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允价值计量
无论是IASB、FASB发布的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还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基本准则都包括了财务报表的目标、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以及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而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内核。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重要的计量属性,自1991年FASB接手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到2000年一直致力于从现值计价的角度研究,从2003年重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历时3年,最终发布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AF157)《公允价值计量》。
这是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比较权威的文件。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标志着我国已建成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财政部,2006)IASB现行的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意愿的各方交换资产、清偿债务和被授予的权益工具可以被交换的金额。
(IASB,2009)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资产可以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FAS157)此外,在IASB2009年《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可以获得或转移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IASB先前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几乎相同。
FAS157对公允价值的界定要更加明确一些,明确的指出了公允价值的目标就是确定计量日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及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的脱手价格。
而IASB在征求意见稿中与FAS157的定义几乎一致了,只是表述的用词上稍微有些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原先是和IASB趋同的,现在IASB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公允价值定义也会向FAS157趋同。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
按照以上定义的说法,公允价值就是脱手价格。
而且是可以获得或将要支付的价格,这么看来,这个价格是预期价格而不是已经形成的价格。
这是一种估计价格。
公允价值的计量是有一定的假定条件的。
一是假定双方是在充分的市场,公平交易,双方对交易的情况都熟悉,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且双方都是自愿进行交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发生等价交换,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等客观因素的强制。
二是假定公允价值存在,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资产或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或是没有公开报价时按折现价。
公允价值在入账之后并非一成不变。
每当报告期,都会重新计量并确认由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三、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价值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当期的市价,反映了当期的经济真实情况,尽量缩小企业价值和会计
账面之间的差距。
比较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具有很高的决策相关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但缺点是以假想交易为对象的估计价格,公允价值是否公允难以衡量,难以确定。
即使按照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资产或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也还是估计或预计价值。
因为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并没有按做出计量的当天的市价进行交易,因而缺乏可靠性。
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由于缺乏活跃市场和有序交易,只能通过同类的资产或负债报价估计,或是通过计算折现价来估计,由此形成的公允价值将更不可靠,它很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并使投资人对财务报表信息失去信心。
这样看来,但是它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与之相对应,历史成本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历史成本指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购置资产时所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取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日常活动中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成本说到底还是公允价值,只不过是发生在过去的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的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计量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如实反映一个企业已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历史的财务图景,具有反馈和预期功能。
历史成本是不可取代的,历史成本信息是会计必须披露的信息。
但也有局限性,一是主要提供财务信息,二是主要提供历史信息,后者对未来的决策不够相关。
对于金融资产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人们希望公允价值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对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
新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是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 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
不过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都限定了条件,主要是要求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能够取得同类或类似的市场价格或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相应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
总体来说,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我们可以将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相结合起来使用。
如果希望如实地反映已发生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业绩的历史真实,包括取得的资产实际付出的代价,负债在未来所需要承担确定性义务以及来自实际交易通过配比原则决定收益,在财务报表表内,就必须主要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来确认主要的项目。
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包括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是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的。
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用的估计假设、公允价值估计的来源依据以及其他应用文字说明的事项,这些均可在表外的其他财务报告中充分的披露而不受表内确认的许多约束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