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201.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因为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细胞膜上ATP的作用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答案:D[解答] 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
2.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A.Na+B.K+C.Mg2+D.Ca2+E.Cl-答案:B[解答] 静息状态下,细胞外Na+浓度比细胞内高10倍左右;胞内K+比细胞外高几十倍。
由于浓度差和电位差的存在,使离子产生跨膜运动。
K+浓度差最大,所以胞膜对其通透性最大。
3. 下列哪种递质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A.肾上腺素B.5-羟色胺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E.γ-氨基丁酸答案:C[解答] 在接头前膜上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许多Ach(乙酰胆碱)。
神经纤维传来动作电位时,造成接头前膜去极化和钙通道开放,并将突触小泡内的Ach排至接头间隙内。
4.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A.均增大B.均减小C.前者减小后者不变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E.前者增大后者减小答案:B[解答] 静息电位接近于K+平衡电位(EK)膜外K+浓度与膜内K+浓度的差值决定EK。
因而细胞外K+浓度升高,使EK的负值减少,所以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同时,动作电位幅度也会减少。
5. 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转运方式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答案:B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与下列哪个电位最接近A.钠平衡电位B.钾平衡电位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答案:E[解答] 动作电位的峰值在+40~+50mV,非常接近于ENa;静息电位则为EK-80~-90mV,其幅度则为:|EK|+ENa。
7. 根据Nernst公式,K+平衡电位与细胞内、外K+浓度比值有关。
电刺激时,改变神经细胞外液中哪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A.K+浓度B.Cl-浓度C.缺氧D.pH值E.温度答案:B[解答]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Z是离子化合价,F是Farady常数。
一般认为,膜对Cl-不存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以对静息电位的大小基本无影响。
8. 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A.Na+B.K+C.Mg2+D.Ca2+E.Cl-答案:A9.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可以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单胺氧化酶B.ATP酶C.胆碱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E.Na+-K+依赖式ATP酶答案:C[解答] 在终板膜表面有Ach脂酶,可以将Ach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10. 下列关于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B.兴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C.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D.K+不断外流和Na+不断内流E.膜上Na+-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答案:E11. 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泵活动时,可导致细胞的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答案:D12. 组织细胞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A.为0B.正常C.无限大D.大于正常E.小于正常答案:A[解答] 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的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的兴奋性为0,相对不应期的兴奋性逐渐恢复,超常期的兴奋性轻度高于正常,低常期的兴奋性轻度低于正常。
13. 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哪项A.刺激时间B.刺激强度C.阈电位水平D.细胞内、外的Na+浓度E.神经纤维的直径答案:D[解答] 动作电位的峰值非常接近于ENa,故细胞内外Na+浓度可影响其动作电位幅度。
14.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哪种递质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多巴胺E.谷氨酸答案:C15. 下列哪种离子可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A.K+B.Na+C.Ca2+D.Mg2+E.Cl-答案:C[解答] 神经纤维传来动作电位,神经末梢接触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启动前膜突触小泡释放Ach。
16. 有关可兴奋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B.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答案:C[解答] A选项: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是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在动作电质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B选项:动作电位是可逆的电位变化。
E选项: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不相同。
17. 有关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与膜两侧Na+-K+泵的活动有关B.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内流形成的C.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高D.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E.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答案:B[解答] 静息电位是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主要由K+外流形成。
18. ABO血型指的是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答案:B19. 有关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缓冲pHB.运输物质C.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D.参与生理止血过程E.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解答] 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有: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激素等结合,使其不致丢失;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等;④参与生理止血;⑤抵御病毒、细菌入侵;⑥营养功能。
20. 一位A型血的男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男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判断男孩的血型为A.A型或B型B.A型或AB型C.B型或AB型D.B型或O型E.A型或O型答案:D[解答] 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
男孩血清与其父红细胞凝集,说明男孩血清中有抗A抗体,所以具有抗A抗体的血型一定是B型或O 型。
21.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下列哪项A.NaClB.白蛋白C.球蛋白D.血红蛋白E.纤维蛋白答案:B22. 属于等张溶液的是A.0.85% NaClC.1.9%尿素D.0.85%葡萄糖E.10%葡萄糖答案:A[解答] 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等张溶液。
0.85%NaCl既是等渗液,又是等张液。
1.9%尿素等渗但不等张。
23. 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有A.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D.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E.A、B凝集原,不含抗A抗B凝集素答案:E24. 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包括A.铁、维生素B12B.叶酸、维生素B12C.蛋白质、维生素B12D.蛋白质、叶酸E.铁、蛋白质答案:E[解答] 铁和蛋白是合成Hb的基本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物质。
25. 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可能是A.A型B.AB型C.B型D.O型E.A型或B型答案:B[解答] 主侧是献血者的RBC与受血者的血清配合。
次侧是献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配合。
题中献血者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
主侧不凝说明受血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考虑为A型或AB型血。
次侧凝集说明受血者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考虑为B型或AB型。
所以受血者血型为AB型。
26.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哪个环节A.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B.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C.第Ⅲ因子被激活D.凝血酶的形成E.第Ⅲ因子被激活答案:A27. 下列哪种物质能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抗凝作用A.肝素B.蛋白质CC.凝血酶调制素D.α2-巨球蛋白E.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解答] 肝素是一种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28.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是A.肝B.肾C.脾D.骨髓E.血液答案:B[解答] 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可产生EPO。
29. 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下列哪个理化参数是相同的A.钠离子浓度B.钾离子浓度C.胶体渗透压D.电解质渗透压E.总渗透压答案:E30. 血浆胶体渗透压决定于哪种蛋白的含量A.红细胞数目B.血浆总蛋白含量C.血浆球蛋白含量D.血浆白蛋白含量E.血浆氯化钠含量[解答] 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较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来自白蛋白。
A.引起发热B.起趋化作用C.使血管通透性升高D.导致疼痛E.加重组织损伤31. 渗出的组胺的主要作用是答案:C32. 氧自由基的主要作用是答案:E33. 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A.心房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末C.等容收缩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E.快速射血期末答案:E[解答] 快速射血期,心室血液很快进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缩小,由于心肌强烈收缩,室内压继续上升至峰值。
答案A心房收缩期末,心室尚未开始收缩,房室瓣尚处于开放。
C等容收缩期末,心室内压急剧上升,但仍未超过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尚未开放,心室容积不变。
B心室收缩期末,心肌收缩强度减弱,射血速度下降,心室内压由峰值下降。
D为心室舒张期改变。
34. 下列哪项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A.前负荷B.后负荷C.心率D.射血分数E.动脉血压的高低答案:D[解答]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35. 大量失血时,首先发生下列哪种反应A.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B.肾脏排出Na+增多C.外周阻力降低D.外周阻力增加E.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答案:D36. 某人冬天进入浴室后不久便突然晕倒,其血流动力学的起始因素是A.血量减少B.心输出量减少C.血管容量增加D.血流速度加速E.全身血管收缩答案:C[解答] 由于浴室内温度比外界温度高,全身血管扩张,血液流入外周血循环。
由于血管大量开放,血管容量增加,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晕厥。
37.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时期是A.快速射血期B.等容收缩期C.等容舒张期D.缓慢射血期E.快速充盈期答案:B[解答] 心室收缩期内,从房室瓣关闭直到主动脉瓣开启的这段时间,心室肌收缩,心室容积不变,称为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急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