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保健对策洪霞;王涛;王春丽;钟小瑜;夏欣【摘要】Sight is the ability to resolve distinctness of external things and an important sign of vision function, which can be evaluated with the eye chart or other assistant means. As a medical and social problem, refraction error has attracted concern and attention from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efractive errors and low vision resulted from myopia has become one of the 5 kinds of eye diseases which are advocated to emphatically prevent and cure in the campaign of "Vision 2020,Possess the Power of Seeing" launched by WHO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attack rate of myopia is world widely increasing .and the fast growth of the low vision of Chinese children has already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medical,educational and other department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 myopia so as to initiate practical measurements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children's myopia and promote children's sight health.%视力是一个人对外部环境中的事物清晰度的分辨能力,是反应视觉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用视力表或其他辅助手段加以测定及描述.屈光不正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由近视导致的屈光不正和低视力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的“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力”行动中重点防治的5种眼病之一.全世界的近视眼患病率在逐渐增加.中国儿童视力低下率的快速增长已引起医疗、教育等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应通过探讨影响儿童近视的危害因素,为预防儿童近视、保护儿童视力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儿童视力健康.【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2(025)007【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预防;近视;儿童;影响因素【作者】洪霞;王涛;王春丽;钟小瑜;夏欣【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深圳,518105;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深圳,518105;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深圳,518105;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深圳,518105;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深圳,518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9目前,由近视导致的屈光不正和低视力已经成为WHO和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的“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力”行动中重点防治的5种眼病之一[1]。
全世界的近视眼患病率在逐渐增加[2]。
近视是指眼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通过眼的屈光系统作用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视网膜上的印象模糊不清,看远时视力不好,但看近目标时因为光线是分散的,成像仍能落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力并不受影响。
儿童眼是生长发育较快的器官,从出生至6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易发生视力异常时期,如果视力异常没有及早发现和矫治,要想改善和恢复视力就有一定难度[3]。
近视眼是最常见的一种视力异常,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许多专家呼吁:关心儿童视力健康,让中国儿童“人人享有看的权利”。
1 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1.1 儿童近视的患病情况近视眼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地的报道不一。
西方人的近视患病率较低,而亚洲地区儿童近视患病率较高,且近视发生的年龄正在年轻化[4]。
有报道显示:中国6-7岁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3.9%,而新加坡6-7岁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12.3%[5]。
在尼泊尔、智利和中国北京顺义区进行的人群为基础的屈光不正研究中发现,5-15岁的学龄儿童的近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尼泊尔为1%-3%,智利为4%-20%,中国为2%-55%[6-8]。
中国6个月-4岁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约为8%[9],教育部和卫生部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2%-6%,4-6岁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为12.5%-25%。
中国近视眼患者在总人群中约为30%,6-7岁学龄前儿童为3.9%-9.1%,小学生约为35%,中学生约为50%,大学生约为70%。
台湾地区7-18岁年龄组近视眼的患病率为53.9%[1]。
1.2 儿童近视的种族及地区患病率不同人种近视眼患病率有所不同。
中国人、日本人、犹太人及阿拉伯人等种族近视眼患病率高[10]。
不同民族的近视眼患病率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汉族人群明显高于少数民族[11]。
据报道,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气候、地理环境不同,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华北、华东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检出率最高,西南、西北地区的检出率最低[12]。
1.3 儿童近视的城乡患病率城乡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存在差异。
全国16个省市普查26314名学生发现,近视眼患病率城乡小学生分别为18.31%和11.85%,中学生分别为47.18%和34.34%[11]。
2000年北京市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与1985年的资料比较,城乡男女学生各个年龄组患病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高,尤其是农村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增幅高于城市(农村平均增幅达117.01%),且7-11岁年龄组增幅较大。
城市7-17岁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达82.28%,城市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13]。
2 近视的影响因素从出生至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照明不良、用眼卫生知识缺乏、早产、饮食不当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影响视力的发育。
视力低下不仅严重影响学习,而且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
2.1 年龄和性别正常情况下,小儿出生后不久视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
因此,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表示异常[14]。
研究显示:视力低下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5]。
3岁组儿童视力低下率高于其它年龄组[16],3-4岁视力异常儿童,经及时矫治后,多数可发展为正常视力[3]。
视力低下率随年级上升呈明显增高的态势。
小学生以轻度视力低下者最多(57.61%),中度者次之(25.60%),重度者最少(16.79%);到初中阶段,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率分别为30.82%和57.73%;而到高中阶段,重度视力低下率为60.03%。
因此,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必须从小学开始抓起,重点应放在初中阶段。
北京市顺义区不同性别近视眼的患病率不同(15岁男、女童分别为37.6%和55.0%)[1]。
4-6 岁男童视力异常发生率为16.33%,女童视力异常发生率为27.16%,女童视力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童[16]。
2.2 遗传因素在人眼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最终所形成的屈光状态中,遗传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资料显示,视力异常有遗传倾向,母亲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
研究结果认为,大多数近视眼是一种多因子遗传性疾病,遗传机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0]。
低、中度近视眼的遗传率为9.4%。
双亲有近视眼,子女近视眼为40.3%;双亲无近视眼,子女近视眼为25.8%[11]。
近视的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和多因素的模式,遗传因素影响的结果相对稳定、保持不变,而长期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了3代遗传因素的影响。
例如视力不良的儿童与视力不良的父母有共同的生活习惯。
就保护儿童视力而言,既要重视遗传因素,也应重视环境因素,在改善用眼环境的前提下,应将父母视力不良的儿童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2.3 饮食与营养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发育状况对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都有显著意义。
视力的正常发育包括视觉器官及视神经的发育,均需要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一旦发生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出现相应的疾病,甚至影响到视力的发育。
研究发现,常饮牛乳的孩子其视力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不喜欢牛乳的孩子。
若能在儿童中提倡多饮牛乳,可能会使儿童的整体视力水平有所提高。
有学者认为营养不良,特别是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有学者研究表明贫血的发病率与视力低下率显著相关,认为贫血可造成近视。
低氟、噪声、电磁辐射、紫外线、缺氧等环境均会引起视力低下有关。
2.4 出生情况对近视的影响2.4.1 早产及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近视眼的患病率较高,已引起人们注意。
眼的重要发育期是胚胎4-6个月,而视网膜血管系统发育一般在胎儿8个月终止,其中10%在28周左右结束,但10%在出生后仍未完成。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均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整,且因生命力不足,围产期内常合并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在造成脑功能损害的同时,可对视觉系统的高级中枢造成损害,影响视觉发育,最终导致视觉功能下降。
Quinn对多个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协作点资料统计分析发现,近视眼患病率高达20%。
而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的近视眼患病率仅为1%。
Fledelius跟踪视力调查结果显示,在18岁时早产儿近视眼患病率为17.6%,正常儿为13.1%[10]。
另有报道称,低出生体重儿的远期视力损害可能与出生时视网膜病变有关,轻者引发近视、斜视、弱视,重者可导致视网膜剥离甚至失明;胎龄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2.4.2 出生时窒息或缺氧。
窒息和缺氧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受损害最严重。
若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则视神经亦受影响,从而影响视力的发育。
有资料表明,如果新生儿窒息伴有脑电图、CT异常,则出现视觉障碍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
2.5 环境与行为因素2.5.1 视近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