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炽热(zhì)静谧风雪载途(zài)随声附和B.擅长(shàn)赢弱同仇敌忾(kài) 未雨绸缪C.发酵(jiào)媲美偃旗息鼓(yǎn)消声匿迹D.庇护(bì)笼罩相形见绌(chù)好高骛远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这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之中。
B.小弟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令我非常愤怒。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与世无争的历史事实。
D.对于美、日、欧等国野蛮起诉中国稀土出口问题,中国政府将会据理力争地主动应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 朝鲜已解决了将“光明星3号”送入卫星轨道过程中出现的最棘手科技难题,避免不会对任何一个邻国产生影响。
C.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通过实行购房限购令等严厉手段,使北京等大中城市的房价有了明显的回落。
4.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⑤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
A.④⑤①③②B.④②①⑤③C.①②④③⑤D.①③⑤④②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别国政权是西方列强的一贯伎俩。
改句:西方列强的一贯伎俩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以达到其颠覆别国政权的目的。
B.原句:要保卫我们的蓝色国土,建造航母势在必行。
改句:要使我们的蓝色国土不受侵犯,不能不建造航母。
C.原句:世博园内的中国馆使用高科技手段完美地展示了城市的美好。
改句:世博园完美地展示了城市的美好,中国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
D.原句:赣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
改句:难道赣州不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吗?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新华社联合国2011年10月4日电)中国和俄罗斯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法国、英国等国提交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
观察家们认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此举旨在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以维护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这是继2008年7月11日中国、俄罗斯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以来,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
决议草案被否决,表明西方国家几个月来意欲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的企图受挫,也预示着安理会内部围绕西亚北非局势的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
新华社评论表示,否决决议草案,是拒绝为军事干预叙利亚埋伏笔。
A. 中俄否决了法、英等国的决议草案,旨在捍卫和平与安全。
B. 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拒绝为军事干预埋伏笔。
C. 中俄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决议草案被否决。
D. 西方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受挫,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对本诗意境特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孤寂冷清B. 恬静优美C. 雄壮豪迈D. 萧瑟凄凉8.对诗句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细腻地描绘了远景:岸上细密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危险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
B. 颔联描写了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从而反衬诗人旅途的孤独。
C. 颈联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的悲凉;后句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壮志未酬的愤慨。
D. 尾联以比喻作结,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漂泊无依的慨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宗泽(节选)宗泽,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
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
泽至,始为固守之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敌益生兵⑧至,前后皆敌垒。
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
③磁州:今河北磁县。
④率:都。
⑤羸(l 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
9.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B.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C. 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D. 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益()(2)度()11.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
(2分)12. 请简要概括宗泽临终前连呼三次“过河”的原因?(2分)13. 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江春入旧年。
(3)日出而云霏开,。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既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雪景,更有“都护铁衣冷难着”苦寒生活,也有“,”的悠悠情思。
(6)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提携玉龙为君死。
”唱出了慷慨激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唱出豪情壮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边关将士戍守与思乡的矛盾心理唱得苍凉悲壮。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7分)淡竹苏沧桑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臵;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A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
甚至动物。
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
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
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
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
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
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
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
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
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蓝。
他也可以很出世。
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
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B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5.第②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有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4分) 16.“直”“空”“淡”是淡竹的三方面的品质,其具体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17.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3分)18.本文用“他”来代称“竹”在写法上和感情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