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世纪法律思想

中世纪法律思想

阶段总结
——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欧洲中世纪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段世家被人们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战争此起彼伏,充斥着封建主与农民之间、封建主之间、宗教与政权间的各种矛盾,下层人民过的民不聊生,在思想领域,依旧是神学思想占于主导。

欧洲中世纪早期是封建制度与封建国家产生与形成时期,从此的长达一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中,神学主义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那么欧洲封建社会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我参考了谷春德主编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特点有三,分别为:教父学、君权神授论、神法。

基督教就是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虽然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忙,欧洲由奴隶社会转为封建社会,基督教被封建主所利用,为封建社会所服务,基督教宣扬平等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的特征,直到近代以来,基督教在西方国家逐渐扩大,进而在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中的经典,在我很小是时候就总听老师们讲圣经的小故事,讲过亚当夏娃的故事,殊不知那就是圣经的经典,《圣经》当时充当的是成文法的角色,体现了中世纪典型的政治法律思想,例如:1.宣传不重今世,注重来世,轻视富人,扶弱助贫2.宣传政治权利是上帝批准的3.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4.财产公有。

从圣经所体现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当时是唯神论。

上帝在人脑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在现在看来是非常落时的,可当时来看,上帝已算是客观存在
的,所以也具有进步性。

但当时宣扬财产公有,是一种不彻底的公有,因为在新约中,多次提到人民要忍受私有制的剥削。

所以当时主张财产公有是一种希望,激励人民劳动,并未贯彻到底。

说到欧洲中世纪的思想,不得不提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奥古斯丁,他本人并没有生活在中世纪,之所以把奥古斯丁纳入中世纪思想家的范畴,主要是因为他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

奥古斯丁的人性原罪论,主张正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其始祖遗传而来的“原罪”,人的意志因受到罪恶的污染而失去了自由选择的能力,因此人不能不犯罪。

但是,人的心中毕竟还存有善性,追求至善的神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只有在上帝的恩典下人才能恢复意志的自由。

要说阿奎那的法律思想,早在在阿奎那之前,法律主要被分为自然法和人法,或神法和人法两种。

在多神崇拜的古希腊时期,自然法虽然被称为是神的理性,但实际上可以将它看作是自然规律与伦理道德的结合体。

到了奥古斯丁时期,上帝成了唯一的神,于是此时的自然法有了一个明确的制定者,逐渐演变为神法。

但因为当时宗教与世俗的统治正处于水乳交融的状态,且教会的地位在世俗统治者之下,教会法也未成体系,因此当时仅把法律分为神法和人法还是可行的。

到了阿奎那时期,教会已经从世俗统治者手里完全独立出来,且已建立了完善的教会法体系。

此时原有的法律分类就显得由其捉襟见肘:如果将世俗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归为人法,把上帝指定的法律归为神法,那么教会所制定的那些规范信徒精神世界的法律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它们显然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神法,也不属于人
法,更不是自然法。

于是,阿奎那将法律重新进行分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

永恒法是上帝统治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法律。

自然法仅为永恒法中涉及人类的法律。

人法是世俗统治者制定的调整人们外部行为的法律。

永恒法、自然法和人法的重新定义为新的神法之存在留下了空间。

根据现在的自然法的定义,人类如果要追求永恒的福祉,就必须超越对自然法的认识。

然而自然法又是世俗世界中的人所能认识的范围之极限,因此必须依靠神法的引导来帮助人们通往“千年王国”。

再者,人法虽未人类根据理性对自然法所作的反映,但由于它是由人类所制定,根据原罪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认识到自然法,因此在这里也需要神法的补正。

因此,神法是作为自然法和人法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

阿奎那主张的法律正义论,他的自然法思想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然法原则,即所谓的“自然法的箴规”,主要有如下几条:①自我保全的本能;②与理性一致的向善倾向;③选择与向善倾向相一致的行动。

通过阅读了相关方面的书籍,以及听课,是我对欧洲中世纪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认识大概清楚明了,但深度上有欠深挖,这是本阶段的读书总结,尽管不太深刻,可我已经开始尝试主动学习,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希望我的下篇读书笔记较此篇更深刻。

刘倩民商法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