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题一、根据要求做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环滁皆山也。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练习题一、按要求做题: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2007年佛山一模)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5、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二省略句练习题:一、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3、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2003年全国高考题)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②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宾语前置句练习题一.按下列要求做题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2.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余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
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沛公安在?(《鸿门宴》)3、孔子云:“何陋之有?”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7、古之人不余欺也。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三定语后置句练习题一.按下列要求做题: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状语后置句练习题: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三、20道选择题检测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C、以臣为愚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14、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B、遂持驹去C、齐桓公出猎D、明日朝,以告管仲15、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16、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1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18、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9、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20、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B、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D、遂与秦王会渑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判断句练习题一、1 B 2 D 3 C 4 A二、1[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2[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3[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4[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5[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被动句练习题一、按要求做题:1 [答案]A 2[答案]A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2[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3[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4[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标志:为……所……5[答案]如果不这样,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
标志:为……所……6[答案]众人都喝醉了,却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被放逐。
标志:见+谓语7[答案]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被人控制。
标志:受……于……省略句练习题:1答案:桃源人渔人渔人桃源人渔人桃源人(省略主语、宾语)2答案:鼓鼓(省略谓语)3答案:之(省略宾语)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2003年全国高考题)答案: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练习题一、 1 C 2 A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
1答案:大王来时拿什么礼物?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答案:沛公在哪里?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4答案: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5答案: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6答案:离开我三十里,只听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