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分析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彼时,深刻转型期下,中国的政府职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需求和呼唤社会中出现各种新的阶层、力量、组织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这为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次会议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国务院还先后于2013年9月、2014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巨大的动力。
社会组织正是在这股巨大动力的推动下出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
1988年,我国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仅有4446个。
到2004年,达到近28.9万个;而从2004年到2014年的短短10年间,全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增至60.6万个,是1988年数字的136倍左右。
就整个社会组织行业来讲,在2014年,共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638.6亿元,接收社会捐赠524.9亿元,社会组织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
其中,上海,深圳等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而武汉市继此大城市之后,近年来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的号召,也开始重视并探索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2013年10月,“美丽武汉·大爱江城”武汉首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选拔大赛圆满落幕,此公益项目比赛历时8个多月,吸引了4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参与群众6万多,网名投票数达2000多万人次投票;2014 年,武汉市登记的社会组织个数达到了 4800个,我市民政部门分别对其中符合评估资格条件的163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评估,评出5A级社会组织6家,4A级社会组织23家,3A级社会组织63家。
如今,2015年公益项目大赛、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汉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另一方面,社区作为大社会的缩影,自然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组织在社区有目的的建设起来,它逐渐承担起一定的社区功能,满足社区人群的需要,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社会组织携手社区居委会等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
社区社会组织的引进,打破了传统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的长期垄断,弥补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不足,向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缺少志愿者组织的历史传统,我国民众自愿发起成立和运转的志愿者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总体上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诸如强政府主导、结构不平衡、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及自身能力不足等特点。
基于此大背景下,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七名同学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翔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为期1个月的实践活动。
我们以武汉市社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市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道能义工服务中心、万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归纳武汉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中的建议和对策,期望能为我国各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让渡与转变,从而使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2.1武汉各社会组织基本情况2.1.1 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概况武汉市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家以残障人士为主要服务群体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在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级残疾人研究基地的支持下创建而成,注册时间为2013年11月1日。
其业务主管单位为武汉市民政局。
并且每个项目都会备案,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目前,此机构现有中级社工师2人,助理社工师10名,社工实习生15人,行政人员4名。
该机构资金来源一般通过购买项目,政府拨款。
虽然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于武汉理工大学,但武汉理工大学不给他们提供资金上的帮助,而是靠理工大的头衔增加知名度和认可度。
去年2014年共有12个政府购买项目,而今年逸飞目前已有20个项目,发展迅速。
该机构主要服务内容可分为四点:第一,针对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等群体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其中对青少年主要以个案咨询和小组活动的形式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更好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并建立箱庭治疗室,为有需要者提供专业的咨询与治疗。
第二,社区综合服务,家庭社工服务,医疗及司法社工服务等。
第三,承担政府委托的社工服务项目。
第四,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志愿者建设等。
努力促进社会工作在武汉的发展,以及志愿者队伍或组织的建立与形成等。
为了更好的服务对象,逸飞开展了很多利民项目如:阳光家园,老年人“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养生有妙招”知识讲座,“与欢乐有约”文艺表演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对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帮助很大,增加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社区和谐,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这些都多亏于社工的作用。
2.1.2 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概况武汉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武汉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首批民办非营利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
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专家教授及教师的带领下,中心本着“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旨在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各类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公益发展与社会和谐。
因为依托着华中师范大学,相对而言博雅不缺少人才,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读的和社工相关的专业毕业的人才。
目前,博雅共有50名工作人员。
他们机构的组织架构涵盖三个层面: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机构规划、大决策商议等宏观层面指导;总干事、副总干事、行政部、项目部、督导培训部等执行管理层,保障机构的良性运作;项目主任、项目主管、一线社工等执行层,关注项目执行动态和具体服务实施。
此架构既保障了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把握发展方向,又使得项目执行和管理有一个通畅的渠道。
如下图所示该机构资金来源也是靠项目。
不仅可以和政府合作,也可以和街道和企业合作,由项目合作方来承担项目经费。
2014年项目数量有20个,项目经费平均每个5.5万元。
而2015年博雅的项目数他们并未透露,但是他们说会尽量争取但也不会盲目争取项目。
没有好项目的社工,不是好社工。
2012年底,博雅的“心灵成长工作坊”获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二等奖。
后来博雅又开展“叙事治疗”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给病者送去了温暖。
他们秉着“助人自助、专业服务、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的工作理念,在医务社会工作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着两大特色服务上体提供了专业服务,提升了服务群体的生活质量。
2.1.3.道能义工服务中心概况道能义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以纯公益活动为主题的民办非企业,直属武汉市民政局,主要是引导在校大学生,响应团省委、省精神文明办的号召“学习雷锋、服务他人、提升自己”,以社会实践活动送服务进社区。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义工人数已达到五万人,与100多所高校的青协、团委和学生会联合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影响了400多家爱心企业一起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武汉搭建了一个专业的社会公益活动平台,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解决方案。
目前道能义工已有5家幸福厨房,服务社区50家,有16个核心工作人员。
组织结构如下:道能义工服务中心成立之初资金全来源于曾叔(工作人员对他的昵称,原名曾少峰)的个人捐赠。
后来除了每个月都有曾叔的个人补贴外,合作企业也有捐款帮助装修。
并且幸福厨房也经营盈利性质的感恩套餐,所盈利的费用一般刚好补贴给65以上或残疾老人每天提供10元3餐的费用。
2014年,道能义工仅开了2家幸福厨房,每家幸福厨房装修20~50万不等(50万是最大的,一般20~30万),运营每月补贴7000~10000万。
预计今年和某企业合作可能开50家幸福厨房。
道能义工希望能把幸福厨房推广到全国。
除了道能义工最具特色的幸福厨房,他们还开展过了如下活动:道能孝德文化节,我陪外公外婆逛江城,我是社区的美容师(社区劳动节),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我是社区小巷总理(小鬼当家)等等。
这些活动推动并影响下一代弘扬和传承孝德文化——尊老、敬老、爱老、为老,增加全社会的认同感,幸福武汉、和谐湖北!当然,道能希望公益旗帜不仅仅只展现在荆楚大地,更要飘扬全国。
2.1.4.万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概况万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在华科教授倡导下,于2014.01.16筹备建设,2014.04.01得到批准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组织。
万帮服务类型很多,除了评估以外的社会组织服务类型都有。
服务对象包括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
他们的宗旨是万颗心,万双手,帮你朝着幸福走。
其组织架构由总干事,副总干事,干事,理事,督导,一线社工组成。
目前包括分配到各点的固定工作人员有25,26人左右,也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
其资金大部分来于政府购买他们的项目,小部分来源于申请相关活动运营的经费。
一般资金能刚好与组织运营开销持平,没有结余。
2014年只有2个项目,项目经费共计约70万元。
2015年项目数量申报得较多,不知批准几个,预计项目经费会大于100万。
由于至今万帮建立还没多久,规模较小。
已做项目为为空巢老人举报的“爱驻空巢”活动和“健步走”。
正在做的项目为阳光家园。
这些项目在微观上改善了服务整体生活现状,减轻了生活压力;宏观上,给群众灌输一些好的理念。
这多亏于社工通过专业手法协助社区治理。
2.2武汉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与特色2.2.1 “网格+社团”的嵌入式培育模式“网格+社团”是由武汉市硚口区民政局局长徐春林提出的、将管理和治理相结合、事务与服务相结合、共治与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结构。
目前,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采用和发展这种培育模式,其中江汉区万松街是逸飞“网格+社团”嵌入式培育模式的成绩代表。
其方式可具体化为这样一种流程:首先,从政府手里接管项目,由一个项目负责人带领一个行政外联人员、四个一线社工入驻居委会,对进行社区居进行一系列的民意调查,比如参与社区社团的兴致、希望参与哪些社团等; 然后划分网格,就是将一个社区细化为每个小网格(大约300人),并在其中找一个负责网格内部所有事宜的人作为网格源;之后在网格内部建立社团,其宣传方式包括网络宣传、电台宣传、车队宣传、小区内部居民之间的“老带新”等,如果网格内的社团成员人数过少也可在网格之间、社区之间组建社团;然后由逸飞的工作人员帮助社团进行资金的申请,与居委会协商安排日常活动场地及大型活动的举办场地,社团内部成员的稳定、社团负责人的培养以及已存在社团的进一步成熟等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