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4节 少免耕
• 少免耕含义 • 免耕产生与发展 • 少免耕技术作用与依据 • 我国少免耕的运用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七章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What is tillage ?) 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
整耕作层和表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肥、 气、热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 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水分有效性图解
吸水力(大气压) 1000
31
吸水力(pF)
7.0
4.5
15 6.25 1
4.2
3.8 3.0
• 三、土壤耕作的依据
• (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 虑的主要依据
• 1. 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作用
− 干湿交替:遇湿膨胀、遇干收缩,如晒垡 − 冻融交替:水结冰而体积膨胀,引起土块崩
解;冰解冻土块却不能还原
• 2. 水蚀与风蚀
− 等高耕作、覆盖耕作 − 少免耕、带状种植、区间种植、起垄种植、
留茬覆盖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 三、土壤耕作的依据
• (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 虑的主要依据
• 3. 降雨与蒸发
− ⑴降雨 – 保住夏秋降雨,防止春季干旱
− ⑵土壤水分的蒸发 – 地表汽化(毛管水运行)阶段 – 土壤液态水和气态水综合运行阶段 – 气态水运动阶段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
• 教学难点
• 土壤耕作的条件与耕作制的建立
• 教学方法
•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 课时安排
• 土壤耕作技术原理 • 土壤耕作措施 • 土壤耕作制
3 学时 2 学时 2 学时
• 少免耕
1 学时
• 小节与思考题
10分钟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
• 教学基本内容
− 混拌土肥to blend the 调so节il耕层的表面状态
− 平整地面to flatten the soil surface
−
压紧土壤to
compact
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 the soil
− 开沟、培垄、打埂、作畦to make furrow
and ridges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5~10cm,犁底层,密,1.5g/cm3,积累盐分, 阻碍根系生长,旱地需破
生土,保第七蓄章土雨壤水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
• (二)土壤耕作的作用
− 松碎土壤to loosen the soil
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
− 翻转耕层to turn over the soil
防止和减轻土壤中盐、碱、酸等障碍因素和有毒物质对土 壤的污染及对作物的危害 • 建立种植、灌溉、施肥、排水、收获等农事操作所需要的 特定的地表状况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0~3cm,水肥气热与大气交换,保护种子
3~10cm,种子发芽层,下层供水,上层 供气保水,变温不剧烈
10~20-25cm,根系生长,吸收水肥主要 层次,水肥供应充足,有一定通气,温度、 环境稳定
• 二、土壤耕作的实质
机
械 力
调节
量
耕
层 构
协调
造
固相 孔隙 液相 气相
第七章土壤耕作
水气矛盾:水来气走,水 去气存
水肥矛盾:水多气少,有 助养分有效化;水少气多, 养分释放减缓
水热矛盾:水少气多,土 壤热容量小,温度变速快、 变幅大,升降温快;水多 气少,土壤热容量大,升 降温慢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第七章
第七章 土壤耕作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
• 教学目标
• 掌握:土壤耕作的概念、条件与措施,土壤耕 作制的建立
• 熟悉: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农 机具的原理与选用
• 了解:土壤耕作的重要性与作用
• 教学重点
• 土壤耕作的实质
• 土壤耕作的条件
• 耕法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1节 土壤耕作技术原理
• 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 • 土壤耕作的实质 • 土壤耕作的依据 • 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
第2节 土壤耕作措施
• 基本耕作措施 • 表土耕作措施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
• 教学基本内容
第3节 土壤耕作制
• 土壤耕作制的任务 • 土壤耕作制的建立 • 主要土壤耕作制
• 二、土壤耕作的实质 • 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并创造良好的土壤 耕层构造,即适当的三相比例,从而调节土壤中 水分和空气状况,进而调整和协调土壤肥力因素 之间的关系,满足植物的需求
• 土壤耕作是一个调养地力的措施,而非培肥地力 的措施
• 土壤耕作对土壤肥力条件的调节和对土壤肥力因 素的调节是不同的。前者是直接作用,后者是间 接作用,是通过肥力条件的调节改善而达到的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的重要 环节,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资金。所以 ,农业生产活动的 进步,首先反映在土壤耕作的手 段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器。”
动力:
人力
机具:
手工工具
生产水平: 原始农业
畜力 畜力工具 传统农业
机械动力 动力工具 现代农业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
•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
• 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表面状况,有利于作物播种和出苗, 有利于通气增温、蓄水保墒,防止大量蒸发和土壤侵蚀
• 创造一个适宜的耕层构造,使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活动等特 性向着有利于作物生育的方向发展,使土壤有利于作物根 系及地上部生育
• 正确翻埋肥料 • 抑制和消除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残茬中的病菌和虫害,
即: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土壤 肥力条件而控制土壤肥力因素的农业技术措 施。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土壤耕作
Tillage
“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 多少在于耕” 。
“一年犁出病,十年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 。
我国农民历来十分重视土 壤耕作。《齐民要术》把耕田 放在首篇,一来说明种植业从 耕地开始,二来也反映出作者 对土壤耕作的重视。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 三、土壤耕作的依据
• (一)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进行土壤耕作的 最基本的依据
• 作物要求深厚的活土层,没有坚实的犁底层。 • 作物要求土壤松紧适宜,三相比适当,无坷垃 • 作物要求土壤内没有有毒物质,及杂草、病虫危
害
第七章土壤耕作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