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内2:格林-巴利综合症病人个案护理查房--李永瑶

神内2:格林-巴利综合症病人个案护理查房--李永瑶

• 主诉:四肢无力2月,加重伴双手麻木1周。
• 体格检查:T 36.4℃ P 61次/分 R 19次/分 BP
124/63mmHg。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查体:双 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适中,腱 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其余系统未 见明显异常。
•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初步诊断为:格林巴
2.腓肠神经活检 可显示脱髓鞘和炎性细胞浸润。 3.肌电图检查 早期可见F波或H波反射延迟,晚
期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脑脊液简介
• 一、概述 • 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蛛网膜下腔
和脑室内,形成脑的水垫起保护作用,以免震动 时脑组织及颅骨直接接触。脑脊液相当于脑及脊 髓的组织液及淋巴液,有营养脑和脊髓的作用, 并运走代谢产物。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 对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脑脊液中 的化学物质还能起缓冲作用。成人脑脊液约 100~140ml。

二 、 个 案 护 理 查 房
病历介绍及护理评估
• 患者,女,65岁,因“四肢无力2月,加重伴双手
麻木1周。”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3月15日就 诊于我院以"格林巴林综合征"收住我科。
• 一般情况:患者,女,65岁。既往史:患者8月
前格林巴林综合症病史。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 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手术史:30余年前行 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可。
治疗要点及预后
治疗要点: 1.辅助呼吸 当患者出现气短、肺活量降至1L以下或动脉
氧分压低于70mmHg时可行辅助呼吸。 2.血浆置换疗法 急性发病后2周内进行,可清除血中有害抗体
、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3.应用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4.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 5.其他 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用抗生素防治各种
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二)感觉障碍: 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和不适感,感觉缺失或减退呈手套 袜子样分布
(三)脑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成年人),延髓麻痹(儿童) (四)自主神经症状:发汗异常等 (五)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心衰等
辅助检查及诊断
1.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正常,无色透明。蛋白-细 胞分离现象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利综合征。现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向家属告知 病情,治疗以改善脑循环,营养、保护神经等对 症支持治疗为主。
• 病程进展:
• 于2014.3.16:言语不利,右上肢肌力3级,余肢体肌力2级,双下肢
及右上肢肌力3级,肌张力适中,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 于2014.3.18:患者入院查颈部血管超声未见明显异常。TCD示脑动
•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85%患者完全或
接近完全恢复至正常。未经治疗或病情较 重者,1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如肢体无力、肌萎缩、球麻痹等。10%患 者变为迁延型,其病程超过12周或呈复发 缓解的缓慢过程。在完全恢复后,再复发 者极少,约在2%以下。本病的病死率在不 同的年代或不同的条件下,差别较大,这 取决于治疗方法、所用的呼吸肌型号及护 理水平。现代化医院的本病病死率仅为4% 左右,而在20年前或条件较差的医院,病 死率可达50%以上。
一 、 疾 病 概 述
概念及现状
• 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 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 组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 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的浸润。又称吉兰-巴 雷综合征。
• 本病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平均每年发病率为(
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
• 于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3.19:为明确诊断,于病房行腰椎穿刺术。
• 于2014.3.20:传染病全套示:丙型肝炎抗体定性测定Anti-HCV阳
性。血常规、血生化、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白细胞 WBC107.6/ul。脑脊液常规示:红细胞C-RBC1*10~6/L。速检脑 脊液生化:脑脊液蛋白PROT0.19g/L。患者慢性格林巴林综合征诊 断明确,继续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密观。
0.6—4)/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最小为2岁 ,最大为79岁,但以儿童、青年及中年为多;男 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世界各地区或全年各季节 均可发生,但以夏季为多。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 • 确切病因不清,属神经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
病,可能及感染、疫苗接种有关。多数病人在本 病发病前1~4周有呼吸道、肠道感染病史,最常 见为空肠弯曲菌感染,约占85%,此外还可有病 毒、支原体等感染。
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
机体免疫 识别错误
产生自身免疫性T 细胞和自身抗体
周围神经髓鞘脱落, 神经根炎症
发生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一)运动障碍: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四肢对称性无力(首发症状)
多从双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出现弛缓性瘫痪,多于数日至2周 达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 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对称性弛缓性 瘫痪。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出现
• 二、脑脊液循环 •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经
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外侧孔→蛛网 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 →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 三、正常值 • 压力:80-180mmH2O • 细胞数:RBC无,WBC(0-8)*10~6/L • 蛋白:极微

诊断: 1.病前1~4周有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可有脑神经损害 3.末梢型感觉障碍 4.常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一般起病2周后)
感染。
• 预后
• GBS发病急、进展快。10—50%的患者在发
病后1周达高峰;80%在3周内达高峰;90%在4 周内达高峰;10%在8周以上才达高峰。本病的 恢复一般在发病后2—4周开始,有85%患者在6 个月内恢复,少数可在2个月内恢复。
• 本病的死因主要是因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
心力衰竭及其它内科方面的合并症,甚至痰液窒 息而死。
•-

的林
个巴
案 护
利 综
理合
查 房
症 病

目录
• 一、疾病概述 • 1、概念及现状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辅助检查及诊断 • 5、治疗要点及预后 • 二、个案护理查房 • 1、病历介绍及护理评估 • 2、护理诊断 • 3、护理措施 • 4、护理评价 • 5、健康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