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B.有新物质生成C.发光发热D.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2.规范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称量氯化钠3.奶奶在小商贩那里买到一个金手镯,小红认为它可能是假的,准备先用火来烧一下。

就用火来烧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5.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水、四氧化三铁、硫酸钾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空气D.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7.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8.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9.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一定是氖原子B.该元素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C.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10.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二、填空题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铁原子:_______。

(2)1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氢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

SO中数字“3”表示的意义:_______。

(4)写出3(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12.化学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炽灯泡中的灯丝一般是钨丝。

用黑钨矿冶炼成钨的过程中,会生成钨酸(化学式为H WO),钨酸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4(2)菏泽市是黄河进入山东流经的第一市,黄河水处理后就能变成我们日常喝的饮用水,处理黄河水过程中,我们通常加入_______来除去颜色和异味。

(3)航空母舰所需一部分淡水采用淡化海水的方法解决,方法之一是通过对多级蒸发室不断减小压强,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使海水不断气化、冷凝,最终得到淡水,这与实验室中_______操作净水原理相似。

三、实验题1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围绕课本中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_______性,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实验B,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一条)。

(3)实验C,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14.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如何证明集气瓶中无色的气体是氧气?(2)G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填“a”或“b”)进入G 中。

15.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

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能成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_______。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小白鼠呼出的_______与石灰水反应。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在本实验中,体现了该气体的哪一条性质_______?四、计算题16.我国传统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可用于外感风C H O)。

试回答下列问题:热所致的感冒,其主要成分中含有棕榈酸(化学式为16322(1)棕榈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棕榈酸分子中共有_______个原子。

(3)棕榈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6.4g棕榈酸中含有_______g氢元素。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因此,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气体生成、发光发热、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等现象,物理变化也会出现。

故选B。

2.答案:B解析: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应该用外焰加热,并在加热前进行预热,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瓶塞未倒放,试剂瓶口未紧挨试管口,图示错误,符合题意;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D、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在两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片,且符合“左物右码”,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解析:“用火来烧一下”这一过程,是实际的操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B。

4.答案:C解析:A、工业上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则空气质量状况越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解析:A、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因此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说法正确;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若产生较多泡沫则为软水,若产生较多浮渣则为硬水,说法正确;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说法正确;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的水,说法错误。

故选:D。

6.答案:D解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硫酸钾是由钾、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PM,又称飘尘)和臭氧等,二氧化碳为空气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10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海水和空气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l”,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B、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碘元素和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答案:B解析: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大得多,质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元素,所以宏观上体现为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解析: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氖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A、根据分析可知该粒子可能是原子,错误;B、该元素可能是元素,也有可能是钠元素,错误;C、该粒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具有稳定结构,正确;D、该元素为钠元素时,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错误;故选C。

10.答案:D解析: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分解时需要的温度低,且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同时高锰酸钾分解也生成一定量的氧气,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观察选项,D项正确。

故选:D。

11.答案:(1)2FeNO(2)3Ca(OH)(3)2(4)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Al O(5)23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NO-;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相关主题