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3篇一、编制总体思路1、以国家规范及相关规定为依据,以“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为主线,以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为依托,以业主、用户满意为目的,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为“青海省海湖新区电力住宅小区工程”再添新貌。
2、本方案基本建设为更好的非政府施工现场施工,科学管理,达至公司制定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目标,在施工过程中须严苛按照本方案中有关建议继续执行,其中本施工方案中与现行施工规范存有二者矛盾时,均以有关施工规范为施工管理依据。
二、编制依据1、xxxxx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4标段工程施工图纸2、xxxxx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xxxxx住宅小区四标段住宅楼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5、根据2022年7月1日印发的《青海省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通告;6、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7、工程测量规范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环评规范》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安全规程》13、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相关文件14、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文件15、其它有关手册及参考文件资料三、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 xxxxxxx住宅小区d4-1标段2、建设地点:xxx西路与文苑路xxxx以东3、建设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4、本工程基坑较深,整体开凿范围很大,为保证基坑周边安全,必须实行基坑掘进,该场地的自然标高为2279米,住宅楼和地下车库板底标高为2271米,高差8~9米,场地北侧从自然地面以下2.5米为钢筋网提80mm薄c20砼坡度1∶1,-2.5米以下为土钉墙,土钉为四排,长度7至11米,间距1.5米,角度15度,坡度1∶0.5。
场地东侧从自然地面以下2.5米为钢筋网提80mm薄c20砼坡度1∶1,-2.5米以下为土钉墙,土钉为四排,长度6至13米,间距1.5米,角度15度,坡度1∶0.5。
场地西侧从自然地面以下2.5米为钢筋网提80mm薄c20砼坡度1∶1,-2.5米以下为土钉墙,土钉为三排,长度7至9米,间距1.5米,角度15度,坡度1∶0.5。
场地南侧从自然地面以下4米为钢筋网提60mm薄c20砼坡度1∶1,-4米设平台3米阔,并设400×400的排水沟,-4米以下为钢筋网提60mm薄c20砼坡度1∶0.5,具体位置参见设计图。
5、钢材:钢筋φ为hpb 235,φ为hrb 335。
焊条采用e43型。
48钢管采用国标焊接钢管。
6、混凝土:护坡用喷气混凝土等级c20,软地坪为c20,其余c30。
7、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
8、预埋件锚板使用q235b,预埋件的锚筋不得使用冷加工钢筋。
四、一般规定1、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付表层杂填土展开清扫,探明储量地下障碍物,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杂填土的参数设计时挑c=10kpa,=10°。
2、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应做好坑边和坑底排水措施。
严禁地表水和基坑排出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
3、基坑开凿和曝露期间,应当展开基坑及环境加速度的追踪监测,信息及时意见反馈设计与施工方。
4、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应立即浇筑垫层,且应使垫层与护坡混凝土连接,垫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5、除特别表明者外,通常粘合墙顶荷载设计值20kn/m2,掘出土方严禁沉积在场地内及粘合墙体外侧20.0m范围内,状态参数挖随运。
1/2深度范围内严禁堆满建筑材料等。
6、基坑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22)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有关混凝土结构施工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7、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展开施工及环评。
五、土方开挖1、土方开凿应当严苛遵从等距、分层分块开凿,不得超挖,开凿面高差应当掌控在2m以内,并宜按1:1~1:1.25放坡。
2、施工顺序应遵循“分层分段、留土护壁、垫层随挖随浇”,原则上将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在周围建筑设施及工程桩允许范围内。
开挖过程中应进行监测,遇到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对局部深坑(电梯井、集水井等),建议在垫层铺设顺利完成后方可以开凿。
4、机械挖土不得一挖到底,必须留0.2m~0.3m厚基土,用人工铲除修平。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浇筑垫层,垫层分块面积不宜大于200m2。
垫层应浇筑至坡脚,与坡面护坡连接。
5、当基坑内的土挖出至吻合设计标高,而下一工序无法已连续展开时,宜在设计标高以上留存300~500mm薄的土层,等待稳步施工时大块。
6、挖土期间应确保坑内土体处于较干燥状态,防止坑外明水倒灌入坑内。
7、应当事先准备工作防腐措施,一旦辨认出护坡存有渗水必须立即堵住。
8、土方开挖前提供完整详细的土方开挖方案,经相关部门同意,并经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六、边坡结构1、基坑周围地面应向远离基坑方向形成排水坡势,并沿基坑外围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基坑周围排水应顺畅,严禁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冲刷坡体。
2、基坑坑底需为情况设置排水系统,坑底严禁积水和冲刷边坡,在影响边坡平衡的范围内严禁积水。
3、对台阶型坑壁,应在过渡平台上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不应渗漏。
4、当坡面存有漏水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外倾的泄水孔,对坡体内的积水应当实行导排措施,保证其不渗透到、不冲刷坑壁。
5、当坡面有旧房基础、孤石等不稳定块体存在时,应予以清除,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七、土钉1、土钉采用梅花形布置,干作业成孔,成孔施工严禁孔内加水,成孔直径不小于120mm。
2、土方开凿应当与土钉施工二者协同,开凿一层,土钉施工一层,上层土钉注浆periostracum喷气混凝土面层达至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至少24h)方可展开下层土方开凿和土钉施工。
3、下层土方开挖严禁碰撞上层土钉墙结构。
4、土钉注浆水灰比0.45~0.5,注浆压力0.4~0.6mpa,强度等级m10,嵌入三乙醇氨晚强剂,注浆蓄积系数应当大于1。
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砂:石=1:1.5:2.5,水灰比0.45~0.5,掺加速凝剂。
6、土钉墙顶部地面应当搞混凝土护面并与应当地坪相连,护面宽度不大于2m。
土钉墙面层填入基坑底面以下不应当大于0.2m;坡顶、坡脚应当实行排洪措施,在坡面上应当设置泄水孔。
八、基坑监测本工程应当强化信息化施工,施工期间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掌控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遇到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本次测试所使用的具体内容项目(1)水平、垂直位移的量测主要用作观测边坡、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的水平加速度及下陷。
管线的测点、相连建筑物布置测点应当与有关管理部门和业主商定。
(2)地下水位的观测布置坑外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
(3)坑外地表沉降及临近管线、建筑位移在基坑周围展开地表下陷及管线加速度监测,有关项目由监测单位和管线单位确认方案。
2、监测报警值(1)粘合体加速度值:>5mm/d(土方开凿阶段6mm/d)或者总计>50mm。
周边地表下陷大于30mm。
(2)坑外地下水位:>800mm。
(3)地下管线的报警值应根据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确认。
3、在围护结构施工前,应对各项量测内容测得初读数,对邻近建筑应记录好初始的位移、倾斜和开裂等情况。
在基坑降水及开挖期间,须做到一日一测。
在基坑施工期间的观测间隔,可视测得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情况放长或减短。
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甲方、设计院及相关单位和部门。
九、施工注意事项1、基坑开挖宜自场地一侧至另一侧、从高到低分级分段进行。
2、局部土质极差或高差很大细细的增大放坡坡度或实行掘进措施(例如设置挡土墙)。
十、基坑支护方案1、基坑开凿和土钉墙施工应当按设计建议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展开,在机械开凿后,应当配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容许偏差宜为±20mm,在坡面喷气混凝土掘进前,应当去除坡面虚土。
2、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工序(1)、按设计建议开凿工作面,修整边坡,铺设喷气混凝土厚度掌控标志。
(2)、按每道土钉分层开挖→人工修坡→放线确定孔位→洛阳铲(或钻机)成孔→下放土钉杆体→注水泥浆→挂网→焊接拉结筋→喷射混凝土→养护。
(3)、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3、土钉成孔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1)孔深容许偏差±50mm;(2)孔径允许偏差±5mm;(3)孔距容许偏差±100mm;(4)成孔倾角偏差±5%。
4、土钉墙施工(1)、土钉制作:为使土钉顺利送入土中,在土钉上每隔2米处焊接对中支架,形成锥形滑撬。
同时保证土钉在孔居中位置,防止出现偏心,以提高抗拔力。
(2)、土钉送进孔中后,随即展开压力注浆,注浆压力达至0.5mpa时,持续5分钟,并使砂浆能有效率渗透到土体孔隙中。
(3)、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4)、墙面喷气混凝土厚度应当使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m2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当多于3点。
(5)、坑边修坡:在挖土过程中及时进行侧壁的修补,保证垂直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此项工艺直接关系到面层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和材料耗用量,因此要严格按要求施工。
(6)、钢筋网片施工:在修通的坡面上及时展开先用网片紧固在坡面的短钢筋上,上下左右根对根内模先用,并不多于两点冲压,钢筋网片利用l字型锚头及压筋压焊在土钉端部构成一体。
(7)、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8)、钢筋网与土钉应当相连接稳固。
(9)、注浆前应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10)、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处为,孔口部位宜设置终了浆塞及排气管。
(11)、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支架。
(12)、喷气混凝土施工:面层混凝土用混凝土喷射机施喷,压缩空气机施喷气压2~5kg/cm2,依靠底边300mm高度的开凿面可先不喷,有利于下一步开凿面上的钢筋设置与内模。
(13)、喷射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14)、喷气混凝土时,水槽与受喷面应维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
(15)、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