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一、语言积累运用(共22分)1、古诗文填空。

(8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 ___。

(崔颢《黄鹤楼》)(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3)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5)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6)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7)承办上海世博会,我们一定要掌握以往其他国家承办世博会的情况,取其长处,避其不足,做到”___ _____,____ ____。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豁亮huò匀称chèn和谐xié挑拨离间jiānB.肃穆mù憎恶ù寻觅mì屹然不动yìC.颓唐tuí匿名nuò虔诚qián泱泱大国yāngD.阔绰chuò骸骨hái老妪yù呕心沥血ǒu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暄闹狼藉照像扣人心弦B、颔首沧茫休憩脍灸人口C、恻隐暮霭亵渎矫揉造作D、劳禄踌躇娇贯死不暝目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两年来,不少出版社都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

B.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C.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6、【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1分)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7、新华网3月28日电(记者王丽、李劲峰)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正席卷西南大地,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困难。

灾情还在持续,当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干部、党员能不能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将直接决定抗旱救灾能不能取得胜利。

水库龟裂、河谷断流、农田板结……灾情已经持续数月,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春耕在即,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

抗旱救灾任务艰巨,时间更为紧迫,眼下能不能带领和组织群众抢夺时机开辟水源、抗旱保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在抗旱救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

想不想挑重担作表率,敢不敢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是检验党员、干部品质最好的“试金石”。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新闻的主要内容。

(10个字以内)(2分)(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一名中学生面对旱灾应该怎么做?(1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诗歌赏析:过零丁洋(5分)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2分)9.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3分)(二)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

(11分)(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曹刿论战》)[乙](晋)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

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

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乃去之,及孟门⑤,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

②令:限令。

③疏军:撤兵。

疏,散、撤。

④谍:刺探军情的人。

⑤孟门:原国地名。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3分)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③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庇: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12按要求填空:①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语作答)②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中的“”这一句。

(2分)13、甲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谈谈对这种做法的理解。

(2分)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16分)(一)幸福的香气益名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偷偷躲着喝汽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了吧”时,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盛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

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

他沿路都摇着一串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清脆的铃人每次他走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

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

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斯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候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也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

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责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

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山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坐在夜市喝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们,他感受别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

蹲在寺庙门口喝2O元一斤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几百上千元一斤的昂贵的龙井茶的人。

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

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遭遇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1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15、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指的是:(2分)16、谈谈你对文章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17、作者开头叙述自己小时候喝汽水的事,好像与本文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18、你对幸福的感受是怎样的?请用一个例子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4分)[二](16分)多一些宽容郭安风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要紧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同自己性格、志趣不同的人。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容易处理。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要把对同志的宽容与对错误的批评统一起来,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决不姑息放纵。

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

朋友,你说呢?19、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4分)20、文章提出要宽容他人必须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你认为“四互”中哪一点最难能可贵?为什么?“四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分)21、说说末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22、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文章中的关键性的句子,对他们进行劝说。

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4分)四、作文(50分)23、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

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题目:“有一种叫”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的文章,均不限文体,完成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