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2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上阕:下阕: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四)阅读诗歌,完成1一3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龟虽寿》(曹操)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D.《月下独酌》(李白)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诗歌鉴赏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金陵三迁有感①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九)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3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十一)古诗词赏析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这首词中“”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十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2题.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期:期望,预料1.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2.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杜牧:李清照:(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后面的问题.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答案:专题十一(一)1.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2.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二)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三)1.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意同即可)2. C(四)1、B2、示例: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3、示例: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可,(五)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意思对即可.2.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意思对即可.六)1.边塞秋景异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答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即可)(七)(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八)(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九)1.马致远 2.C 3、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言之成理即可)(十)1.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十一)1.无眠人生 2. D(十二)1.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2.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十三)1.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十四)1.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2.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十五)1.C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