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教学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课时教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3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运用海陆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2.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3.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及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难点】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重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理解本节内容相对不是很难||,但本节是重点||,需要学生们熟练的掌握||。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内容
一、回顾旧知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2.三圈环流
(1)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与__________之间||,形成北半球的__________带和南半球的__________带||。

(2)中纬环流:位于副热带与副极地之间||,形成__________带||。

(3)高纬环流:位于极地与副极地之间||,形成__________带||。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__________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二、基础知识感知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__________分布||。

夏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冬季||,大陆上形成__________||。

(2)分布:
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__________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呈__________分布||。

(3)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异常||,造成世界各地天气、__________的异常||。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__________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
(2)季风的形成:受__________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

三、探究问题
1、下面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图甲中①、②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乙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四、基本知识拓展与迁移
小组讨论问题预设
探究问题中(3)(4)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
探究问题中(3)(4)
课堂训练问题预设
下图的上部是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

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带看①是__________带||,②是__________带||。

(2)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________带||,④是________带||。

(3)气压带、风带是随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________日(北半球节气)前后||。

(4)从世界降水带看||,②处属于________带||,但对大陆________岸而言||,因受_______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整理内化
1、课堂小结
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