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 号),顺利开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
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北政办[]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
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
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
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年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
点工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基本原则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
经验后有序推进。
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
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
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
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
组建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
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
责人为成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
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
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建立医药分开机制。
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
入等途径补偿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建立管理评价制度。
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
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
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
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
制度。
按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
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
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建立便民惠民机制。
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
级转诊。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
推行临床路径
管理,控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
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
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
和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落实医疗救
助的管理和支付制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
改革、科学核定岗位总数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
按照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
能定位相适应,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
分考虑服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
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
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年补充。
、实行院长负责制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
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
委员会负责。
落实公立医院院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
事管理权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
经费支出。
院长按照公益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和政策,承担社会责任。
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全员聘用制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
对新任
院长,由医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由管理委员会聘任。
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格者可以连任。
院长在任期内
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
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
上岗确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
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
探索推行院长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
考核管理办法。
公立医院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
理改为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
严格核定公立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
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
术人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
对聘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聘或辞聘。
二是建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