 目的:
赛马轿车的电动后视镜就属于比较早期的电动后视镜,采用的是触点电动后视镜开关,这种普通
主要问题: 1. 后视镜内部整体布局的合理设计; 2. 后视镜电控系统布置排线布局的设计; 3. 加热除污控制元件的选取及布置; 4. 基于单片机解决开关触点易烧蚀问题; 5. 单片机控制各功能的内部程序; 6. 后视镜的附加诸功能的控制线路及控制开关的设计。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查找赛马轿车及其它车型电动后视镜控制电路图 比较分析各车型电动后视镜工作原理及触点烧蚀原因
1. 基于单片机原理设计出具有电动后视镜各项控制功能的控制开关(上下、左右、收缩); 其实现上下左右的工作原理: 电动后视镜的背后装有两套电动机和驱动器,可操纵反射镜上下及左右转动。通常上下方的转
动用同一个电动机控制,左右方向的转动用另一个电动机控制。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即可完 成后视镜的上下及左右调整。 2. 收缩功能的实现是有收缩开关控制收缩电动机工作,是整个后视镜回转伸出或缩回。 3. 通过电路设计解决现有触点式控制开关容易触点烧蚀的问题; 4. 结合现有车型系统控制电路的特点,进行线路优化,实现方便安装; 5. 设计后视镜,实现区域广角及具有后视镜加热除污的控制开关。
为了赋予电动后视镜系统解决触点烧蚀,简便安装,外附功能等更高的附加价值,使其更加具
有市场竞争力及实用性,对其进行加热除污,可折回和广角(利用外附凸面镜)等功能添加就成为了
我们本次设计的目的。
2) 意义:
汽车上的后视镜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车后的情况保证正常驾驶,与行车的安全性有着
密切联系。采用电动后视镜,可通过开关进行调整,通过本次设计若能实现其在控制上的低故障率将
密措施,在引进一些基础技术后,自主研发是我国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基本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科学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汽车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自动调节,自动回
位,记忆等功能也就应运而生。电动后视镜控制正在走向智能化,人性化。早期的电动后视镜大多采
用机械触点开关,由于接触不良而导致烧蚀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控制反应慢,不准确。现在,大多
众所周知,汽车驾驶控制面板的面积十分宝贵,所以应大大减少各部件的使用空间。但是,由
于普通机械触点开关触点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所以,触点横截面积不能过小,整个开关需要占用很大
的空间。因此,需要重新调整后视镜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线路,控制开关的结构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从而更加利于驾驶员进行视角调节控制,起到对后视镜系统的整体智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