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又是我们最好的交际工具。
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越来越深入广泛,不讲好普通话会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
对同学们来讲,从一个在校学生走向社会转换成一名职业人士,普通话是你文明程度和受教育程度的体现,更是自己应有一份理想职业的前提。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我们不同方言区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不同的地方语言会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说一口流利普通话非常重要。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它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中国人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你不会普通话,走出这个城市将寸步难行。
在这个交通发达的时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坐上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可以到桂林度周末,一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手艺人可以常年在上海、北京打工,一个公司职员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跳槽到广东、深圳的大公司等等,但所有这些,没有普通话这张通行证可就行不通了。
我们经常听到因为语言隔阂闹笑话的事,有这样一个笑话:浙江宁波某县县委书记、县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用普通话发表讲话,带个好头。
县委书记说:“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啦,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啦!不要讲话了,现在开会了!)县委书记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翻译:现在请县长讲话!),一开场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还怎么能起到带头作用呢。
那真是轻者造成误会,重者耽误大事。
只有大力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才能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市场,才能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如何才能讲好普通话呢?根据我自己学习普通话以来的经验,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习:
一、学好声母和韵母,掌握发音部位。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方言种类也就相对较多了。
各地几乎都是以方言作为交流语言,因此,要学好普通话,对于自己方言当中的个别音要多加纠正,反复练习,直到完全到位为止。
二、多读带有拼音的文字刊物,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也可以多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跟着播音员一字一句的模仿,对读不准的音可以暗暗朗诵其标准音,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多查字典。
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辅助工具,每一个学习语言的人都应结交一位这样的“老师”,遇到不认识,或者是认识却吃不准
的字,一定要虚心请教,直到完全准确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不要出现“好像是”情况。
四、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学说普通话就像学习英语一样,一定要开口说,语言是一种反复磨练的技巧,只有多说,才会熟能生巧。
同样,说普通话也需要语境,最好能多和说普通话的人交流,如果周围的人都不说普通话,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条件允许的时候,多和普通话好的人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
即使方音浓重,通过大量的练习也一样可以拥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说普通话,那么普通话才会真正“普遍通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