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原题)

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原题)

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原题)
1.通过管理提高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表明管理学是
一门应用性学科。

2.在生产力系统中,作为独立的实体要素的是管理。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生理需要。

4.XXX和XXX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成为任务型管理方式。

5.管理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
断变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

6.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道德结果的主观意图是道德目的。

7.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
系的是行政手段。

8.具有“压制个人目标,使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
特征的是传统管理。

9.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10.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管理专业化。

11.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
扁平结构。

1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是人员考评。

13.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14.定期的形势报告、由下而上的定期报表等在管理信息类型中属于协调信息。

15.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输出形式是文字、图形(像)。

16.在财务管理中,支出管理的最基本内容是预算控制。

1.管理好所有支出,包括专项支出、经常性支出和特殊性支出。

2.在实施财务监督时,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被称为财务检查。

3.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是选择方案。

4.确定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是战术决策。

5.计划目标是管理活动的综合目标。

6.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运用高层计划的形式,计划起战略性、调节性、政策性作用。

7.指挥目标与手段的合理性对指挥的实现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8.指挥者的职位权力在指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权威是法规
权威。

9.组织是具有主体广泛性特点的管理职能。

10.协调是引导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作和主动
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实现共同预期目标的活动。

11.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向上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对他
人施加影响,那就表明他是一个权力需要强的人。

12.控制是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
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13.包含在管理制度中的既定的控制程序被称为常规控制。

14.关系到组织的输入和输出的动力问题的环境因素是技
术环境。

15.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管理环境。

38.计划工作体制的内容包括:制定目标、确定任务、分
配资源、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39.决策的特征包括:目的性、不确定性、风险性、选择性、系统性、综合性、时效性、参与性。

40.维持与创新是管理活动中的辩证关系。

维持是指保持
现有的状态,维护现有的成果;创新是指创造新的价值,开拓新的领域。

在管理活动中,维持与创新需要相互协调,既要保持现有的成果和优势,又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推动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等。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

42.管理组织部门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适应企业的目标
和任务、符合组织的工作流程、遵循职能分工原则、考虑管理效率和经济性、体现民主管理原则、有利于管理协调和沟通、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合理的部门划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调性,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43.管理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活动中各个环节和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进行协调和整合;(2)管理协调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调性,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创新;(3)管理协调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4)管理协调可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管理协调需要领导者具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需要实现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2)协调需要管理者具备沟通、协商、调解等技能;
3)协调需要管理者具备全局观念,注重整体利益;
4)协调需要管理者具备权衡利弊的能力,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38.计划工作机构必须隶属于各级管理系统的决策机关,并接受其领导和制约。

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建立严格、科学的论证制度,并经过决策机关的批准。

同时,下级计划部门必须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导。

39.决策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需要在多种方案中进行选择,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40.维持和创新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维持保证系统的活动顺利进行,创新则通过创造与改革达到更高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或缺。

创新是在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了依托和框架。

4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42.精简组织机构要求维持最少的部门。

部门划分应有弹性,不可僵化,应当随着业务需要而增减。

必要的职能均应俱备,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各部门职务的指派应达到平衡,避免忙闲不均和工作量分摊不均。

43.协调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群体活动的基本要求。

管理者需要具备沟通、协商、调解等技能,注重整体利益,具备权衡利弊的能力,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