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45分)(选出一个正确或最优的答案)A 2. B 3.D 4.B 5.A 6.B 7.C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D 15.B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声源处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不能通过头骨传播 D.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B)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3. 蝙蝠夜间在空中飞行从来不会撞到墙壁等障碍物上,是因为(D )
A. 蝙蝠有夜视能力
B. 只要有月亮,蝙蝠就能看得清楚
C. 蝙蝠嗅觉灵敏,可以代替眼睛的作用
D. 蝙蝠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在障碍物上反射波,根据反射波可以判断障碍物位置
4.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
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B )
A.1m B.2m C.3m D.4m
5.下列关于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
6. 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正确的说法是(B )
A、红外线是可见光,黑夜中会特别清楚
B、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所以人需要适当晒太阳
C、紫外线是不可见光,可以用热力杀死细菌
D、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
7.如图1中,哪个图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C )
图1
8.分别取凹透镜和凸透镜各一个,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那么能在纸上出现最小、最亮光斑的是(B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两个透镜都可以
D、两个透镜都不可以
9. 图2中的四幅图哪两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 C)
图2
A、②和①
B、③和①
C、②和④
D、③和④
10. 如图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下图的(B )
11. 当用一支体温计测量某病人体温后,示数为38℃,若某护士仅用酒精将其消毒后就去测量某个正常人体温(37℃)时,体温计上示数应为( B)
A、37℃
B、 38℃
C、39℃
D、不能判断
12.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是因为( C )
A、水蒸气比开水热
B、水蒸气容易将温度传递给被烫的物体
C、水蒸气液化还要放出一部分热量
D、其实两种情况烫伤一样厉害
13.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D )A、干冰迅速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 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是因为()
A、有触电的危险
B、电路中没有电流
C、电流太小没有起到作用
D、电流太大会损坏电源
15. 按如图4所示的实物图,当开关闭合时,正确的是()
A、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灯泡L2是被短路的
C、灯泡L1是被短路的
D、两只灯泡是并联的
图4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1分).音色音调响度17 反折折射漫
18. 凸透镜(放大镜)折虚19. 凝固乙甲
20. 同种异种定向正电荷21. 电流串联正0.5
16.我们仅凭声音,也能识别是哪个熟悉的人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______音色_____不同。
唱歌有高音、中音、低音的唱法,这取决于与声音振动频率有关的____音调_____特性;除上述两个特性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性是_______响度___。
17.太阳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将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看见水底的石头变浅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折射的缘故。
坐在电影院里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清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因为射向银幕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18.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___折 __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填“实”或“虚”)。
19.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
图象,从图中可看出乙物质是晶体,甲
物质是非晶体。
图5
20. 电荷互相排斥,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的移动就形成了电流,我们将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1.电路中的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在测量时,
它必须___ __(填“串联”或“并联”)在待测电路中,
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图6中电流
表的读数是 A 。
图 6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2分) 22.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
(6分)
(1) (2)
23.试在图9中画出钟表两指针像的位置。
(3分)
图9
24.请在方框内画出如图10所示相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25题、26题分别7分, 27题4分,共18分)
25. (1)现有-80℃至50℃的A 号酒精温度计和-10℃至110℃的B 号水银温度计两种。
做“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择 B 号温度计。
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从数据可知,水沸腾前水温不断 升高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是 100 0C ,水的沸点是 100 0C 。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0C ) 75
79
85
91
96
100
100
100
100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沸腾的图象。
L 2
L 1 S 2 S 1
图10 图 8
图7
图11
26.张明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2所示,他用电流表分别在A 、B 、C 三处测得电流如下表.请帮他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1)比较上表数据,
可
以
得
出
结
论
是: ;
(2)张明把电流表接入A 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3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当张明更换电压不同的电源后,将两个电流表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电流表A 1和A 2读数分别如图
(a )、(b )所示,请你帮忙读出电流大小分别是:A 1表为 A , A 2表为 A ,推算出通过灯泡L 2的电流大小为 A 。
2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它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请列举两种可能存在的原因。
(1) 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虚像 ; (2) 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上,不成像 。
五. 问答题(4分)
28.有时为了缓解旱情,会实施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常采用向云层喷洒干冰的方法。
用飞机在高空中将粉末状干冰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又变为小雨滴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
请思考回答:
文章中提到的哪些过程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至少描述两个过程)
测量处 A B C 电流(安) 0.5 0.2 0.3 图12
图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 B 3.D 4.B 5.A 6.B 7.C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D 15.B
二.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1分)
16.音色音调响度17 反折折射漫
18. 凸透镜(放大镜)折虚19. 凝固乙甲
20. 同种异种定向正电荷21. 电流串联正0.5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2分)
22.(1) (2)
23.24.
四. 实验与探究(满分18分)
25.(每空格1分,作图3分,共7分)
(1) B 升高保持1000C不变1000C (2)
26.(第(1)、(2)题各2分,第(3)题每空格1分,共7分)
L2 L1
S1
S2 45°
(1)并联电路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0.24 0.7 0.46
27.(每空格2分,共4分)
可能的原因有:(1)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2)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
五. 问答题(4分)
28. 人工降雨经过了三次物态变化,分别是干冰变为气体的升华过程,空中水蒸气受冷变为小冰粒的凝华过程,小冰粒下落遇暖气流变为小雨滴的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