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及三级教育组织措施一、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全程安全。
二、安全管理目标死亡、重伤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1.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施工现场逐级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从项目经理到各班组长组成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并对上一级、上一环负责”的管理网络。
哪一级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一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促使责任制有效扎实地落实到各工种、各工序、各班组中,形成共抓共管的氛围。
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度⑴施工中采取的任何安全措施,都应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方案,同时按程序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⑵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付诸实施。
3.定期检查与跟踪相结合的检查制度⑴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着重检查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防护的落实情况,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公司对项目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具体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安全事故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⑵项目的安全管理小组实行现场领导值班制,时刻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每天跟班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边查边改,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纪行为。
检查重点围绕高空作业、机械伤人等事故,检查中发现问题和隐患,必须立即整改,确保安全施工,并作好书面记录和签字。
4.坚持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措施分部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安全责任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或每个工种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的施工安全交底,班组每个人员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作业。
5.加强安全资料的管理安全检查活动应作好记录,并执行书面整改通知单制度,对提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同时对整改的问题作好记录。
实行安全文明施工交接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安全员、工长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进行联合检查,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后,办理交接手续,如不符合要求,将追究工长和施工班组的责任,除了要求立即整改外,还将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6.坚持安全教育制度⑴对新入场的工人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对应熟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⑵经常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违章作业和不得有违纪行为。
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⑶项目部每周一上午开一次安全例会,由生产副经理主持,专职安全员讲解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
⑷班组每天在班前召开安全会,并切实搞好班组“三上岗”活动记录。
7.坚持上岗证制度所有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持特殊作业证,方可进现场压证作业。
8.坚持准用证制度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线路均应由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坚持“安全三宝”使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坚持使用安全三宝,禁止穿半高跟、高跟鞋或拖鞋进入现场。
现场指挥、质量、安全等检查检查人员需戴明显的袖章或标志,危险施工区域挂警示灯。
施工现场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色标,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立门卫、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
10.公司的安全监督部门定期深入班组,在施工配合的高峰阶段要专人定点监督安全生产,本着“一监、二帮、三促进”的精神防患于未然。
11.制定现场消防安全责任措施及制度,合理布置灭火器材。
四、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指为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
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⑴配备专职安全员,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
⑵各项施工方案要分别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书面向施工人员交底。
⑶进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 工长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工程介绍和现场安全教育。
⑷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⑸安装使用的脚手架,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架子有无糟朽现象,有无探头板。
⑹施工周围应及时清理障碍物,防止钉子扎脚或其它磕碰工伤事故。
⑺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孔洞必须加盖牢固, 管道竖井其预留钢筋应按需要孔径切割开洞,防止人员高空坠落和物体坠落造成伤人事故。
⑻暂设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100条的规定,凡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通过漏电保护装置,潮湿地点作业应穿绝缘胶靴。
⑼生产班组每月要进行二次以上的班组安全活动并有记录。
查隐患、查漏洞、查麻痹思想,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
⑽若施工现场有高压电线,施工人员操作或装卸材料等要远离高压线10m, 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⑾施工洞口及临边的防护方法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区的隔离措施。
⑿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通道的布置,在建工程与周围人行通道及民房的防护隔离设置。
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在施工中凡坠落高度基准面在2 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⑴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⑵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
⑶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防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人工具袋,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⑷攀登作业的安全防护A) 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
进行攀登作业时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它攀登设施。
B) 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C) 移动式梯子,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D) 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梯工作角度以60°为宜,梯阶间距以4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E) 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
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F) 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3.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⑴电焊、气割的防火要求A) 从事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焊割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操作。
操作时应持证上岗。
徒工学习期间,不能单独操作,必须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B) 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
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和消防保卫或安全技术部门检查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C) 审批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
审批前要深入用火地点查看,确认无火险隐患后再行审批。
批准用火应采取定时(时间)、定位(层、段、档)、定人(操作人、看火人)、定措施(应采取的具体防火措施),部位变动或仍需继续操作,应事先更换用火证。
用火证只限当日本人使用,并要随身携带,以备消防保卫人员检查。
D) 进行电焊、气割前,应由施工员或班组长向操作看火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任何领导不能以任何借口纵容放电、气焊工人进行冒险操作。
E) 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行焊割。
F) 严禁在可燃蒸气、气体、粉沫或禁止明火的危险性场所焊割。
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
G) 有五级以上大风气候时,施工现场的高空和露天焊割作业应停止。
H) 领导及生产技术人员,要合理安排工艺和编排施工进度程序,在有可燃材料保温的部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必要时,应在工艺安排和施工方法上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
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脱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
I) 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
赤热的焊嘴、焊钳以及焊条头等,禁止放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上。
J)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
电焊的导线不能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也不能与气焊的软管或气体的导管放在一起。
焊钳线和气焊的软管不得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或部位穿过。
K) 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危险性较大的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⑵电焊工的操作要求:A) 电焊工在操作前,要严格检查所用工具(包括电焊机设备、线路敷设、电缆线的接点等),使用的工具均应符合标准,保持完好状态。
B) 电焊机应有单独开关,装在防火、防雨的闸箱内,电焊机应设防雨棚(罩)。
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 倍。
保险丝不准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C) 焊割部位必须与氧气瓶、乙炔瓶、乙炔发生器及各种易燃、可燃材料隔离,二瓶之间不得小于5m,与明火之间不得小于10m。
D) 电焊机必须设有专用接地线,直接放在焊件上,接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械设备、各种管道、避雷引下线和金属架上借路使用,防止接触火花,造成起火事故。
E) 电焊机一、二次线应用线鼻子压接牢固,同时应加装防护罩,防止松动、短路放弧,引燃可燃物。
F) 严格执行防火规定和操作规程,操作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与看火人员密切配合,防止引起火灾。
⑶电工的防火要求A) 电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B) 施工现场暂设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应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C) 新设、增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由主管部门或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
各种电气设备或线路,不应超过安全负荷,并要牢靠、绝缘良好和安装合格的保险设备,严禁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D) 放置及使用易燃液体、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及照明灯具。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不低于1kΩ/V(如对地220V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22MΩ)”的规定,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
E) 不可用纸、布或其他可燃材料做无骨架的灯罩,灯泡距可燃物应保持一定距离。
变(配)电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变电室要有良好的通风。
配电室内禁止吸烟、生火及保存与配电无关的物品(如食物等)。
F) 施工现场严禁私自使用电炉、电热器具。
G) 当电线穿过墙壁或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应当在电线上套有磁管等非燃材料加以隔绝。
H)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经常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
I) 各种机械设备的电闸箱内,必须保持清洁,不得存放其他物品,电闸箱应配锁。
⑷看火(监护)人员职责:A) 清理焊割部位附近的易燃、可燃物品对不能清除的易燃、可燃物品要用水浇湿或盖上石棉布等非燃材料,以隔绝火星。
B) 要坚守岗位,不能兼顾其他工作,要与电、气焊工密切配合,随时注视焊割周围的情况,一旦起火及时扑救。
C) 在高空焊割时,要用非燃材料做成接火盘和风挡,以接住和控制火花的溅落。
D) 在焊割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查,操作结束后,要对焊割地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
在隐蔽场所或部位(如闷顶、隔墙、电梯井、通风道、电缆沟和管道井等)焊、割操作完毕后0.5~4h内要反复检查,以防阴燃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