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步电机实验报告汇总

异步电机实验报告汇总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电机学实验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及堵转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成绩评定:评阅教师:电机学老师:曾成碧报告撰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及堵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异步电动机空载和堵转实验方法及测试技术。

2.通过空载及堵转实验数据求取异步电动机的铁耗和机械损耗。

3.通过空载及堵转实验数据求取异步电动机的各参数 二.问题思考:1.试就下列几个方面与变压器相比较,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 (1)空载运行状况及转子堵转状况。

(2)空载运行时的0cos ϕ,0I ,0P 。

(3)转子堵转实验时测得的12'k X X X =+。

答:变压器空载运行是指二次侧绕组开路时的变压的运行状态,此时二次侧绕组电流2i =0,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远大于有功分量,所以电流大多用于励磁。

等效电路如下图:异步电机的空载运行状况实际中并不存在,因为空载运行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为零,也就是转差率s =0,转子侧电流为0,转子转速n 与旋转磁场的转速1n 相同,这种情况下转子不受磁场力,所以不可能存在。

实际中的空载是指轻载,即0s ≈,1n n ≈,20i ≈,输出功率20P =,0m m s P pp =+≈。

等效电路可近似看为: •m r m xm r m x•几乎全部用来异步电机堵转的时候转子侧三相绕组断路,转子堵住不动,定子侧接三相交流电源,此时因为转子不转,转子侧输出功率为零,电流较大,二次侧等效电阻,22r r s=,最小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与变压器短路试验运行时等效电路类似。

变压器短路运行时等效电路如下:I •,•在变压器中,k X 的值等于一次侧漏抗和二次侧漏抗折算到一次侧的和1x σ+2x σ,,在异步电机中1x ,2x ,分别是定子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定子侧的漏电抗和转子侧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在转子侧的漏电抗。

在变压器中,1x σ和2x σ,近似相等,但远小于m x ,在异步电动机中,1x 和2x ,要根据定、转子实际材料,接线方式确定。

其值要小于m x 。

2 在用两瓦法测量三相功率时,在相同的接线情况下,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其中一只瓦特表指针反转的现象?有的试验又没有这一现象出现,为什么? 答:瓦特表反转主要是因为其测量的电压与电流方向出现了问题。

当负载吸收电能时,瓦特表测得正值,瓦特表正向偏转,当负载具有电源性质,即发出电能,则此时瓦特表则测出负值。

因为空载试验中功率因数非常低,产生有功较少,此时会出现电能反转的现象。

3 为什么在作空载试验时,瓦特表要选用低功率因数表?而在作堵转试验时,瓦特表又要选用高功率因数表?答:因为在空载实验时,无有功功率输出,电流全部用来产生主磁通和漏磁通,所以无功分量大于有功分量,功率因数低,因此要选用低功率因数表,否则读数不精确。

在做堵转实验时,由于转子侧短路,电流较大,因此发热会比较严重,所以会消耗大量有功,功率因数与空载比较大大提高,因此应当使用高功率因数表。

4 在作空载试验时,测得的功率主要是什么损耗?在作堵转试验时,测得的功率主要是什么损耗?答:做空载试验时,电流较小,铜耗较少,测得的功率只要是铁耗,在做短路试验时,由于短路电流较大,主要有功损耗在绕组铜耗上,铁耗近似可不计。

三.实验内容:1. 作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实验。

•I •,2. 作异步电动机的堵转实验。

四.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380VDK三相调压器图11-1 异步机空载实验接线图电压功率表 电压表 电流表的接法1 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实验:实验接线如图11—1所示。

定子三相绕组经电流插盒和调压器接到电源,合上开关K ,调节调压器输出,使电动机降压启动,启动后将电压调到1.1U N (约230伏)左右,开始读取三相线电压,线电流和三相功率,然后逐渐降低电压,在U 0=(1.1~0.4)U N 范围内测取8~9组数据记录于表11—3中。

表11—32 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堵转实验。

接线图如图11—1所示。

先试电动机转向,根据转向将转子堵住不动。

调压器手柄置于输出电压为零位置。

合上电源开关K ,调节施加于定子绕组电压,使定子电流达额定值的1.1倍左右(这时外施电压大约100伏左右),读取三相线电压、线电流和三相功率,在I k =(1.1到0.5)I N 范围内测取4到5组数据记录于表11—4中。

表11—4五.实验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试验数据如下:三相异步电动机堵转实验数据如下:六.实验报告: 1 堵转特性计算=AB C K U U U U ++ A B C K I I II ++= K A B C P P P P =++ 作UK=f(I K )和PK=f(I K )曲线,如图11—4所示。

从曲线得额定电流I k =3.92A 时: UK=61.07V PK =133.34W 1 堵转参数计算:()8.99633 3.92K K K Z I ===Ω⨯ ()225.01033 3.92K K K r I ===Ω⨯ ()22228.996 5.0107.472K KK X Z r =-=-=ΩU kI kI k()1211' 5.010 2.50522k r r r ===⨯=Ω()1211'7.472 3.73622k X X X ===⨯=Ω2 空载特性计算:03AB C U U U U ++=; 03A B CI I I I ++=; 0A B C P P P P =++ 20001'3P P I r =-将计算数据填入下表11—5中;表序号 U 0(V ) U 0/U N (U 0/U N )² I 0(A ) P 0(W) P 0,(W) cos φ0 1 231.33 1.052 1.107 2.30 170 130.2 0.184 2 221 1.005 1.010 2.04 155 123.7 0.198 3 210.33 0.956 0.914 1.85 134 108.3 0.199 4 201 0.914 0.835 1.65 117 96.5 0.204 5 170.33 0.774 0.599 1.26 98 86.1 0.264 6 130.33 0.592 0.350 0.898175.0 0.403根据上表计算数据用直角坐标纸作上列曲线: P0=f(U 0/U N ) P 0’=f((U 0/U N )2) I 0=f(U 0/U N )P 0/WU 0/U N从曲线中得出额定电压时 P 0=152.66W P Fe =130.23W P fw =50.43W I 0=2.01A4 空载参数计算()00063.1933 2.01m Z Z I ≈===Ω⨯ ()220130.2310.7433 2.01Fe m P r I ===Ω⨯I 0/AU 0/U NP 0’/W(U 0/U N )2 P FeP fw()222263.1910.7462.27m m m X Z r =-=-=Ω5 根据求出的空载、堵转参数,作异步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并将参数标于图中。

七.实验感想在学习理论上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已知了各种参数,去计算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关系,或者是已知运行状态,去求取电机的参数。

又或者更加复杂的,先知道一种运行状态,然后计算出参数,接着去计算另一种运行状态。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理论计算,我们已知的条件都是所谓精确的,并且根据这精确的条件去精确计算。

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实验中我们不可能拥有所谓的“精确的条件”。

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所有的数据都要通过测量,不论是电压,电流还是功率,都需要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去测量、读数、记录……在这些过程中,难免或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这是其中一个理论与实验出现偏差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理论计算时会忽略各种“小量”,比如在空载实验时,我们近似的认为Z 0≈Z m ,实际上Z 0=Z m +Z 1只是Z 1相对于Z m 很小,但实际测量中,随着电流的变化Z m 是变化的,产生的误差会可能增加,在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在之后的计算当中误差会继续增加。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论与实验差距。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空载时的P0图像中并不是理论上的平滑的近似直线的曲线,而是如下图:在额定值附近测量出的曲线斜率有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平滑的曲线,这主要原因可能是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又或者时电机在运行时出现的无法预测的现象。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在理论中难以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是细节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是进行理论研究很难有新的发现,只有在真实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解决更多问题。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MATLAB 的数据处理2I • 10.74m r =Ω62.27m x =Ω m I • 1U • 12=E E ••,1•2 2.505r =Ω,2' 3.736X =Ω 12.505r =Ω 2'3.736X =Ω方法,图像绘制方法,还学会了很多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些在课堂学习和理论研究中是难以学到的,因此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收获更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