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抛物线难题解析(含答案)

中考数学抛物线难题解析(含答案)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C=BC,OA=1,OC=4,抛物线y=x2+bx+c 经过A,B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b,c的值;(2)点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点A、B除外),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当线段EF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EFP是以EF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4)补充:在(3)的条件下,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梯形,若能,求出相应Q的坐标。

41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y=kx沿y轴下移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点B(-3,0)及y 轴上的C点。

若抛物y=-x2+bx+c与x轴交于A点B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且过点C 。

(1)求直线BC及抛物线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ACB,求p点坐标如图,已知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 -3),对称轴是直线x =1,直线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3)点E 为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CE 于点F ,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且点P 在第三象限. ①当线段PQ =3AB/4时,求tan ∠CED 的值;②当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第25题图 第25题备用图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2√5的⊙C与x轴交于A(-1,0),B(3,0)且点C在X轴上方。

(1)求圆心C的坐标。

(Xc=1, c(1,4))(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过A、B、C三点。

求解析式. (y=-(x+1)(x-3))(3)设点P在y轴上,点M在(2)的二次函数图像上,如果以点P、M、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M坐标。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C=BC,OA=1,OC=4,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b,c的值;(2)点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点A、B除外),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当线段EF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EFP是以EF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1分析:(1)由∠ACB=90°,AC=BC ,OA=1,OC=4,可得A (﹣1,0)B (4,5),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b ,c 的值; (2)由直线AB 经过点A (﹣1,0),B (4,5),即可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又由二次函数y=x2﹣2x ﹣3,设点E (t ,t+1),则可得点F 的坐标,则可求得EF 的最大值,求得点E 的坐标;(3)①顺次连接点E 、B 、F 、D 得四边形EBFD ,可求出点F 的坐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D 的坐标为(1,﹣4)由S 四边形EBFD=S △BEF+S △DEF 即可求得; ②过点E 作a ⊥EF 交抛物线于点P ,设点P (m ,m2﹣2m ﹣3),可得m2﹣2m ﹣2=5/2,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又由过点F 作b ⊥EF 交抛物线于P3,设P3(n ,n2﹣2n ﹣3),可得n2﹣2n ﹣2=﹣15/4,求得点P 的坐标,则可得使△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P 的坐标.解答:解:(1)由已知得:A (﹣1,0),B (4,5), ∵二次函数y=x2+bx+c 的图象经过点A (﹣1,0),B (4,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b=﹣2,c=﹣3; (2)如图:∵直线AB 经过点A (﹣1,0),B (4,5),∴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1, ∵二次函数y=x2﹣2x ﹣3,∴设点E (t ,t+1),则F (t ,t2﹣2t ﹣3),∴EF=(t+1)﹣(t2﹣2t ﹣3)=﹣(t ﹣3/2)2+25/4,∴当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EF 的最大值为25/4,∴点E 坐标(3/2,5/2);(3)①如图:顺次连接点E 、B 、F 、D 得四边形EBFD . 可求出点F 的坐标(3/2,-15/4),点D 的坐标为(1,﹣4)S 四边形EBFD=S △BEF+S △DEF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②如图:ⅰ)过点E 作a ⊥EF 交抛物线于点P ,设点P (m ,m2﹣2m ﹣3)则有: m2﹣2m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m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ⅱ)过点F 作b ⊥EF 交抛物线于P3,设P3(n ,n2﹣2n ﹣3)则有:n2﹣2n ﹣2=﹣15/4,解得:n1=1/2,n2=3/2(与点F 重合,舍去),∴P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综上所述:所有点P 的坐标:P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能使△EFP 组成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问题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3、(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 (-4,0),B (0,-4),C (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 (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4)补充:在(3)的条件下,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梯形,若能,求出相应Q的坐标。

-------------------------------------------------------------------------------------------------------------------------------(2011上海奉贤区P34)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y=kx沿y轴下移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点B(-3,0)及y 轴上的C点。

若抛物y=-x2+bx+c与x轴交于A点B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且过点C 。

(1)求直线BC及抛物线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ACB,求p点坐标BA O CD 11 x=1xyE FP QG-------------------------------------------------------------------------------------------------------------------------25. (沈阳市2011年p36)如图,已知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 -3),对称轴是直线x =1,直线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 (3)点E 为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CE 于点F ,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且点P 在第三象限. ①当线段PQ =3AB/4时,求tan ∠CED 的值;②当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25.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1221b b a -=-=⨯ ∴b =-2.∵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0,-3), ∴c =-3,∴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2-2x -3.⑵∵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当y =0时,x 2-2x -3=0. ∴x 1=-1,x 2=3.∵A 点在B 点左侧,∴A (-1,0),B (3,0)设过点B (3,0)、C (0,-3)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m ,则033k m m =+⎧⎨-=⎩,∴13k m =⎧⎨=-⎩∴直线BC 函数表达式为y =x -3.⑶①∵AB=4,PO=34AB,∴PO=3∵PO⊥y轴∴PO∥x轴,则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点P的横坐标为12 -,∴P(12-,74-)∴F(0,74-),∴FC=3-OF=3-74=54.∵PO垂直平分CE于点F,∴CE=2 FC=52∵点D在直线BC上,∴当x=1时,y=-2,则D(1,-2).过点D作DG⊥CE于点G,∴DG=1,CG=1,∴GE=CE-CG=52-1=32.在Rt△EGD中,tan∠CED=23 GDEG=.②P1(1-2,-2),P2(1-62,52).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2√5的⊙C与x轴交于A(-1,0),B(3,0)且点C在X轴上方。

求圆心C的坐标。

(Xc=1, c(1,4))(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过A、B、C三点。

求解析式. (y=-(x+1)(x-3))(2)设点P在y轴上,点M在(2)的二次函数图像上,如果以点P、M、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M坐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