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市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山市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山市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A B.B C.C D.D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3.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4.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 .5.3%B .5.6%C .12.7%D .13.4%5.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 .丙是盐酸C .戊是氢氧化钙D .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6.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

现将5.4g 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 蓝色滤渣。

(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 和Na 2O ,相关反应①222Na 2H O 2NaOH H +=+↑ ②22Na O H O 2NaOH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D .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7.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A 是有机物,C 、D 是无机物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 的纯度,防止爆炸 D .此反应中A 和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9.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10.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金属铁铝镁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11.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2g B.14.25g C.17.25g D.27g12.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B.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硝酸根质量分数随加入铁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C.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3X+Y=4Z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c点时,可以加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是否被反应完13.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 B.1﹣8a C.12a D.8a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15.有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18. 6g,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14.2g,将其蒸干得到固体2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A.46:3 B.46:11 C.23:3 D.23:616.有一镁的合金2.4g,在合金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金属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镁铝合金,则 m>0.2 gB.若是镁铁合金,m=0.16g,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50%C.若是镁铜合金,则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若是镁锌合金,则 m<0.2g1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A.A B.B C.C D.D18.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逐滴滴加稀硫酸19.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A、稀盐酸B、水C、加强热D、CaCl2溶液20.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 B C DA.A B.B C.C D.D2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方法A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2SO4AgNO3加入氯化钡溶液C CO2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D NaCl CaCl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A.A B.B C.C D.D2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 H2SO4 HCl KCl B.酚酞 NaOH HCl NaClC.Na2SO4 BaCl2 NaNO3 HCl D.AgNO3 NaCl BaCl2 KNO323.在pH=11时,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Na2SO4、KCl、KNO3B.MgCl2、K2SO4 、NaNO3C.CuSO4、NaCl、Ba(NO3)2D.BaCl2、KCl、AgNO324.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

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 C.X是银D.c: d=1: 125.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OH-、 NO3-B.Na+、K+、 Cl-、OH-C.H+、K+、CO32-、HCO3-D.K+、Ba2+、Cl-、SO42-二、实验题26.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 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猜想Ⅲ溶质成分为:;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证明猜想Ⅳ成立(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选填“是”或“否”).27.用下列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块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想要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组合(填序号),发现收满的现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检验并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气体流向接口连接顺序为: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28.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