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流量计原理
电磁流量计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极,它们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放置。
当导电液体通过传感器时,通过一个恒定的磁场,垂直于电极的方向施加在流体上。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当带有电流的导体(液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与液体的流速成正比,由此可以测量出导体(液体)的流速。
首先,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一个向导体施加的磁场。
感应线圈通常由磁铁和线圈组成。
磁铁产生一个磁场,而线圈通电后产生一个电磁场。
这两个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磁场。
当导体流过传感器时,磁场会引起传感器内部的涡流。
涡流的大小与导体的速度成正比。
涡流产生一个磁场,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感应电动势。
其次,感应线圈检测感应电动势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感应电动势会导致感应线圈中的电荷分布改变,从而产生一个电压信号。
这个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通过变送器输出。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电磁流量计通常采用双电极结构。
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反映液体的运动速度。
此外,为了防止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对测量结果的干扰,该仪表还使用了一些防护措施,如防腐涂层和防尘设计。
总之,电磁流量计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流量测量仪表,在流体通过时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电流感应电动势,从而得到流速。
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