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桩技术方案(精)

补桩技术方案(精)

目录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1.2工程范围、内容及工程量 1.3自然条件 1.4编制依据 2.施工总平面布置 3.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3.2施工流程布置 3.3施工方法4.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5.设备机械配置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6.项目管理组织体系7.保证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附图:1、施工流程图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浦东陆家嘴贸易中心区,Z4-1街区,西邻东泰路、金茂大厦,南接银城南路,东近银城路地道,北靠世纪大道。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用地面积为30000m 2,建筑占地面积14400m 2,总建筑面积为377292m 2,建筑总高度为492m ,地下3层,地上101层。

建成后的上海环球是一幢跨世纪的、具有国际一流设施和一流管理水平的智能型、超大型的金融办公综合大厦。

基础工程桩为打入式钢管桩分别为Φ700δ18,Φ700δ15和Φ700δ11,桩顶标高分别为-15m~-17.5m,已于1998年施工完毕。

本次工程桩仅为总体设计修改后的部分补桩。

1.2工程范围、内容及工程量 1.2.1工程范围及内容①临时便道的铺设、临水、临电的铺接,现场排水及安全警戒标志及打桩场地处理。

②Φ700δ14(SKK90)钢管桩的卸桩、堆放、驳运、焊接、施打。

③桩的放线、定位、打桩、接桩、焊缝质检和送桩。

④送桩孔的回填。

⑤H 型管桩复合桩的制作、沉放。

1.2.2工程量见下表:工程量表1.3自然条件 1.3.1地形地貌上海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地形平坦,施工场地内原有居民住宅已全部拆除,标高一般在 3.31~4.04m之间,平均按 3.7m 考虑。

1.3.2地基土构成与特征①层为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层底标高0.6~2.3m。

②层粘土夹粉质粘土,含铁锰结核,氧化铁斑纹及少量有机质层底标高为0.05~1.37m。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含少量薄层粉砂,层底标高为-1.96~-4.09m 。

④层淤泥质粘土,夹少量薄层粉砂,层底标高为-12.69~-13.99m 。

⑤层粉质粘土,含腐植物茎及有机质,层底标高为-19.05~-23.07m 。

⑥层粉质粘土,暗绿色,土质致密,层底标高为-23.88~-25.37m⑦-1层砂质粉土夹粉细砂,草黄色,中密~密实,顶部夹薄层粘性土,层底标高为-34.95~-38.82m。

⑦-2层粉细砂,密实,层底标高为-52.53~-61.80m。

1.3.3地基土物理力学特性地基土物理力学特性地基土物理力学特性1.4.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桩基基础工程议标文件 1.4.1.1英文技术文件1.4.1.2前期的施工资料1.4.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图(复印件)A 、NEW PILE PLAN(SC-100)B 、NEW PILE PLAN(A )(SC-100A )C 、NEW PILE PLAN(B )(SC-100B )D 、NEW PILE PLAN(C )(SC-100C ) E 、NEW PILE PLAN(D )(SC-100D )F 、NEW PILE TYPICAC DETAILS (S—501.1 1.4.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4现场踏勘1.4.5相关规范、规程、标准A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B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C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D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E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施工场地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1施工场地施工现场场地平坦,除前期施工的主楼桩基区地势较低,形成积水外,其余情况较好,本次施工区无需作回填处理。

2.2施工道路场内已建成一条贯通南北的砼道路,由于本次施打桩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边缘,为满足施工机械及钢管桩的进出场运输需要,在场区南侧及北侧各铺设一条施工道路与现有砼道路连接,临时便道路基采用道碴,厚20cm ,路幅宽为 4.5m ,总长约200m 。

2.3临时设施由于桩基工程施工周期短,为便于进出场,本工程临时设施用3只集装箱作现场办公室、工具间、小型材料库等用,临时设施设置在施工现场的东南区,施工人员宿舍不设在场区内,以租用附近民房解决。

2.4施工用电、照明场区内业主已提供630KV A 的变电箱,可满足本次桩基施工用电需要,施工进场后,从业主提供的变电箱接出电源,装表计量。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架设电缆,沿打桩区四周布置3只临时配电箱,以供电焊接桩之需。

2.5施工用水打桩工程的施工用水以生活用水为主,用量较少,从业主提供的水源处装表接水管至临时设施集装箱处。

2.6施工现场排水由于本次沉桩区域位于场区边缘,故拟利用防震沟作排水沟,将场内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防震沟的点端设置4点集水井,集水井中设置水泵。

3.7其它送桩管:根据送桩深度不同要制造相应长度的送桩管,17.75M 长送桩4根,17.25长送桩17根,复合桩送桩管1根,施工期间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增减,在使用前要用超声波探伤,对有细微裂缝的要进行修补,确保送桩安全。

走道板:桩机打桩时,其履带板下应铺20MM 钢板走道板,以减轻对地比压。

3.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3.1.1场地平整、水电布设施工前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开挖防震沟、集水井,布设水管、电缆、电箱及照明灯具。

3.1.2测量由业主方移交三个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移交方式是现场验证和书面资料。

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图桩位布置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测量控制网(控制网应设置在离打桩外围30m 以外的区域),完毕后提交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校核复验,无误后再提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方可用于样桩的放设和验收。

为便于施工控制,应根据业主提供并经现场测量工程师校核后的水准点,在场区内引测3-4个施工水准点,用于桩顶标高的控制。

在沉桩施工期间,控制网点及水准点应定期复核和修正(一般为10天一次),以消除沉桩震动及挤土的影响。

3.1.3卸桩、堆放及验收钢管桩由业主指定分包商负责制作及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项目部负责卸桩及堆放,进入施工现场的桩应附有出厂合格证,现场项目部专职质量员,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的方可用于施工,并记录钢管桩材料编号,外观质量偏差须符合下表。

钢管桩外观允许偏差表3.2施工总体流程布置本工程桩位分布较散,均分布在场区边缘,考虑到南侧桩数较多,故沉桩流程为先南侧起由西向东顺序进行。

打桩施工顺序安排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流水作业和技术要求,打桩挤土影响,对周围环境保护原则“先长后短”、“先深后浅”。

施工总体流程布置见附图“施工流程图”。

3.3施工方法3.3.1沉桩工艺流程3.3.2样桩放设本工程样桩放设拟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样桩放设前应认真做好内业工作,根据施工图计算好各桩位的坐标数据,桩位坐标数据须经校核无误后,才可用于外场放设样桩,样桩放设完毕后,提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沉桩作业。

样桩最终精度控制在±1cm 以内。

为便于标高的复核,(桩和送桩杆上必须标注1M 分格线)。

桩身上标注0.5M 的分格线,送桩杆下部为0.5M 分格线,上部3M 为0.1M 分格线。

3.3.3沉桩根据沉桩流程安排要求,由吊车将桩驳至桩位附近,桩机就位,套上桩帽后起锤,吊车将桩吊起,调节桩架位置,使桩尖对准样桩,用两台经纬仪十字交汇来校核桩位并控制垂直度,待桩身稳定后,放下锤芯,使桩下沉,直至桩身稳定后,开油门锤击,沉桩过程中,起重指挥必须听从测量人员关于桩身垂直度的调整指挥,为确保桩位精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下节桩的垂直度,确保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

由于单桩承载力要达到3700KN ,入土深度47m ,进入7-2层,根据地质资料估算,并结合前期工程桩施工经验,原裙房桩用D100送桩整桩锤击总数一般不超过1800次锤,最后贯入度每击都在0.8CM~1.0CM左右,现选用DEMAG80锤,估计锤击总数将控制在2500气垂,最后贯入度每十垂 1.5cm 左右。

3.3.4垂直接桩本次沉桩工程电焊接桩均为垂直接桩,当下节桩打到桩顶距地面约80cm 时停锤,将内衬圈装在下节桩上,吊起开好坡口的上节桩,坡口朝下对准下节桩,当安装精度达到要求后,由两名电焊工对称施焊,当电焊焊接牢固后,吊桩的大钩才能松焊。

3.3.5现场焊接钢管桩的焊接,现场须有掌握焊接工程及质量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

焊接方法原则上垂直接桩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用J507的电焊条相当于JIS23212中D5016条规定(J507焊条在使用前必须用烘箱烘干,在使用前放入保温筒)。

在采用手工焊时,焊接前应在现场进行确认,事前制作确认试验要领书,并征得设计监理公司的同意。

采用我公司有资格的焊接工,各种焊接方法按业主提出的有关规定进行合格试验。

一般采用对称焊接,以减少和抵消因焊接带来的局部变形。

桩的接头部位因运输等产生变形、破损时,其处理听从设计监理的指示。

内衬圈应保持在下桩的定位之上,与管内壁装配紧密。

若与管内壁装配不紧密的话,应在现场切割内衬圈开口部或使开口增宽使其紧密。

作业环境在以下场合时不进行焊接作业。

A. 气温在0℃以下时,但在焊接部位开始100mm 范围内的需焊接材料进行36℃以上的预热进行焊接时,不受限制;B. 受下雨、下雪的影响;C. 进行手工焊接,风速在10m/sec以上时,但在有采用适当方法进行防风措施时,不受限制。

(如制作轻便防风棚。

)现场焊接部的外观检查(表面欠缺及精度检查)如下所示:3.3.6焊接质量要求及常见焊接缺陷的预防按照焊接技术规范及本工程图示技术要求对本工程中的焊接质量和焊接缺陷预防办法作如下规定:(1)焊接质量要求:A. 焊缝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焊瘤、弧坑、未焊透、裂纹、严重飞溅物等缺陷存在。

B. 对接平焊缝不得有咬边情况存在,其他位置的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 ,长度不得超过焊缝全长的10%。

C. 各角焊缝焊角尺寸不应低于图纸规定的要求,不允许存在明显的焊缝脱节和漏焊情况。

D .焊缝的高度(焊缝增强量)应控制在0.5~3mm 之间,焊缝(指同一条)的宽窄差不得大于4mm ,焊缝表面覆盖量宽度应控制在大于坡口宽度4~7mm 范围内。

E. 上下节桩焊接时用经纬仪测量校正垂直度,接口的间隙用2mm 临时钢定位片控制在2-3mm 之内。

其垂直度要控制在H ≤10m 10mm,H >10m 25mm;多节垂直度要控制在35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