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第三批)2014年3月25日和7日4日,上海市金融办等先后发布了利用自贸区账户开展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18个创新案例。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金融办等部门正式发布第三批九个金融创新案例,再次推出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成果。

与此前两批创新案例相比,第三批发布的案例首次有了国际金融市场平台、自贸区保险业务创新等内容,更受外界关注。

随着金融行业创新脚步的不断加快,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机构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

截至2014年10月末,自贸区内一行三会批准的金融机构有106家,与金融相关的服务企业,如信息服务公司、股权投资企业,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3386家,合计占自贸区新设的企业四分之一。

第三批发布的9个金融创新案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平台的开放创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业务创新、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业务创新,以及保险机构集聚和保险业务创新等四个方面:“上海金”提升金融中心定价权金融市场平台的开放创新,代表性的案例为今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的正式启动。

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介绍,目前已上线三个可在自贸试验区交割的现货黄金合约。

同时,金交所单独设立了一个黄金保税交割仓库,为进口和转口黄金提供交割、仓储保管、清算、物流等配套服务。

截至12月8日,国际板累计成交黄金82.58吨,成交金额196.47亿元。

境外投资者以离岸人民币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市场交易,是国际板的核心。

投资资金既包括自贸区内的离岸资金,也包括自贸区外的离岸资金;既包括离岸的人民币,也包括离岸的可兑换货币。

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进行黄金保税分割,对于在沪金融市场利用自贸区创新优势,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有重要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能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价影响力。

宋钰勤透露,日前交通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成功完成首笔黄金实物进口业务。

银行普遍反应,进口通道通畅、通关效率较高,已成为商业银行进口黄金的新渠道。

郑杨在还透露,目前原油期货交易的方案已经形成,并得到国务院批准。

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自贸区设立国际资产交易的平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在研究如何利用自贸区的优势,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者是开展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

这几个要素市场的交易的平台和业务,将在自贸区挂牌第二年时有很大进展。

跨境人民币使用惠及中小企业与以往推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业务创新案例不同,此次案例延伸至中小企业和居民服务,包括自由贸易账户项下中小企业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居家费用跨境人民币支付和互联网企业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等。

比如,中行上海分行与中银香港、上海付费通联合推出沪港两地居家费用电子账单跨境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异地置业的沪港居民在线跨境缴纳物业费;浦发上海分行为一家互联网旅行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经常项下集中收付服务。

而农行上海分行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帮助自贸区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防范汇兑风险管理能力。

农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贷款、贸易融资、跨境结算及汇兑”等方面,农行打出了一套支持自贸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组合拳”。

比如,参照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在分账核算单元项下发放贷款,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前不久,农行就为一家中小型民营服装贸易企业发放了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以支持企业在国内采购环节的用款需求,并以企业未来向国外销售服装的货款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向企业发放贷款,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首个航保协会条款打破审批惯例在企业跨境并购融资的业务创新上,本次主要发布了股权质押跨境并购融资、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融资两个案例。

其中,招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以境外非居民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原始股作为质押,为该非居民的境内特殊目的子公司提供并购融资支持,成功发放了10亿元人民币的并购贷款,并通过试验区内FTN账户,以外保内贷的方式,形成还款资金保障。

招商银行上海自贸分行行长助理王凡表示,该跨境并购项目面临境内、境外两套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以及债权、债务人权利义务划分和衔接的难题。

招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充分发挥离岸、在岸、试验区“三位一体”业务优势,在“离岸”完成司法转递和律师见证等工作,“在岸”实现并购融资,自贸试验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FTN账户)进行资金监管和还款保证。

该项目中FTN 账户的开立较好地解决了在境内处置境外公司原始股东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权的难题。

而在保险机构集聚和保险业务创新方面,自贸区内也有了新突破。

太保集团注册成立了全国首家由保险机构投资设立的专业养老投资公司,太平人寿自贸区分公司实现人民币保单境外销售,并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以再保分出分入业务和投资运作形式,实现本外币保费资金的双向跨境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日前开发了首个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条款——无船承运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条款,并完成保监会备案,会员可直接使用,打破了以往每项保险产品均由各家保险公司分别报送保险监管部门审批的做法。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9个金融创新案例基本情况1:上海黄金交易所设立国际板类别:金融交易平台建设主要内容: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于2014年9月18在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品牌。

目前上线三个可在自贸试验区交割的现货黄金合约,分别是:交易单位100克和1千克,成色99.99的iAu100、iAu99.99,交易单位为12.5千克、成色99.5的iAu99.5。

金交所单独设立了一个黄金保税交割仓库,为进口和转口黄金提供交割、仓储保管、清算、物流等配套服务。

在自由贸易账户框架下,离岸资金可以在自贸试验区内参与国际板交易,也可以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所有合约交易。

突破点:一是会员国际化。

自贸试验区内及境外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专业投资机构以及黄金精炼企业均可参与。

二是交易资金国际化。

在自由贸易账户框架下参与人民币报价的黄金等贵金属交易,实现离岸资金与在岸资金的融合。

三是定价国际化。

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金”人民币黄金定价机制和实物交割标准。

四是储运和交割国际化。

促进上海成为亚太黄金转口中心。

应用价值:推动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价格从区域性的价格逐步向国际性的价格转变,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金”。

有利于促进我国黄金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自由贸易账户项下中小企业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类别: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内容:农行上海市分行支持自贸试验区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一是参照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基准,在分账核算单元下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二是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跨境人民币项下代理福费庭业务;三是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立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四是通过分账核算单元,以接近离岸市场价格,提供汇兑服务。

突破点:通过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和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在贷款、贸易融资、信用证、购付汇等方面发挥跨境人民币综合创新优势,支持自贸试验区中小企业发展,拓展和完善自由贸易账户金融服务功能。

应用价值:利用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划转便利和跨境融资功能,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防范汇兑风险管理的能力。

3:居家费用跨境人民币支付类别:人民币跨境使用案例名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银香港、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研究推出沪港两地居家费用电子账单跨境支付平台。

该平台可以帮助在内地置业的三十万香港居民以及在香港置业的四十万内地居民实现异地在线缴纳跨境物业费、管理费等民生类费用。

未来,通过该平台亦可将服务扩展到更多的沪港跨境支付项目,可缴付费用种类也将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逐步拓展。

突破点:该项目是我国首家且唯一建成的民生类电子账单跨境支付平台。

该项目利用自贸试验区人民币跨境支付政策,成功实现沪港两地在线缴付物业费、管理费等民生类费用,且平台的搭建也提供了拓展后续跨境服务的可行性。

应用价值:提供了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新渠道,有利于促进自贸试验区内电子商务发展,便利居民跨境缴纳物业费、公用事业费等居家费用,为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和民生服务提供了新的契合点。

4:互联网企业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类别: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内容:某旅行网是一家在线票务服务商,浦发银行针对该集团成员公司众多、跨境收付款较为分散的特点,帮助企业将所有的跨境机票、酒店等旅游费用收付款集中在自贸区平台,为其度身定制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方案,通过简化资金划付手续,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突破点:试验区首单面向互联网企业的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根据互联网企业跨境结算特点,提供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服务。

应用价值:是跨境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业务的创新发展,对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资金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互联网企业在自贸试验区集聚发展。

5:股权质押跨境并购融资类别:企业跨境并购融资主要内容:招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以境外非居民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原始股作为质押,为该非居民的境内特殊目的子公司提供并购融资支持,成功发放了10亿元人民币的并购贷款,并通过试验区内FTN账户,以外保内贷的方式,形成还款资金保障。

突破点:该跨境并购项目面临境内、境外两套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以及债权、债务人权利义务划分和衔接的难题。

招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充分发挥离岸、在岸、试验区“三位一体”业务优势,在“离岸”完成司法转递和律师见证等工作,“在岸”实现并购融资,自贸试验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FTN账户)进行资金监管和还款保证。

该项目中FTN账户的开立较好地解决了在境内处置境外公司原始股东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权的难题。

应用价值:利用试验区跨市场、跨境交易,帮助跨境客户盘活非居民持有的境内资产,拓展企业跨境并购融资渠道,高效地完成并购。

6: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类别:企业跨境并购融资主要内容:由东方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募集并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性质的人民币跨境并购基金,依托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资政策,通过境外直接投资(ODI)、上海银行跨境直贷美元并购贷款、基金托管等金融服务,完成了对某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帮助该公司实现在境外退市、在境内A股上市。

突破点:一是突破以往跨境股权收购审批慢、程序复杂的瓶颈,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对外投资审批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优势,以及对外投资与前置核准脱钩的政策优势,在20天内即完成方案制定、审批流程、资金汇兑和划转二是利用商业银行境外美元并购贷款利率低的优势,有效降低收购资金成本。

应用价值: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和制度优势,借助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贷款两种方式,探索中资企业境外并购的新模式,支持优秀的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推动A股市场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