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写字楼项目销售现场包装策划方案一、整体安排要点:1、施工场地与销售接待展示地尽量分开。
建议另劈主要施工车辆入口。
2、参观人流从看楼广场进入售楼处后,可不用再出露天就可以直接通过看楼通道上楼参观,以确保其安全舒适。
3、参观人流所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利用起来展示或体现楼盘价值。
二、售楼处1、售楼处布局建议A、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平方米左右B、设在一楼并与实景电梯厅、办公入口大堂、“员工加油中心”等相连通。
C、功能面积包括:入口门厅、模型展示区、实物/概念展示区、洽谈区、办公室、卫生间等。
2、设计要点:A、分区合理,各功能位置齐全;B、体现信息科技时代感、精致高档感;C、体现出发展商的认真负责的态度;D、注意人流的特点;E、注意与售楼前广场的协调与利用。
3、售楼处办公用品清单A、销售大厅:汇线通8线:传真机、复印机、饮水机、POS机、点钞机各一台;音响(提前接线)、无线MIC、大屏幕背投影电视各一套;接待台(双层)一套;B、办公室办公台椅4套(英龙、世联各两套);文件柜;更衣架;IDSN上网电脑、打印机各两台;保险柜、饮水机各一台;C、其它烟灰缸、纸娄、纸巾、复印纸一批三、看楼通道1、要点:保证通道的采光与通风;保证整洁、干净、有装饰;墙面应有处理,布置一定的展板;有导示牌指引方向;2、注意点:通风与采光要好,灯光展示板宣染出的气氛,通道中的导示明显;四、售楼处前广场1、参照“XX大厦”实景2、注意点:室外的广场的状态直接表达了开发展的开发理念,环境的提高前透支是一种信心、实力的体现。
五、形象墙注意点:大面积的、个性化的形象墙展示为对消费者的多层渗透的一部分。
同时可以吸引“眼球”,扩大项目影响力。
六、户外导示、昭示系统注意点:户外导示、昭示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推广成本,“眼球”效应明显。
七、条辐/楼体广告:条幅的设置是最低成本但相当有效的宣传方式;本项目主要考虑项目北面的展示面,高度应高于树高5米以上八、交楼标准房/样板房:建议本项目的封顶前的交楼标准房设在第7层,封顶后再提前赶出第25层。
样板房早期建议在第6层,具体根据“征集样板客户,赠送样板装修费”活动结果实施装修;后期根据需要增设第8层复式样板房和高层样板房。
九、费用预算郑新桥:写字楼的经营开发和管理有10年的经历了,对行业有比较深的感情。
说不上是讲,是跟大家一块沟通和交流。
在座的很多是写字楼方面的实践专家和相关行业的专家。
在这一个过程当中,通过跟大家的交流,对我们在写字楼开发过程当中怎么样整合有一个沟通,从而使大家有一个提高。
写字楼开发如何整合?一二线城市,开发商对写字楼开发时间比较早,遇到的问题比较多。
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如果开发商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可能在产品整个开发打造过程当中会遇到种种的问题。
相应来说,不能够得出比较好的结果。
针对这样的状况,我把自己的感悟跟大家一块分享。
有很多地方不一定很完善,我希望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大家把你们更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写字楼的概念引进中国是在80年代的时候,在中国传统的叫法是办公楼。
实际上是一种产品,是两种叫法。
中国在建国之外,引用了计划体制。
办公环境怎么样做?自己单位需要多大办公楼,自己建多少,自己建自己用。
这一种情况下没有社会的流动。
那一个时候的办公业态是办公楼。
随着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你需要办公的楼,不是自己建的。
可能你开发的办公楼不是你自己用的,这一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写字楼的概念。
大陆最早引用的是香港办公楼的概念,写字楼是经济市场化的结果。
凯晨世贸中心高总做了凯晨世贸中心有关产品的介绍和交流。
因为金融贸易的发展,这和中国很多知名的商业银行、管理银行、相关的金融机构都进入了这一个地方,形成了这一个地方高端写字楼的集中。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候,经济也高度发达,促进了写字楼的发展。
最早的写字楼都出现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城市。
像纽约曼哈顿,历时1个多世纪,现在估值也几十万亿。
形成了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
还有,香港中环,在20、30年代开始发展,形成了第二大的CBD。
还有,东京新宿在二战之后大规模发展起来。
还有,巴黎拉德芳斯新区。
在世界公认中,以国贸中心为中心形成了第五个CBD。
这几个有一个重合,金融贸易业的融合,写字楼怎么样跟金融贸易业融合?世界公认的四个办公区跟金融中心对比之后,发现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在纽约曼哈顿、香港中环、英国伦敦等,前6位金融中心和CBD,至少有4个是融合的。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
从1978年作为最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主要是计划经济时期,那一个时候存在的是办公楼。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提供了写字楼的土壤。
自己办公的地方可以不自己建,自己建的办公地方可以让别人用。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写字楼引入到了中国发达的一线城市。
从研究的一些资料来看,以国贸中心为中心的CBD,国贸中心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栋真正的写字楼,也是最具有代表性。
中国的CBD随着中国经济的强有力的发展,它的排位会更加的靠前,可能会挤入世界前三大、四大CBD。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写字楼的概念逐步深入到二三线城市和内地区域。
形成产品的实体是在90年代中后期。
5年、8年之后,二三线城市的甲级写字楼将会逐渐的成型。
计划经济体制,只有办公楼的业态。
市场经济之后,才有了写字楼的业态。
中国当前写字楼市场的状况: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比较短暂,决定了中国大陆上的写字楼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就像中国房地产开发,如果跟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像跟美国、香港相比,我们开发相对来说远远的落后。
像房地产开发模式,深圳把香港的模式学过来了,大陆的把深圳的模式学过来了。
中国市场经济开放时间短,在吸收和学习写字楼开发过程当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瑞士再保险大厦,设计理念、和周围环境的融合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如果放在大陆可能不被接受,因为造价太高了。
凯晨世贸中心也是处于比较高端。
中国写字楼不成熟的表现:1、开发商的不成熟。
我非常想把这一些年对写字楼的感受和对写字楼的理解和考察研究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要正视我们的不成熟。
写字楼的开发商,有几个原因去形成写字楼开发:A、拿到了一块适宜做写字楼的土地。
很多开发商不是想做写字楼,而是因为客观机缘拿到了适合做写字楼的土地。
比如说临街的土地,不适合做住宅,就做了写字楼。
B、有写字楼需求大客户进行合作。
当你有土地的时候,还没有选择好业态的情况下,有很多购买客户,说一下子要多少平方米。
这一种情况下,把你的土地作为写字楼的开发。
而不是事先做了很多的准备。
C、写字楼大的投资者。
以前,在二三线城市相对来说比较少,随着基金的进入,这一些机遇在二三线城市越来越多。
很多开发商不是因为具备了综合开发能力,或者有很好的准备的时候去建写字楼,有可能是拿到了适合做写字楼的土地或者有大客户需求才做写字楼开发。
写字楼开发需要种种条件。
如果没有条件的时候做写字楼,会有盲目性,会很不成熟。
2、消费者的不成熟。
在国内一线城市,这一种现象不是很明显。
高总的楼销售到48000,在这一块的住宅是20000多,达到了1:2的比例。
高品质的写字楼和高品质的住宅售价比是1:3.5到1:2.5。
同一个区位的住宅卖10000,写字楼可以卖25000到35000。
在沈阳出现了高品质的写字楼跟高品质的住宅价格基本上一致,到了三线城市出现了写字楼的倒挂。
为什么出现这一种情况?这是表现了消费者的不成熟。
很多人认为,买一平方米写字楼跟买一平方米住宅是没有差别。
如果我们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会以那样的思想来想。
中国做得最好的住宅拿出来,跟写字楼远远没法儿比。
现在,消费者考虑不到性价比,而是仅仅谈价格。
冯卫平:市场价格毕竟是供求因素所决定的,为什么写字楼的价格和住宅的价格存在差距不大。
不仅仅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当地企业承受的租金成本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我去了很多省会城市,写字楼卖不出来价格,因为这一个行业缺少组织。
写字楼话语权淹没在市场的声音当中。
当地企业成长过程当中,租金是很重要的成本。
郑新桥:冯总说的观念非常好。
在二三线城市,写字楼跟住宅的价格差距不大,反应了消费者不成熟。
1、对产品没有意识。
2、消费者没有这一个承受力。
3、消费者的需求。
当世界500强进入中国的时候,在CBD里面只选择了国贸中心。
因为国贸中心给它带来了品牌的效应。
在二三线城市,所遇到的消费者没有这样的意识和需求。
我在你最好的办公楼办公也好,在商住办公也好,在住宅办公也好,基本上不影响我的业务。
随着市场的发展,你的办公形象和办公环境足以影响业务的时候,环境发展会促进消费者成熟。
比如说你是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在商住两用地方办公,如果影响到你的业务,你就会在写字楼办公,这样就会形成比较好的现象。
在郑州这一个城市,高品质的住宅和高品质的写字楼相比,住宅成本是在3000块左右,写字楼每一平方米高出2000、3000元,但是售价只是高出1000多。
这一个时候,消费者不从写字楼交通位置、产品配置、给他提供办公效率的改善来分析,而是从价格来分析。
比如说同样用电梯,不同梯速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我跟公司的人员谈一个例子,比如说农村很落后的地方有一个亲戚,给他一辆奔驰600和5辆桑塔纳选择,他肯定会选择5辆桑塔纳,因为他会认为5辆桑塔纳的价格比一辆奔驰600的价格高,其实他没有想到一辆奔驰600是几百万。
3、社会环境不成熟。
有一些在飞机航线下不能达到多高。
因为故宫是北京最中心的位置,对周围的建筑有限高。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不应该做限高的。
针对中国土地面积问题,如何提高容积率?拿美国和中国的土地做比较,在10年、20年前,大家对我们的了解是地大物博。
大家忽略了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有效的土地是多少。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美国本土面积930跟中国的960,但是它有效的土地是我们的4倍多,跟美国相比,我们中国有效土地供应是非常少的。
大家到美国会有很强的感受,平地上会种植树木和草。
在中国有效土地比较少的情况下,不把容积率提高,面临着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在规划政策里面,为什么限高?除了飞机航道影响之外,规划局往往是拿住宅的感觉来理解写字楼。
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写字楼没有一个是低的,都是很高的。
本身高度是一个标志。
住宅里面,很好的住宅未必是高的。
在这一种情况下,在政府的政策中间,最好是不限高。
还有金融政策,没有推出新的宏观调控的时候,写字楼是5X10年按揭。
所以在这一种情况下,大量开发了SOHO的概念——商住两用,这样不能有利于写字楼的发展。
国贸中心三期做出来之后,作为持有的写字楼。
凯晨世贸中心做得非常不错,为什么不持有?当你自己持有,单一产权会让你的收益维持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为什么不持有?因为没有资金。
为什么没有资金?就是因为金融政策不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